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第34页的内容和35、36页的练一练。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教具学具:课件、铅笔、橡皮、方格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很高兴又和大家一起来上数学课。数学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问,所以在我们新学期的第一单元就接触了很多的数,比如: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种数,以前我们也是知道它的,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进行快速抢答:它分上下部分,并且中间有一条线隔着、、、、、、学生齐说:是分数。(先板书:分数) 3、同学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课件演示分数产生、发展的过程,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渗透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和思想教育。 4、不知道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还记得吗?老师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并选几个来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5、师: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认识分数。(板书:再认识)二、探究新知: 1、分铅笔。 (1)老师带来了两盒铅笔,请两位同学分别取出它们的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你会发现些什么? (2)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疑问:拿错了和总数不一样? (3)请这两位同学分别为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拿的?我们来共同见证一下,是不是拿错了,还是另有原因。学生介绍,引出为什么都取了 ,而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呢?原来是总数不一样。从这里,说明了总数、和取出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引出板书: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2、选橡皮。同学们认真思考,学得很好。老师准备了两袋橡皮,(一袋10块,一袋12块)准备把其中一袋的 作为奖品奖给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同学,你们准备选哪一袋?为什么?巩固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选出12块的 ,即6块作为后面学习的奖品。3、讲故事。 (1)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取经路上的故事,想不想听?(用课件演示情景) 一日,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摘果子,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很高兴说:“你们辛苦了,取出你们摘得果子的 给我,剩下的归你们吧。于是,悟空拿出了它的桃子的 是4个,八戒拿出了苹果的 是3个,沙僧拿出了梨的 是4个。师傅一看,说:“八戒,你是不是又嘴馋偷吃了?”八戒连喊:“冤枉啊!”你们能帮八戒洗清冤屈吗? (2)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得出总数进行验证,再一次巩固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悟空和沙僧的 为什么会相同啊?引导延伸到: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就相同。三、巩固提高: 4、比一比。 (1)小明和淘气也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去帮帮他们吗?课件出示都看了两本书的 ,这两本书都被遮起来,他们谁看的多呢?
================================================
压缩包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