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8 古诗二首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楼lóu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1. 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古诗。2. 读完古诗后把生字多读几遍。楼lóuyījìnyùqióngcéng依尽欲穷层认一认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楼依欲尽穷层楼依尽欲穷层楼依尽欲穷层金文篆文1.( )穷楷体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体2.( )尽2.( )尽4. 都,全:尽是白的。尽收眼底。1. 完毕:用尽。取之不尽。2.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体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 )的太阳( )的青山( )的黄河尽:消失。想一想1.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地落下去呢?2.哪一个字又告诉我们最后太阳消失在天边?3.从哪里知道黄河水最终流入大海?依:依傍。依尽入海流 穷千里目, 上一层楼。更欲欲:将要,想要。更:再。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 依 山尽,黄河 入 海流。欲穷 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多么有趣的一首诗啊,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写一写写一写写一写写一写谢谢!课件24张PPT。第二课时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8 古诗二首字义:“瀑”是从山下突然而猛烈地流下来的水。
“瀑”是自然界里的一大美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
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古诗。2.默读古诗,边读边圈画生字,再把生字多读几遍。瀑 布香 炉紫 烟遥 看前 川pù bùlúyānyáochuān香炉遥看挂前川香炉紫烟遥看瀑布前川认一认瀑 布 炉 烟 遥 川1.一缕薄雾屋顶出,随风飘散不再入。(打一自然物)2.秋后不必用羽扇。( )( )烟炉“烟”和“炉”都是“火字旁”。你还知道哪些火字旁的字?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体( )川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 ”画出来。 照 生 ,遥看 挂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香炉紫烟川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3.这句你最欣赏哪个词?2.由“生”字,你想到什么?1.“香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3.这句你最欣赏哪个词?1.“香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由“生”字,你想到什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3.这句你最欣赏哪个词?1.“香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由“生”字,你想到什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3.这句你最欣赏哪个词?1.“香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由“生”字,你想到什么? 香炉 瀑布日照生紫烟,遥看挂前川。3.这句你最欣赏哪个词?1.“香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由“生”字,你想到什么?这么美的风景让人忍不住靠近,诗人走近了瀑布,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笔下的瀑布有什么奇特之处? 直下 银河飞流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香炉 瀑布日照生紫烟,遥看挂前川。 直下 银河飞流三千尺,疑是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一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