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抵抗弯曲》课件(共1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抵抗弯曲》课件(共1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1 17:38:02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六上2-1《抵抗弯曲》:12张PPT
1.抵抗弯曲
【教材简析】
《抵抗弯曲》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教材设计先引导学生从形状和结构的角度看建筑物,发现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柱子和横梁或类似柱子和横梁的结构。柱子和横梁起到承受的压力的作用,柱子下面是顶实的,横梁下面许多部分是空的,相比较横梁更容易发生弯曲和断裂,所以本课的研究主要围绕“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展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在有关的因素中实验研究抗弯曲能力分别与横梁的宽度、厚度的关系,发现增加横梁宽度能增强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厚度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
第二部分,研究长方形横截面的横梁是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这个活动是前面活动结论的应用,期待学生能利用前面所学知识大胆猜测,说明猜测理由,并用简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关键引导学生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解释“薄板形材料改变形状是通过减小宽度增加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拉伸、压缩、弯曲、断裂。学生基本了解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大有帮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科学探究目标
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
发展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教学准备】
材料一:垫圈一盒,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卡纸条(2、4、8厘米宽)
材料二: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卡纸条(1、2、4张)
================================================
压缩包内容:
六上2-1《抵抗弯曲》.docx
六上2-1《抵抗弯曲》.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