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系列:第2章 天气与气候(2.1~2.3)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复习系列:第2章 天气与气候(2.1~2.3)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2 09: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考点复习系列
范围:2.1~2.3

浙教版 八年级上
考点解读
考点1:大气层
(1)大气分层的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考点解读
(2)大气各层的其他特点比较
对流层:a.对流运动剧烈;
b.两极薄,赤道厚;
c.占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
平流层:a.臭氧集中在此层;
b.气流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的空中飞行);
中间层:流星体大部分在这里燃尽;
考点解读
暖层:又称电离层,温度高,能反射电磁波信号;
外层:卫星传送电视、电话信号。
课堂练习

例1:下列有关大气层的说法:①大气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是对流层、平流层;②臭氧可以阻挡紫外线,位于中间层;③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④高度越高气温度越低为对流层大气发生对流运动提供了条件;⑤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均,赤道上薄,两极厚;⑥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③ ④
拓展提高
例2: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随高度升高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D
考点2:对流运动
(1)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的空气(或液体)下降,热的空气(或液体)上升。
(2)发生对流运动的条件:上冷下热。
考点解读
课堂练习
例1: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是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B
拓展提高
例2:小苛用水的对流运动模拟空气的对流运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问他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是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在夏天在房间里安装空调,据此你应将空调对着
(选填“上方”或“下方”)吹。
逆时针
上方
考点解读
考点3:天气与气温
(1)天气与气侯:天气是短时间的、易变化的,而气侯是长时间的、较稳定的。要会识别天气与气侯的描述。
(2)天气包括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近地面大气的温度。
a.气温可用百叶箱内的气温计测量;
b.一天内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考点解读
c.陆地月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1月,最高出现在7月;海洋月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2月,最高出现在8月。
d.气温随纬度的增大而降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范围内)。
课堂练习
例1:下列关于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D
拓展提高
例2: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气温变化是
。白天,阴天的最高气温比晴天 ,
这是由于 ;夜晚,阴天的最低气温比晴天 。
(2)已知海洋表面升温和降温均比陆地上要慢,则可以判断A、B两条曲线中 线表示陆地上气温日变化曲线。
A

云层的遮挡

B
拓展提高
(3)若图示为我国某城市8月份两条街道气温日变化曲线,则图中代表绿化街道昼夜变化曲线的是 ,由此可知绿化林在改造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日较差
拓展提高
例3: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度效应”,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置于________(填“阳光下”或“黑暗中”)。
(2)红墨水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A.美观 B.指示 C.湿润 D.吸热
B
阳光下
拓展提高
(3)甲和乙中的气体分别为______。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气 C.空气、空气
(4)根据以上实验设计,预计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一段时间后,红墨水向乙移动
考点解读
考点4:大气压的存在
(1)定义:大气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a.大气受到重力;b.大气会流动。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4)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饮料、吸盘挂钩、水笔吸取墨水等。
课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会下落 B.小试管会上升
C.增壳熟鸡蛋进入瓶内 D.杯口的纸片不会下落
拓展提高
例2:(衢州中考)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D
考点解读
考点5:大气压的变化与应用·
(1)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气压与气体密度有关,气体密度越大,气压越大,而高度越高,大气密度越小,因此气压越低。
(2)大气压的应用:真空压缩袋、离心式水泵、吸尘器等。
课堂练习
例1:下列现象没有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的是 (   )

A
A.医生给病人注射药液 B.拔火罐
C.用吸盘挂钩挂物体 D.用吸尘器吸灰尘
拓展提高
例2: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试回答: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将会 ,说明 。
向瓶内适当吹气
下降
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拓展提高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影响。
气温
考点解读
考点6:大气压对天气、人体、液体沸点的影响
(1)高气压地区,往往是晴朗天气;低气压地区,往往是阴雨天气。
考点解读
(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高原反应;拔火罐原理;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航天服。人的情绪心情受气压影响:晴朗天气感到心情舒畅,阴雨天气感到疲倦和心情烦躁。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人体内也有压强。当人体内外的压强失去平衡后,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考点解读
(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4)高压锅的原理: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
课堂练习
例1: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
拓展提高
例2:拔火罐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医疗方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常用这种方法治疗腰腿痛病。拔罐子时,先用火将小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患者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了圆形的血印。上述事实( )
A.只说明大气有压强 B.只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C.既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D.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C
考点解读
考点7: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和液体属于流体。
(2)流体的流速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课堂练习
例1:某足球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踢出一记神奇的“香蕉球”,足球从右侧绕过“人墙”射入球门,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 )
A.左侧空气流速慢
B.两侧空气流速相同
C.左侧空气流速快
D.不断改变旋转方向
C
拓展提高
例2: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无法判断
A
考点解读
考点8:大气压的大小计算
(1)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2)计算公式:P=F/S。
(3)粗测大气压实验:先测出大气压力、吸盘等受力面积,再利用公式计算大气压。
(4)有关高压锅的气压计算:对限压阀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受力平衡关系式,F内=F外+G阀或P内=P外+G阀/S,S为气孔的面积,不是锅盖面积。
课堂练习
例1:小苛所在的实验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活塞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课堂练习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
(1)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
(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
(4)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尽量排尽注射器的空气
V/L
FL/V
注射器内还留有少量
空气
拓展提高
例2: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试计算并回答:
(1)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摄氏度?(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2)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西藏地区,
你认为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拓展提高
解:(1)G=mg=0.084kg×10N/Kg=0.84N,
P内=P外+G阀/S=1.0×105Pa+0.84N/(12×10-6m2)=1.7×105Pa
故据图可知:最高温度可达1160C左右。
(2)西藏地区海拔较高,气压较低,由公式P内=P外+G阀/S可知,锅内气压也会随之降低,从而水的沸点也降低。因此改进为:增加限压阀质量或减小气孔直径。
综合训练
1.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发散,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现象在山谷或盆地地形,目无风时较易发生.下列可描述此现象的是( )
B
综合训练
2.如图所示,关于下列四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马德堡半球实验中选用不同直径的半球,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等
C.图中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D.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A
综合训练
3.小刚买了一瓶果酱,可是怎么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皮盖。爸爸让小刚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再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摩擦力
B.瓶盖的外表面变粗糙,增大手对瓶盖的摩擦力
C.外面的空气进到瓶中,减小瓶内外气体对瓶盖的压力差
D.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C
综合训练
4.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移开,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        。
球没有掉落
大气压的作用
气体流速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小
综合训练
5.已知一辆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当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GF D.无法比较
C
6.2018年4月12日,我国在南海举行海上阅兵。辽宁舰航母编队精彩亮相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集中展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辽宁舰航母上舰载飞机起飞后,航空母舰排开水的体积会增大
B、水面舰艇多采用前后编队而非并排行驶,是为避免舰艇相“吸”碰撞
C、潜水艇受到的重力等于其浮力时,潜水艇一定处于漂浮状态
D、战机升空时,机翼下方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小
综合训练
B
综合训练
7.如图所示,试管a内装有水,浸入装有水的烧杯b内,用酒精灯加热,设环境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那么能使试管a内水沸腾的正确做法是( )
A.延长加热时间
B.换用火焰更旺的酒精喷灯
C.用塞子将试管a的口塞紧
D.用环形盖子将试管与烧杯间的部分塞紧
D
8.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t1+Δt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了爆炸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在向外漏气
D.在t1+Δ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综合训练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