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KOH + HCl
②· NaOH + H2SO4
③·Ca(OH)2+ HNO3
④·Ba(OH)2 +H2SO4
=== KCl + H2O
=== Na2SO4 + H2O
2
2
=== Ca(NO3)2+ H2O
2
2
=== BaSO4↓ + 2H2O
碱
酸
盐
水
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除水外)都叫做盐。
一、什么是盐
构成:由碱中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中的酸根阴离子结合而成的。
读法:含氧叫“某酸某”、无氧叫“某化某”
注意:食盐(NaCl)只是盐的一种。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致癌。
H+、 Na+、Ca2+、NH4+
OH- 、 Cl-、CO32-、NO3-
下列离子能构成哪些酸、碱、盐?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盐: NaCl
CaCl2 、 NH4Cl
Na2CO3 、 CaCO3 (NH4)2CO3、NaNO3 Ca(NO3)2、 NH4NO3
碱:NaOH
Ca(OH)2
NH4OH
酸:HCl
H2CO3
HNO3
CuSO4·5H2O
FeSO4·7H2O
注意:有些盐不是晶体。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
(俗称:纯碱、苏打)
碳酸钠粉末(Na2CO3)
溶液中
结晶析出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干燥空
气中风化
思考:碳酸钠晶体是混合物吗?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的现象属于什么变化?
(化学变化)
【实验】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
溶液变红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 碱 性。
结论:
(用途:制造玻璃、肥皂、洗涤剂等。)
注意:碳酸钠(Na2CO3)属于盐类物质。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
取样品加入蒸馏水,配成 溶液,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 红则说明没变质,试液不变色 证明已变质。
【讨论】
Na2CO3+2HCl=2NaCl+H2O +CO2↑
(简易酸碱灭火器)
石灰石
水壶里的水垢
水垢
汉白玉
碳酸钙
H2CO3 + Ca(OH)2 = CaCO3↓+2H2O
思考:碳酸钙是哪种酸和哪种碱发生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钙
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
(CaCO3)
点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就是利用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坚固的碳酸钙这一性质。
思考:你能区分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吗?
都含有碳酸根
CO32-
统 称
碳酸盐
碳 酸 钠:
碳 酸 钾:
碳 酸 钙:
碳酸氢铵:
Na2 CO3
K2 CO3
Ca CO3
NH4H CO3
观察下列化学式,分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回顾:CO2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 =CaCl2+ H2O + CO2↑
Na2CO3+2HCl=2NaCl+ H2O + CO2↑
归纳:碳酸盐能与酸(如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比较上述这两个反应,你能概括出碳酸盐具有什么性质?
思考: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岩石
盐酸
澄清石灰水
冒气泡
变浑浊
归纳:碳酸盐(CO32-)的检验方法。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则原物质含有碳酸盐(即含有碳酸根离子)。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请问这是什么物质?它是怎么形成的?如何除去?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练习】
碳酸钙
CO2+Ca(OH)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方法:先加入盐酸,再用清水清洗。)
3、食盐
(NaCl)
⑴ 分布: 、 、 和 。
海洋
盐湖
盐井
盐矿
⑵ 用途:调味品、腌制食物、维持人的正常生
理活动、配制生理盐水(0.9%)、
重要的化工原料。
注意:摄入过多,会引起高血压。
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收集一些汗液(或氯化钠溶液)盛放在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活动】
结论:氯化钠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NaCl+AgNO3 = AgCl↓+ NaNO3
归纳:Cl-的检验方法。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一、盐的含义:
二、几种盐的性质及用途
1、纯碱
2、碳酸钙
3、食盐
几种常见盐的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钙 氯化钠
化学式
俗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1.怎样鉴别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巩固】
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泡证明变质,不产生气泡证明没变质。
你还有什么证明变质的方法吗?若有变质,如何除去杂质?
Na2CO3+Ca(OH)2=CaCO3↓+2NaOH
2.某溶液中含有Na+、H+、Cl-、SO42-,欲证明两种阴离子的存在,选用的最佳方案是:
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再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得出结论。
Ba(NO3)2
AgNO3
点拨: 当溶液中同时存在Cl-、SO42-,一般先使用硝酸钡溶液检验并除去SO42-。
3、已知某无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硫酸铜 B、碳酸钠
C、硫酸锌 D、氢氧化铜
C
溶液为蓝色
与硫酸反应
与硫酸反应
无色,且与硫酸不反应
4、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能得到澄清无色的溶液的是( )
A、AgNO3 B、Cu(OH)2
C、Mg D、Fe2O3
C
白色沉淀
蓝色溶液
黄色溶液
无色溶液
5、一种无色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 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无色溶液( )
A、一定是稀硫酸 B、一定是硝酸银溶液
C、一定含有SO42- D、无法确定
D
6、检验某溶液是否呈酸性时,取少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滴入Na2CO3溶液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入锌粒 D、滴入NaOH溶液
D
有气泡产生
紫色石蕊变红色
有气泡产生
无现象
(共17张PPT)
盐是怎么形成的?
盐是由碱中的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中的酸根阴离子结合而成的。
钾盐、钠盐、铵盐…
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
练习:NaCl、CaCO3分别属于哪类盐?
按溶解性盐还可以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
一、盐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大部分盐是白色固体;
KMnO4
CuSO4 ● 5H2O
FeCl3
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凡含MnO4-的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②不同盐的溶解性不同。
NaCl、KNO3 、CuSO4 、Na2CO3等许多盐都易溶于水;
CaCO3等碳酸盐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与酸反应);
BaSO4、AgCl等少数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盐类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全部可溶
大多可溶(除AgCl外)
大多可溶(除BaSO4外)
大多不溶
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判断下列物质的溶解性?
1.ZnSO4: 2.AgCl:________
3.NaNO3:________ 4.K2CO3:________
5.BaSO4:________ 6.BaCl2:________
7.CaCO3:________ 8.Na2CO3:_______
9.CuCl2:________ 10.AgNO3:_______
11.BaCO3:_______ 12.Ba(OH)2:______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实验]在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CaCl2溶液,可发现:___________
白色沉淀
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思考]结合上述实验,以及酸和碱的通性,试着归纳盐有哪些化学性质?请各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盐的化学性质
HCl + AgNO3 = HNO3 + AgCl↓
2NaOH + CuCl2 = Cu(OH)2↓+ 2NaCl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①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②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③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比较:上述三个化学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①定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②通式:AB + CD = AD + CB
——化学反应一种基本类型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判断:下列3个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吗?
小结: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思考: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A.反应物都溶于水;(与酸反应除外)。
B.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某些阴、阳离子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会反应的完成化学方程式,不会反应的说明理由。
3.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1.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2.CaCO3 + NaOH=不反应, CaCO3不溶于水
4.NaOH + BaCl2 =不反应,生成物无淀
③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盐的制取
1、物理方法——过滤法、结晶法。
2、化学方法:
适用于天然大量存在的盐
(如食盐、纯碱等)
适用于天然不存在或很少的盐。
思考:你能说出获得ZnCl2的途径有多少?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归纳:制取盐的途径
1.金属 + 酸 → 盐 + 水
2.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5.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6.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7.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侯氏联合制碱法
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铵,再加入食盐粉未充分搅拌,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的溶解度较其他物质要少得多,便呈晶体析出,最后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便制得了纯碱。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指出该过程中反应的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
侯德榜
1.既能HCl与反应,又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是( )
A.MgSO4 B.Na2CO3 C.CaCO3 D.FeCl3
2.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H+、Na+、NO3- B.Ba2+、OH-、SO42- C.Ca2+、NO3-、CO32- D.Ag+、Na+、Cl-
B
A
3.怎样鉴别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三种水溶液?
①先观察溶液颜色,蓝色的为硫酸铜;
②再取另外两种溶液少量,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为碳酸钠,无现象的为氯化钠。
4.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可溶性的钡离子被人体吸收会引起中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
溶液则可以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
(填“不能”或“能”)。原因是: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BaCl2 + Na2CO3 = BaCO3↓+ 2NaCl
BaCO3+ 2HCl = BaCl2+ H2O+CO2↑
不能
小知识:误服重金属盐后,服用鸡蛋清、牛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可进行解毒。
溶碱钾钠钡钙铵
大多酸溶水中间
钾钠铵盐均易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硫酸盐微溶是银钙
(共25张PPT)
归纳:制取盐的途径
1.金属 + 酸 → 盐 + 水
2.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3.碱 + 酸 → 盐 + 水
4.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5.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6.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7.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侯氏联合制碱法
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铵,再加入食盐粉未充分搅拌,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的溶解度较其他物质要少得多,便呈晶体析出,最后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便制得了纯碱。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指出该过程中反应的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
侯德榜
1.既能HCl与反应,又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是( )
A.MgSO4 B.Na2CO3 C.CaCO3 D.FeCl3
2.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H+、Na+、NO3- B.Ba2+、OH-、SO42- C.Ca2+、NO3-、CO32- D.Ag+、Na+、Cl-
B
A
3.怎样鉴别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三种水溶液?
①先观察溶液颜色,蓝色的为硫酸铜;
②再取另外两种溶液少量,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为碳酸钠,无现象的为氯化钠。
4.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可溶性的钡离子被人体吸收会引起中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
溶液则可以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
(填“不能”或“能”)。原因是: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BaCl2 + Na2CO3 = BaCO3↓+ 2NaCl
BaCO3+ 2HCl = BaCl2+ H2O+CO2↑
不能
小知识:误服重金属盐后,服用鸡蛋清、牛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可进行解毒。
5.学校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试剂成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则该试剂为 溶液。
硫酸钠(或Na2SO4)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5毫升试剂于A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② 另取5毫升试剂于B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光照、水分、空气、适宜温度
1.土壤中的可溶性矿物质、腐殖质等
2.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肥)
化肥是用矿物、空气、水等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
氮肥:主要含有氮元素的化肥。
磷肥:主要含有磷元素的化肥。
钾肥:主要含有钾元素的化肥。
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
营养元素的化肥。
化肥
(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NH4)2SO4
NH4HCO3
NaNO3
NH4Cl
Ca(H2PO4)2
K3PO4
K2SO4
KCl
kNO3
(NH4)3PO4
K2CO3
NH4NO3
以上物质分别属于哪一类化肥?用线条连接。
各种化肥有什么作用?
(一)氮肥
1.作用:
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2.常见肥:
铵盐、硝酸盐、尿素[ CO(NH2)2 ] 、氨水[ NH3·H2O ]等。
含氮量最高
3.制取:
常用酸与氨气反应制取。
NH3+H2O+CO2= NH4HCO3 (碳铵)
2NH3+H2SO4 = (NH4)2SO4 (硫铵)
盐的组成中,所含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也可以是复杂阳离子(带电原子团),如NH4+。
1、向硫酸铵浓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NH4)2SO4 + 2NaOH = Na2SO4+ 2H2O + 2NH3↑
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复分解反应)
2、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氨气溶于水后是碱性的。
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3.特性:
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加NaOH等碱溶液,如果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含有NH4+。
提示:在农业上使用铵盐作肥料时,不能跟熟石灰等碱混施,否则会降低肥效。
人体排出的尿液中有尿素[ CO(NH2)2 ]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 )。
铵盐或氨气
能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二)磷肥
1.作用:
2.常见肥:
过磷酸钙:CaSO4和Ca(H2PO4)2的混合物。
(三)钾肥
1. 作用:
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2.常见肥: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I) 草木灰(成分K2CO3)
提醒: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营养成分含量高,对促进农作物生长效果快速、明显。
缺点:成本较高,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对策:将化肥和农家肥(有机肥)搭配使用。
营养元素种类全,肥效长,无污染。
农药的
分类
按作用来分?
按成分来分?
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法国人在盛产葡萄的波尔多城发明。
硫酸铜溶液
CuSO4
石灰乳
Ca(OH)2
原理:
Ca(OH)2+CuSO4==Cu(OH)2↓+CaSO4
思考:
配制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放在铁桶里进行?
Fe + CuSO4 == FeSO4 + Cu
例1、能够鉴别NH4Cl、NaCl、(NH4)2SO4、Na2SO4四种溶液的一种试剂 。
实质就是检验NH4+与SO42-。
Ba(OH)2溶液
2NH4Cl+Ba(OH)2 = BaCl2+2NH3↑+2H2O
NaCl+Ba(OH)2 = 不反应
(为什么?)
(NH4)2SO4+Ba(OH)2 = BaSO4↓+2NH3↑+2H2O
Na2SO4+Ba(OH)2 = BaSO4↓+2NaOH
例2、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溶液中同时存在Cl-、
SO42-和CO32-?
(1)先加入过量稀硝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溶液中存在CO32- ;
(2)再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还存在SO42-;
(3)过滤;
(4)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又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还存在Cl- 。
讨论:为什么在上述⑴、⑵中加入过量的试剂?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KCl、CaCO3、K2CO3、Na2SO4、
无水CuSO4、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
⑴加蒸馏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⑵在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⑶过滤后,在沉淀物里加入足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无色气体;
⑷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现象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用化学式表示)
,一定没有 ,可能有 。
一定没有CaCO3(不溶)和CuSO4(溶液为蓝色),
CaCl2与K2CO3和Na2SO4不能同时存在(否则生成沉淀)。
可能是BaCO3(不溶)或BaSO4(不溶)或
BaCO3(不溶)和BaSO4(不溶) ,
白色沉淀是BaCO3(不溶)
白色沉淀是AgCl(不溶),
CaCO3、CuSO4、
Na2SO4、CaCl2
K2CO3
KCl
4、甲、乙两个相邻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虽经过处理
后,仍然各溶有以下8种离子(Ag+、Ba2+、Fe3+、Na+、
Cl-、SO42-、NO3-、OH-)中的各不相同的4种离子,若各
自单独排放污水将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将甲、乙两厂的
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经再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
转变为无色澄清的硝酸钠稀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
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值大于7。试推断:
⑴ 甲厂污水中含有的四种离子是 ,
⑵乙厂污水中含有的四种离子是 。
OH-、
Ag+、
Fe3+、
Cl-、
SO42-、
Ba2+、
Na+
NO3-
几种重要的盐
1、BaCl2遇CO32-或SO42-或Ag+产生白色沉淀,其中遇SO42-或Ag+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Ba(NO3)2遇CO32-或SO42-产生白色沉淀,其中遇SO42-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3、AgNO3遇CO32-或Cl-产生白色沉淀,其中遇Cl-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4、KNO3和NaNO3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