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1 21: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并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但是为什么当年这个横扫六国,气吞山河的秦在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一)政治上
刑法严酷——重刑轻民,轻罪重罚。

(二)经济上
赋役沉重——税收重、力役多。

(三)文化上
禁锢思想——焚书坑儒。
1、秦朝赋役沉重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厦力尽,民不聊生。”
《汉书·食货志》:“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秦代还具体规定了关于征发和督促徭役的律令:“御中发征,乏弗行,货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 淬;六日到旬,货一盾,过旬,货一甲。”这是说徭役失期,要按规定受罚的。
“……戍死者固十六、七”。“僵死满野,流血千里”。“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战死事不出,讨其后,有(又)后察不死,夺后爵,除伍人多不死者归,以为隶臣”。

【注释2】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征伐南方又50余万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
运粮饷
2.大规模的徭役和兵役
北筑长城
征调40万
阿房宫的想象图
恶果
3.法律非常严苛
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亲人邻里都要受牵连。单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十多种,还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烧掉一切诸子百家的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以及医药、种植、占卜一类的书,并且将反对他这么做的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陕西临潼的坑儒谷遗址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果极为恶劣。
4.秦二世更加残暴
下令将秦始皇的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胡亥
秦朝的暴政




大兴土木
徭役繁重
严刑峻法
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末农民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二、农民大起义
(一)陈胜、吴广起义
P48第二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伐无道、诛暴秦”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拓展延伸
遇雨误期
秦的暴政
想象画《大泽乡起义》
(画家姚有多创作,传说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检索无果。)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原因:



经过:



结果:





意义:
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被杀害。

秦的暴政
遇雨误期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直抵咸阳
→秦二世反击
(一)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所记“张楚”国号。
十分引人注目的是, 在《五星占》的五星行度和刑德佚书的干支表中,都记录了陈胜起义建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张楚”国号,把它直接承接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之后, 而不标秦二世的年号。这是至今已见的历史文物中关于“张楚”国号的最早记录,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和秦汉之际阶级斗争的极为宝贵的发现。
……就在秦始皇三十八年(公元前209年) 栏内,写上了“张楚”国号。
“张楚”政权考
【注释6】
想一想?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地位)。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一)陈胜、吴广起义
1.是谁歼灭了秦的主力?




2.是谁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
(二)项羽、刘邦起义
P49第三段
巨鹿之战 P50知识拓展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仅存15年就灭亡了。)
1.是谁歼灭了秦的主力?


2.是谁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
2.项羽、刘邦起义
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二)项羽、刘邦起义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善用人才,由弱变强。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刘邦取胜原因
项羽失败原因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取得胜利,建立西汉。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三、楚汉之争
争夺帝位
启示:
时间:
人物:
目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结局:
刘邦胜利
“约法三章”具体表述考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

西汉建立
失败
灭秦朝

楚汉之争(统治阶级内部战争)
课堂小结

项羽大败秦军
刘邦直抵咸阳


1. 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赋税、徭役繁重 B.刑法苛严
C.争夺皇位 D.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2.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起到激励人们斗志的作用。下列哪一口号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 )
A.杀人者死,作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3.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课后检测
C
B
C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顺势得民心而得天下。
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

总结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