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做框架》课件(共18张ppt)+教案+2个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5《做框架》课件(共18张ppt)+教案+2个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1 17:38:02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六上2-5《做框架》:18张PPT
5.做框架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本课主要是研究框架结构,教科书的开始部分通过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过山车等插图使学生直观建立起“框架”的概念,并提出“我们来做框架”的探究活动。
第一,做简单框架。本课从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种简单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四边形框架不稳定后,自然过渡到“怎样加固四边形框架”的思考中,激发了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同时,教科书中通过漫画小人的推和拉的动作启发学生想象斜杆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通过“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 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在本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体验框架的巨大“力量”。教科书还要求学生试分析一根斜杆的作用,而不是只抽象地说说斜杆的作用。
同时,在课文的最后还提出了“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这一探究问题,并通过“空调外机支架和房屋屋顶”这两幅插图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4课的学习,孩子们已熟知了几种常见的形状结构,研究了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等。这节课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
不过,框架结构在生活中虽然比较常见,但孩子们对框架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是浅显的,并未经过实践性的研究与思考。同时,本课对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在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时,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皮筋的捆绑方法,鼓励孩子通过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2.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增加斜杆)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用三角形框架(增加斜杆)来加固正方体框架。
2.用较少的斜杆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承载重物的正方体框架。
科学态度目标
1.体验在小组内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性;知道在设计制作活动中,需要考虑节约材料以降低成本。
2.逐步培养不怕失败,愿意不断改进实践的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在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活动中经历设计、制作、测试、调整等基本步骤,实现用较少的斜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目标。
================================================
压缩包内容:
5分钟计时滴答声+实验结束音乐.mp3
6分钟计时滴答声+实验结束音乐.mp3
六上2-5《做框架》.doc
六上2-5《做框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