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张PPT)
古代诗歌四首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
古代诗歌四首
1
4
2
练习
5
3
导入
扩展
你喜欢听流行歌曲吗?
老师观点: 今天的流行歌曲不及古代的流行歌曲 ——诗词
选入课本的古代诗词是经过上千年的大浪淘沙淘洗出来的金子;今天的流行歌曲充其量是含金的沙子。
下面学习四首古代的“流行歌曲”
第一课时
观 沧 海
曹 操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观沧海》,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微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已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背景
请欣赏大海图片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jié
dàn
sǒng
xiāosè
zhì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向东
登临
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
多么
水波动荡的样子
耸立。
竦,高。
峙,挺立
秋风声
银河
庆幸得很,好极了
注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瑟瑟,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那就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并做赏析。
曹操“观”到了什么?
(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归纳起来是:海水、海岛、海岸。
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
哪些语句是静景?
动景: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静景: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诗中最能表现诗人胸襟的句子是哪几句?
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海上波澜起伏,动荡的情景令人振奋,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大海的博大,正象征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又象征了作为诗人的大军事家,渴望这次出征完成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从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豪迈的气魄、饱满的激情。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主 题
谈谈诗歌名句的赏析方法。
1.修辞
2.内容
3.情感
4.哲理
5.现实意义
6.炼字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诵: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次北固山下
本意是住宿,
这里是停泊。
唐代诗人
背景图片为北固山(在江苏镇江,面临长江)
王湾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次北固山下》,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请朗读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按课本注释学习加下划线的词语
补充注释红色的词语
风顺
江上的红日
译诗
旅途通向青山之外,船行在绿水之间。
春潮与岸相平,江面更加宽阔,恰遇顺风,一桅白帆高悬。
残夜尚未退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没逝去,江上已露出一丝春暖。
思乡的书信怎样才能送到洛阳?只有寄希望于北归的大雁。
三、研读诗文,合作探究
(1)《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找出来并品味妙处。“正”字能否换为“顺”字,请说明理由。
(3)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生”和“入”好在什么地方,并阐释这句蕴含的哲理。
“风正一帆悬”
说明当时的风是怎样的?
“风正”说明风顺,而且平和。
只有“正”,帆才“悬”。风太大,帆就“鼓”了。
诗人写此诗正值什么时候?
根据什么作此判断?
是春节之前。
“江春入旧年”说明已到年底。
老师提示:此时人们大都回家团聚,而诗人却依然在外奔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什么作用?
表现诗人背井离乡,在外奔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何日是归程。
这才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心愿。
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评价
殷璠 :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胡因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唐诗鉴赏辞典》:“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如何理解
品读欣赏
诗歌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小结:
次北固山下
见、行
感:
青山外,绿水前
两岸阔,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
达
洛阳
(对偶)
(设问)
(充满春意)
(淡淡乡愁)
(景中含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 子规/啼, 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我寄/ 愁心 /与/ 明月, 随风 /直到/ 夜郎/ 西。
读诗品诗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注意读准字音,读准韵律。并借助注释翻译诗文。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诗中第一句描写了那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寄托给明月来传送?请你来赏析这一句。
马致远
天 净 沙
秋 思
曲牌名
题目
元代曲作者
作者简介
马致远(?一1321后),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所作杂剧有15种,现存7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
朗读: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朗读《天净沙·秋思》,注意读准字音,读准韵律。并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什么情怀?
(3)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写“枯藤老树昏鸦”意图何在?
烘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
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
“小桥流水人家”作用何在?
引起游子对“家”的思念。
烘托游子思家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有什么作用?
烘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
古道西风表现荒凉凄冷;
由马瘦可以联想到人瘦。
“夕阳西下”有什么作用?
点明时间;
烘托游子异乡奔波的凄凉。
小知识:
我国古典诗歌常常用日暮斜阳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例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断肠人在天涯。
下面请欣赏图片
感受游子离家奔波的凄凉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主题
表现羁旅之思 (表现思乡之情) 注: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艺术特点之二
运用烘托手法
昏鸦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天涯
……
作用:
增强感染力,
突出羁旅之思。
背诵: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练 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观沧海》,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3、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观沧海》是一首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律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 海日/生/残夜 七言律诗节拍一般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同学们用笔划出朗读节奏,小声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根据注释疏通《观沧海》诗意。
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
?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并做赏析。
?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诗歌名句的赏析方法。
2.运用这些方法赏析本诗的名句。
当堂检测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象的景象的诗句:
2.《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次北固山下》,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2.出示目标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文学常识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体裁上属于 ,内容上属于 之作。
律诗的四联分别叫 、 、 、 。
2.结合注释,自主翻译。
研读诗文,合作探究
(1)《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找出来并品味妙处。“正”字能否换为“顺”字,请说明理由。
(3)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生”和“入”好在什么地方,并阐释这句蕴含的哲理。
?四、当堂检测
①本诗当中直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②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是: ,
。
③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 , 。?
④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⑤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学习总目标
1、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
1、反复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
2、了解诗人李白和马致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 ,号青莲居士,又号“ ”。是 (?https:?/??/?baike.so.com?/?doc?/?5539507-5755660.html" \t "_blank?) 伟大的 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 并称为“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与 即“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其人爽朗 (?https:?/??/?baike.so.com?/?doc?/?6944275-7166638.html" \t "_blank?)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 》传世。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 著名的 家、 家。大都(今北京)人。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注意读准字音,读准韵律。并借助注释翻译诗文。
2.朗读《天净沙·秋思》,注意读准字音,读准韵律。并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研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诗中第一句描写了那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寄托给明月来传送?请你来赏析这一句。
2、研读《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什么情怀?
(3)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
三、当堂检测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
2.诗中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3.正面写诗人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仆杨花犄美丽和子觅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试中将旰知无惕皅明月当戒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四、《天净沙·秋思》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五、?教学反思
一是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如何去读古诗的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二是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三是结合刘勰、钟嵘、王夫之等人的评价来引出“苍凉慷慨、建安风骨”的特点;四是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并引用钱钟书的“盖生离死别,契合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选择黄昏这个时间的原因,有助于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
口语交际《感受自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探讨人与自然,把自己设想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实自然景物对话。?
3、将观察感受与探讨内容组成文章,作为一次综合性学习的作业。?
教学重难点?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3、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4、恰当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小组划分,作课前积累?
1、2小组为“春之美”小组,收集与春天相关的诗句和优美片段描写。?
3、4小组为“夏之韵”小组,收集与夏天相关的诗句和优美片段描写。?
5、6小组为“秋之魂”小组,收集与秋天相关的诗句和优美片段描写。?
7、8小组为“冬之味”小组,收集与冬天相关的诗句和优美片段描写。?
?收集时注明诗句的作者及出处。?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
?检查各小组收集、整理情况?
二、教学过程?
(一)?人说四季——四季之诗?
1.漫步诗苑: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和四季作一次对话,把你想对四季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我知道你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①?“春之美”小组代表发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夏之韵”小组代表发言。?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③?“秋之魂”小组代表发言。?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④“冬之味”小组代表发言?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二)?我说四季——四季之歌?
1.感悟四季:?
你喜欢或不喜欢哪个季节,请描述其独特景色;你不喜欢哪个季节,请诉说其独特感受。?
2.畅所欲言:?
例:喜欢一族?
春天:?春天,大自然中春水盈盈,春草如丝。在那葱郁的树林中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姑娘为大地披上了绿装,花儿争奇斗艳,小草钻出了新芽,柳梢长出了嫩枝。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不少生趣。春风和煦,万物争荣,每一朵花都好像是骄傲高贵的小姐在不甘示弱地比美。春天!一个美好的季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夏天:我喜欢夏,夏是生命绽放的季节。池塘中,亭亭玉立的尖荷;花囿里,争芳斗艳的百花;还有蝉声阵阵,蛙声袅袅……夏是生命诗篇中最繁华的乐章,生命的活力在夏中达到顶峰。看春雷过后那伸展出的墨绿的枝叶,丰硕饱满的泛着诱人的光泽,夏的热情奔放溢于其外,生命在夏里绽放得淋漓尽致。?
秋天:我喜欢秋,秋是生命收获的季节。秋是金黄色的。秋的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醉人的成熟味道。丰实的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在飒爽秋风中向人招手,经过历练的生命,终于有了殷实的回报,收获的甜美丝丝渗在每个人的心里。在秋里,生命的历程走向了完美,生命在秋中,收到了回报。当寒意又起时,呦,冬天又到了……?
冬天:我喜欢冬,冬是生命孕育的季节。冬并不萧条和肃杀,冬是最真实的展现。褪尽浮华,还原本色。经过冬的洗礼,留下的全是坚强和睿智。冬不是消亡,而是生命的原始孕育。生命在严寒的冬中集聚着力量和活力,开始生命新的轮回。看厚厚的积雪下的庄稼,瘦小而羸弱的让人心生怜恤,但其中深藏着的生命力却让人生畏和敬佩。?
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春是柔和的,夏是炎热的,秋是凉爽的,冬是严寒的;春有悦耳的细雨声,夏有刺耳的知了声,秋有柔和的树叶声,冬有刺骨的北风声;春有绿油油的麦田,夏有红通通的太阳,秋有黄澄澄的稻田,冬有白茫茫的雪地;四季之声为你伴奏,四季之色为你着色,四季伴你走向成功,四季伴你走完人生,四季谱写了童年。让四季之歌充满整个神州大地!?
三、我爱你,大自然——四季之情?
1、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应该保护她。可是人类不断的破坏,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遍体鳞伤。请保护自然吧!珍惜自然吧!如何保护自然、珍惜自然呢?请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学生发言?
3.集体倡议:?
(1)?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3)?节约能源,节约用水用电,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4)?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者以步代车?
(5)?拒食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6)?垃圾要分类回收?
(7)?爱护每一块绿地,不破坏花草树木?
(8)?口香糖渣要妥善处理?
(9)?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10)参与环保宣传,争做环保小卫士?
三、结束语?
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 让我们一起努力!?
第三课时?作文训练?
【思路点拨】?
?“感受自然”是个很宽泛的话题,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自然之中,每天都与自然亲密接触。但是“自然”是个很大的范畴,所以,我们在写这类作文时,应该选取一个小的切入口。?
从时间上来看,有春、夏、秋、冬之分,也早、中、晚之别。所以,我们写作文时可以从四季入手,写出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如《我爱四季的雨》;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某一个季节或某个时间段,具体写出它的景致特点,突出对这个季节的偏爱,如《夏花之恋》。?
从景物上来看,有花、草、树、木;有风、霜、雨、雪……我们也可选择某一个景物为写作对象,写出这个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如《最美是春雨》;还可以写在某个特定季节中某景物的特点,从而抒发自己某种独特的感悟,如《两棵松树的启示》。?
从精神上来看,不同的景致蕴含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小草的坚韧、大树的奉献;莲花的高洁,菊花的孤傲;小河的亲切,小溪的柔美;大海的博大,高山的庄严……而这些精神内涵都与我们与这些自然景观接触,通过它们所显现出来的特征而感受到的,如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所以,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绘某种景物的特征来达到赞美与有相似品质的某类人。?
【写作指导】?
?语言是文章的华衣,文章要出彩,必须先有生动的语言,那么,如何使语言更有表现力呢?请参照以下规则:?
一、运用修辞添魅力。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运用排比,语句韵律和谐;运用夸张,内容则幽默而又风趣。这样,文章就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修辞的运用使描写栩栩如生:窗外有一棵梧桐,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的深,枝梢的,绿的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分别。没有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样子。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的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风姿绰约,作一个妩媚的笑。(《落叶》)?
二、善用名言增文采。名言警句,经过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在这里,朱自清先生古为今用,生动地绘出了春风拂面时的柔和、飘逸和清新之感。?
三、多种角度创意境。要具体形象写好景物,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形状、颜色、声音、动态的特点去多角度描绘写,就能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达到身临其境之感。看下面的描写:晨曦微明,雾弥漫着整个村头。秋的晨雾,是那样的淡,淡得像新娘的面纱;秋的晨雾,又是那样的甜,甜得像流进心底的甘露;秋的晨雾,是那样的轻,轻得像一声耳语。绕村的白杨,流溢出淡淡的绿色的光;那静静的田畦,被轻轻地装进烟雾的摇篮,牧童的短笛在淡淡的迷茫里深情地奏响,悠扬,婉转。?
四、词语妙用出效果。使用叠词能很好地抒发情感,展开画面,或减缓语气,且具有音乐美感。同义词复用和反义词的配用可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有时结合语境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看下面的例子:校园里的树叶都随风摇曳,挣脱了树枝的束缚,飘然而下,随风起舞。渐渐地,渐渐地,翻转,垂落,垂落……一片,一片,一片……仿佛一股巨大的引力,使它们凝聚于树下,深情的依偎在树下。叶落归根,我恍然大悟:正是有了落叶的滋养,才会有来年的枝叶繁茂。(《落叶》)?
例文?
拥抱春的气息?
看,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仿佛是调皮的娃娃惹恼了老天爷,使他一早到晚的阴沉着脸。又像老天把云娃娃打哭了,使她抽抽噎噎,清泪涟涟。小雨进而无声无息,时而淅淅沥沥,下的天潮潮地湿湿。这是冬送给春的一份礼物。在春伊始,便冲刷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起笔便点出写作对象——春雨,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
雨,渐渐地大了起来。大滴的雨缀成了一条条“鞭”抽在玻璃上,打在大地上,甩在树叶上,和着沙沙的树叶声汇集成一首动人的交响乐。(连用三个动词,写出春雨渐大的声势,与后面的“交响乐”很相配。)?
不知不觉中,这浩大的雨势退去了,天空中飘荡下来的只是迷蒙小雨,推开窗子使劲嗅这空气,清清爽爽。(这段写雨势退去,简洁的过渡,为下文“我”出门感受春雨作铺垫。)?
这时我便会推开门,投入了雨的怀抱,拥抱着这春的气息。水雾空蒙扑向我的额头和脸颊。雨丝乱蹦乱跳像调皮的孩子无所畏惧,待依偎在人的身上却是温柔的,像母亲的双臂。雨默默的,但仍然能听到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如一把古老的竖琴,奏出深沉的曲调,任意袅袅,若幻若真,又似儿时的摇篮曲缥缈在耳边。(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出春雨的温柔与梦幻。)?
仿佛密了些。抬眼望去,俨然一幅幽远的山水画。在这如梦如幻的世界中漫步,细细地玩味着每一株花朵,每一棵树,每一根草。路边,花贪婪地吮吸着世雾,花瓣上缀了引起水珠,让人不由地联想到美丽的姑娘的面容。小草修长的碧发被湿润了,发梢上还挑着没来得及擦干的水珠哩!杨树仿佛被雨打痛了,每片叶子里都包了一汪泪水,风一吹,泪水便于中间滑落,有的则在叶子是转了一个圈。(写出春雨中的景物之美及春雨对万物的滋润。)?
我在雨中奔跑,与这春天尽情地拥抱,裤脚全弄湿了。这时我看见一只湿了翅膀的蝴蝶飞到我旁边的树干上,便伸手去抓,不小心撞在树干上,树生气了,把叶上的水一个劲儿往我身上散,散在脸上,沁脾的清凉。(由物及人,通过“我”的举动,突出“我”对春雨的喜爱。)?
我愿是花,投入雨的怀抱;我愿是草,成为雨的朋友;我愿是树,作雨的伙伴;我愿化作小雨点,拥抱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自己对春雨的喜爱,结束全文,并点题。)?
??
?作文练习:选择你所喜欢的季节,选择你所喜欢的角度,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题目自拟,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教学反思:????????????????????????????????????????????????????????????????????????
?????????????????????????????????????????????????????????????????????????????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有朋自远方来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鼓励学生结识新朋友,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收集资料、汇报展示,相应拓展 。3.了解交友的方式和好处,理解真正朋友的真谛。
重点 了解交友的方式和好处,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难点 了解交友的方式和好处,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进入初中以后,学校和班级的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的,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似那么陌生,但是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你能自甘落后吗? 我们应该以主人公的姿态,主动地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和身边的同学多多交流、多多交往,以加深彼此的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交友的相关知识——“有朋自远方来”。2.板书: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二、交友之道 1.收集“交友之道”素材。将学生分成“交友之名言”“交友之成语”“交友之典故”“交友之论述”“交友之古诗”等五个小组。通过网络、图书馆、报纸等形式,收集相关的素材,并加以理解。 2.小组内交流: (1)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 (2)现在的交友方式有哪些? (3)网上交友有哪些利与弊? 3.全班内交流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三、向朋友展示自我 1.策划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活动的流程、主持人的遴选等。 2.自我介绍的准备。每名同学都写出书面的“自我介绍”,要介绍清楚以下内容:姓名、特长、兴趣爱好、理想以及选择朋友的标准等。力求做到条理清楚、简洁明了。 3.按照方案,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 4.找朋友。每名同学都可以大方地说出自己愿意与“谁”交朋友,并且主动地说出与朋友之间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畅想以后的交往等。 四、活学活用 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七年级一班举行“和留守儿童交朋友”的主题班会。假设你是该班的学生,请完成下列任务。 1.在“拉拉手,结对子”的环节中,如果你是主持人,你将会怎样安排这一环节? 示例:准备设计一下环节:找到留守儿童中,你认为合得来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然后给要帮扶的朋友写下鼓励的赠言,将自己的书籍、玩具拿出来和你的“朋友”分享,并和朋友交心,在学习上多帮助、多鼓励。 2.在“真情告白”环节,小丽哭诉她对奶奶的怨恨。原来她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她与弟弟由年迈的奶奶照料,奶奶常因繁重的劳动发脾气,甚至打骂小丽姐弟俩。小丽感到很痛苦。你作为小丽的好朋友,该怎样劝慰小丽,化解她与奶奶之间的矛盾? 示例:小丽,真太难为你了。你既要忍受思念父母的痛苦,又要忍受奶奶打骂的煎熬,你真坚强!小丽,但我们是中学生了,遇事不能只从自身角度思考。如果你站在奶奶的角度想想,在生活中多分担些家务,奶奶的脾气就不会那么暴躁了。小丽,衷心祝愿你们祖孙和睦,让父母放心在外打拼。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 有朋自远方来1.交友之道 2.向朋友展示自我3.设计“和留守儿童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