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拱形的力量》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拱形的力量》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1 17:38:02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六上2-3《拱形的力量》:19张PPT
3.拱形的力量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的《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三课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宽度和形状会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的压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精心设计了两个体验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通过提出问题——尝试——总结经验——改进实验,再尝试——在获得成功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拱形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新版教材的设计思路进行重新解读。
问题聚焦:通过生活中拱形类建筑的观察以及结合学生之前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认识,把问题聚焦到“研究纸拱的抗弯曲能力”上来。
探索板块,通过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和不断想办法控制拱变形的问题,使纸拱不断承载更大的重压,引导学生认识拱形承重的特点。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拱形承载压力的特点,并认识到拱形承重能力与抵住拱足的关系。
拓展部分,通过搭一个瓜皮拱或者其他材料(泡沫、木头等)的拱,从丰富具体的体验活动中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点。纸拱是很比较容易搭建的拱,做一个瓜皮拱(或其他材料的拱)不但有趣,而且当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很滑的、小块的瓜皮搭成一个拱,看到这个拱并未垮掉甚至还能承重时,他们对拱形承重的特点会感受很深,会惊叹拱形的“力量”大。与前面实验相比,前者是更理性的探究,后者是更感性的制作,相辅相成。
【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了解改变纸的宽度、厚度或者形状会改变纸的抵抗弯曲的能力。同时对这类探究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习得了基本的探究此类问题的方法。在这这些前提下进一步探究拱形,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也基本形成了探究的思路,但对于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具体步骤仍然需要加强。
同时,学生刚接触拱形这个形状,对这个形状的并不了解,有的会直接称其为半圆。让学生根据形状的变化来分析力的走向也是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2.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重复实验和深入地研讨分析,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
压缩包内容:
六上2-3《拱形的力量》.docx
六上2-3《拱形的力量》.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