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曾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腐蚀( ) 浑浊( ) 山麓( ) 海枯石烂( )
粗糙( ) 龟裂( ) 刨刮( ) 楔形文字(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腐蚀:
(2)山麓:
(3)沟壑:
(4)龟裂:
(5)海枯石烂:
参考答案
重点
1.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你能说说这样写有何好处吗?
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文章围绕“时间的脚印”写了很多内容,你能试着概括一下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吗?
第一部分 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 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3.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5.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
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6.本文的标题是“时间的脚印”,通过阅读,你认为作者是在写时间吗?
不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写岩石被破坏、新的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岩石中所蕴含的地壳活动过程。“时间”只是造成上面三个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烘烤(hōnɡ) 浑浊(hún) 旅行(lǚ)
B.倾斜(qǐng) 滴漏(lòu) 腐蚀(shì)
C.琥珀(pò) 低洼(wā) 磨损(sǔn)
D.地壳(qiào) 崩落(bēng) 犀牛(x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装置 滴漏 搬运 磨损
B.裂缝 堆积 烘考 陆序
C.扫帚 浑浊 湖泊 沟壑
D.低洼 颗粒 歪斜 包裹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B.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说得有声有色。
C.本文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D.课文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________在运动着:
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________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________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 无时无刻 消逝
B.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 消失
C.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 消逝
D.时时刻刻 时时刻刻 消失
5.下列语句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③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④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⑤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A.②⑥①⑤④③ B.⑤②③⑥①④ C.⑤①⑥②③④ D.⑥④③⑤②①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_____)
(2)根据计算,大约3000至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_____)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_____)
能力测试
一、课内阅读。
①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要快多了。
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④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的河水变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1.关于选段的说明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下定义 D.打比方
2.选段③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冰河”能“爬”吗?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二、拓展阅读。
自然界的计划生育
说到生态平衡,自然就会想到生物的繁殖能力。实际上,每一种生物的数量,除了它在自然界存在的天敌之外,还有一种制约因素,那就是其自身的生育能力。仔细观察一下生命世界,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愈低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愈强,例如细菌,能以极快的速度分裂。而愈高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就会愈弱,例如人类,其繁殖能力比起细菌来,何止相差十万八千里!还有,一般而言,植物的繁殖能力强而动物的繁殖能力弱,食草动物的繁殖能力强而食肉动物的繁殖能力弱。由此可见,自然界似乎也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即给每一种生物规定一种数量上的限额,不妨把这叫作“生命开关”。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到非洲草原上去看看。在那辽阔的原野上常常可以看到,几头狮子或者一群鬣狗追着成百上千头野牛或斑马。这时,一头野牛或斑马被咬住了。它痛苦地哀号,拼命地挣扎,而它的同类们却视而不见,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过不了多久,悲剧又会重演。你可曾想到,这样的生死搏斗,已经持续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了。按理说,即使再笨的生物,也应该能够从中吸取点教训,总结点经验,不用说以尖牙利爪去和天敌抗衡,就是大家齐心合力,向狮子或鬣狗冲过去,也会把它们踩成肉泥。但是,野牛和斑马们却一如既往,一直被人家吃下去,唯一抗争的办法就是多生育,好像它们生下来就是为了让狮子和鬣狗们填饱肚子。
如果能有机会到北极,就更加有趣了,这儿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因为地下是几百米厚的永久性冻土层,像石头一样坚硬,树根扎不下去,所以没有树木,只有野草,形成一层薄薄的草皮。由于夏季短,温度低,所以野草的种类也很有限,而且生长缓慢,因而不可能养得起像非洲那么多的食草动物,只有旅鼠、野兔(数量有限)、驯鹿(来回迁移)和麝香牛(几近绝迹)。其中,旅鼠是北极最重要的食草动物。因为它必须为鼬鼠、狐狸、贼鸥和雪鹗等提供足够的口粮。于是,小小的旅鼠成了维持北极生态平衡最关键的一环。但是,大自然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旅鼠太多,就会把所有的草都吃光,断了食草动物的口粮;如果旅鼠太少呢,鼬鼠、狐狸、贼鸥和雪鹗等就得饿肚子。于是乎,大自然使出了一个冷酷的绝招,就是赋予了旅鼠一种极强的生育能力,但当其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命令它们集体去自杀。
旅鼠每窝可以生十几只,20天就可以成熟,接着开始生育。如果让它们放开繁殖,一年下来,原来的两只就可以变成后来的几十万只。这时候,你再到北极草原上去看看,到处都是旅鼠在忙忙碌碌。但是,本来就是生长期很短、生长量很小的北极草原植物,哪能够它们吃的呢?所以旅鼠只好集合起来去自杀。它们常可形成几十万只的浩荡队伍,逢山过山,遇水涉水,碰到任何东西甚至包括汽车,也敢于发起攻击。最后的归宿则是大海,它们会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抱成一团,使那汪洋之中到处漂浮着殉难者的尸体。这种景象在挪威、芬兰、瑞典、俄罗斯和阿拉斯加都曾经出现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旅鼠都加入到自杀的队伍,总有一些留了下来,继续繁殖。奇怪的是,旅鼠并不是每年都这样大量繁殖,而是周期性的,有大年小年之分。小年的时候,旅鼠生得很少,在草原上走很久都不见得能碰上一只。每逢这种年景,狐狸和雪鹗等可就惨了,它们不仅自己忍饥挨饿,而且还危及子孙后代,只能少生甚至不生。例如,在阿拉斯加北极圈附近,最近几年旅鼠一直很少,致使狐狸的数量大减,而雪鹗则基本上看不见了。
这种奇怪的“生命开关”,不仅表现在旅鼠身上,狐狸也是如此。在旅鼠放开生育的大年里,由于食物充足,狐狸也会大量繁殖。但是,当它们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或密度,以至威胁到生态平衡时,就会得一种奇怪的病,叫作“疯舞病”,得了这种病的狐狸会疯狂地跳舞,直到累死为止。
1.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有趣的事实”具体指的是什么?
2.品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阿拉斯加北极圈附近,最近几年旅鼠一直很少,致使狐狸的数量大减,而雪鹗则基本上看不见了。
3.本文列举了哪些事例用来说明自然界的“生命开关”?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结合选文内容,联系下列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2014年6月,世界人口达到72亿。据预测,如果目前的生育率不变,21世纪世界人口即将突破90亿,到21世纪末超过100亿。
材料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的数字表明:现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的脊椎动物和树木面临灭绝的威胁,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其中,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真题练习
【2019年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阅读《百合》,回答后面小题。
百 合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
1.百合因何而得名?
2.百合有哪些用途?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______)(_____)(_____)
4.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答案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
1.B
【解析】B加点词语读音有误。改为:倾斜(qīng);腐蚀(shí)。
2.B
4.A
【解析】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时时刻刻: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地。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1)句没有否定词,所以填“时时刻刻”。(2)句有否定词,所以填“无时无刻”。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或人或事物由近及远逐渐到看不见,不复存在。(3)形容“自然界”的活动,不是形容人或事物,所以用“消逝”。
5.C
【解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⑤是总提,提出问题;①是回答⑤提出的问题;⑥从反面提出进行论述;②③④从声音的角度论述。因此选C。
6.(1)举例子
(2)列数字
(3)打比方
一、
1.B
【解析】考查说明方法的辨识。第②段中“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要快多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答案为B。
2.“旅行”在文中指沙砾被带到远方去。若换成“到远方去”,则整句话就没有了原句的生动、形象,没有了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解答这类题目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体会其含义,并且从文章体裁的角度来说明其表达作用。
3.拟人。用“爬”字来形容冰河在陆地行进的情态非常贴切,很生动地表现了冰河缓慢移动的状态,很容易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句子用一个“爬”字赋予了冰河以人的动作,故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是让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二、
1.愈低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愈强,而愈高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就会愈弱。植物的繁殖能力强而动物的繁殖能力弱,食草动物的繁殖能力强而食肉动物的繁殖能力弱。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有趣的事实’具体指的是什么”,通过题干看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将答题区间定位在第一段,对第一段进行层次的划分,注意从低级的生物、高级的生物、植物、动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这几个方面筛选回答。
2.“基本上”是表程度的词语,意思是最近几年,在阿拉斯加北极圈附近很难看到雪鹗,但不是完全看不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具有如下特点: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答题时,需要先分析“词语”的语境意义,具体说明了什么内容,再答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等特点。此题“基本上”是指最近几年,在阿拉斯加北极圈附近很难看到雪鹗,但不是完全看不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非洲草原野牛和斑马以多生育来维持生态平衡;北极旅鼠以集体自杀来维持生态平衡;大量繁殖的狐狸得“疯舞病”来维持生态平衡。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和表达效果。“划线句子中的“两只”“几十万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可以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结合划线句子的前一句“旅鼠每窝可以生十几只,20天就可以成熟,接着开始生育”,可知划线句子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更具体准确地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强。
5.示例:①人类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②人类应保护动植物,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链接材料,谈自己获得的启示。需要概括选文和链接材料的中心,之后联系实际答启示。选文主要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计划生育。链接材料的材料一主要说的是人类的人口增长速度快。材料二主要说的是物种灭绝的速度快,以及人类的干扰使物种灭绝的速度提高了。据此,可以围绕“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动植物,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等方面谈启示。
1.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1段末一句“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作答即可。
2.可以食用,药用,还值得观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概括和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第2段是说百合可以食用,药用。第3段是说百合还值得观赏。
3.(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