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一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盛有不饱和食盐水的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开始计时后,恒温蒸发水分至t1 时刻,容器底部开始有晶体析出,再继续恒温蒸发至t2时刻。整个过程中,木块始终浸没。下列能粗略表示木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2.通过实验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和质量相同 B、水的温度相同,质量不同
C、水的质量不同 D、两种物质质量相同且全部溶解在水中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溶解有10克氢氧化钠
B、10克溶液中含有1克氢氧化钠
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
D、把5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克水中,可制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
4.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
5.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将多个受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简化过程。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图所示,一铁碗与一铁球置于水中,则四种情况中,它们总共所受浮力大小的关系是( )
A、F甲>F乙>F丙>F丁 B、F甲=F乙=F丙>F丁 C、F甲=F乙>F丙>F丁 D、F甲=F乙=F丙=F丁
6. 阳春三月,骤雨初歇,浙江省浦江县翠湖之畔,柳枝摇曳,远山如黛,一池春水踏着微风,向东奔流而去……(如图)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全面禁止水晶加工厂生产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7. 有一物体的重量为50牛,将它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容器中,水溢出了15牛,则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牛 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15牛
C、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15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 把体积相同的实心木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铁块下沉,这是因为( )
A、木块所受浮力大,铁块所受浮力小 B、木块比铁块重力小
C、木块密度小于水,铁块密度大于水 D、木块比铁块密度小
9.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是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无硝酸钾剩余)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 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
12. 我国正式启动“ 天河工程”, 该工程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监测, 掌握水汽 “ 迁徙 ” 规律 , 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解决北方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这种人工干预措施改变了图中水循环的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13. (2019?淮安)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 )
A、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 B、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C、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 D、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14. (2019·山西)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C、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15. 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
(1)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2)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3)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17.(2019·天津)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A所受浮力为______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N。
18.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__。
19.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4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若甲杯中的液体是水,则小球的密度为 kg/m3。
20.(2019·绍兴)小敏对“物体在水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进行了研究。
(1)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横放,部分体积浸入水中时,在液面所对的烧杯壁作一标记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如图甲)为 牛;再把金属块竖放浸入同一杯水中,当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乙 (如图乙)。比较发现F乙=F甲。小敏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2)图中两种状态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 p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晶体和蒸馏水配制5%NaCl溶液50.0g,配制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 。
三、实验探究题
23.(2019?福建)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
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___。(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4.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 实验 序号 物体重 G(N) 浸入水中 深度h(cm) 弹簧秤读数F(N) 浮力大小 F浮(N)
小科 1 4.8 2.0 4.2
2 4.0 3.6
3 6.0 3.0
小思 4 4.8 3.0 3.6
5 4.0 3.2
6 5.0 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3)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 。
2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
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四、简答题
26.一个实心石块在空气中称重10N,浸没在水中称重6N,求:
(1)石块所受到水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
27.向放有一木块的容器中加入水,其过程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 ,g=10N/kg)
(1)BC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D图中木块受到的力有拉力和____________。
(3)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28.鸡蛋在空气中久置后,质量会变小,其在水中的浮沉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为了解变化的过程,小北展开了如下探究:取一新鲜鸡蛋,测量质量,观察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然后取出、擦干、放好;第二天再对该鸡蛋重复上述步骤,实验持续70天。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g=10N/kg,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第1天 第29天 第57天 第70天
质量 66.8g 64.4g 62.0g 61.0g
浮沉状态
(1)请结合表中的信息分析,从第1天至第70天鸡蛋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变化情况为:______。
(2)从第1天到第70天,鸡蛋在水中由沉底状态变为漂浮,鸡蛋在第70天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厘米3?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综合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D C C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B C
二、填空题
16.(1)氢气 (2)氢和氧 (3)BAC
17.1 ? 1.5
18.4 竖直向上
19.<;1.1×103
20.(1)1.6 水面与标记线相平 (2)小于
21.(1)不饱和 11 (2) C
22.(1)引流 (2)玻璃棒、 烧杯
三、实验探究题
23.(1)G-F G1-G2
(2)(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
(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3)能
24.(1)增大 (2)2、4或2、5或3、6 (3)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25.(1)测量空桶的重力; D、B、A、C;
(2)0.2;0.2;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有偶然性; 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3)体积
四、简答题
26. 解:(1) F浮=G-F拉=10N-6N=4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
V排===4×10-4m3
V=V排=4×10-4m3
(3)由G=mg可得,石块的质量:
m===1kg
ρ===2.5×103kg/m3。
答:(1)石块所受到水的浮力为4N;(2)石块的体积为4×10﹣4m3;(3)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27.(1)物体因为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2)重力和浮力
(3)解:如图甲D得:V排 =V木 ;
如图乙得:F浮=1N,G木=0.6N
根据 F浮 =ρ水gV排 ,得V木=V排===1×10-4m3
m木= = =0.06kg
ρ木= ==0.6×103kg/m3
答: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 。
28.(1)逐渐变小直至为零
(2)解:第57天鸡蛋悬浮
F浮=G=mg=62×10-3kg×10N/kg=0.62N
V=V排===6.2×10-5m3=62cm3
第57天鸡蛋悬浮
F’浮=G’=m’g=61×10-3kg×10N/kg=0.61N
V’排===6.1×10-5m3=61cm3
V露=V-V’排=62cm3 -61cm3=1cm3
答:鸡蛋在第70天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厘米3。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