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自主学习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纪念白求恩》自主学习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3 16: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学习对比论证的手法,理解其作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3.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训练积累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xùn zhí( )。
②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rè chén( )。
③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chún cuì( )的共产党员。
④这对于一班jiàn yì sī qiān( )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的员工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应付差事,即使不跳槽,也不算忠诚。
B.蔡英文对台湾民众的感受如此麻木不仁,当然会失去民心,最终被民意抛弃。
C.这幅漫画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影响极大。
D.这里的每一个项目成果,都凝聚着华为人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工匠精神。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漠治理是一项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在结尾添加“的系统工程”)
B.忧患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历史表示的一条重要经验。(将“表示”改为“昭示”)
C.如果没有植被压沙护路,一场风才能把路面埋得踪迹全无。(把“才”改为“就”)
D.随着人工智能在交通、医疗、娱乐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落地,使掌握AI技术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删除“因素”)
4.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变换句式。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为肯定句)

(2)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改为反问句)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0字以内。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黄大年醉心科研以强国 下联:
【阅读经纬】
阅读本文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6.选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7.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8.“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9.下列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写不少同志对工作、对同志对人们的态度,谴责了他们不恭的态度。
B.选段用关联词“不是……而是……”,褒贬分明,观点鲜明。
C.“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中的“至少”体现了议论语言的严密性。
D.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
拓展迁移
【拓展阅读】
用无私大爱谱写教育赞歌
①据媒体报道,6月11日17时30分,河南省信阳市绿之风希望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芳,随队护送学生回家。行至红绿灯路口时,一辆装满西瓜的摩托三轮车急速驶来。情况万分紧急,李芳老师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学生,并奋力地将学生推开。李芳老师被严重撞击,倒地昏迷,因公殉职。李老师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也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②什么是师德?言人人殊,但可确信,师德并不抽象,而是体现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特别是闪烁在生死抉择时。危急时刻,李老师没有当道德上的逃兵,而是义无反顾地奋力一推。这一推,让我们读懂了师德的定义,感受到人格的高贵,也体会到一名普通女教师的为师本色。由此,我们很容易想到张丽莉。6年前,同样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同为人民教师的张丽莉为了保护学生,舍身把学生推开,自己却被辗轧在车轮之下,致使双腿截肢。像张丽莉、李芳这样的好老师,究竟有多少,殊难统计,但她们身上都有共同的精神元素,平时很平凡,在危难时刻却能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用异乎寻常的勇气保护学生,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
③不是只有救人才是英雄,也不是只有殉职才被讴歌。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样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样的老师就是楷模。
④他人眼中的李老师一向爱护学生,勤恳工作,“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受到学生家长及同事的一致好评”。这样的老师并不罕见,在我们身边可谓不胜枚举。他们尊重自己的职业,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教学中。他们悉心培养每一名学生,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胜过爱自己。这样的好老师,值得全社会由衷地礼赞。
⑤“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讴歌老师,不只是在他们付出生命代价时,还应体现在平时。在广大教师群体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就会有更多的老师兢兢业业,以更加饱满的动力热爱教育事业,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⑥“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老师被誉为“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尊师重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教师这一基石。善待老师,礼遇老师,让“李芳们”获得应有的尊崇,这是我们的责任。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15日,有删减)
1.文中提到了张丽莉老师的事例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从议论文列举事例的典型性这个角度思考,考虑它对论证严谨性的作用)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先确定论证方法,然后提取段落的主要观点,其作用抓住“也不是只有殉职才被讴歌”来考虑)

3.阅读本文,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请分点概括出来。
(温馨提示:写作目的可从主人公、职业群体、读者、社会等角度探究本文价值)

4.作者赞颂的老师与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都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温馨提示:比较辨析题,先分开思考,然后合并相同点)




《纪念白求恩》自主学习
【基础存盘】
1.①殉职 ②热忱 ③纯粹 ④见异思迁
2.C(“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只能这样表达“对人们疾苦漠不关心”)
3.D(删除“随着”或“使”)
4.(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他,每个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2)难道我们大家不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吗?
5.(1)当代知识分子勇于担当、引领创新。(意思对即可)(2)示例:南仁东仰望星辰来圆梦
【阅读经纬】
6.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7.对比论证,将白求恩与有的同志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赞颂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8.议论,再次号召读者、每位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收束本段内容,照应了段首,强调了本段的主要论点。
9.A(作为领袖,毛泽东对同志身上存在的问题,是友善提醒,善意批评,并非谴责)
【拓展阅读】
1.列举张老师的事迹,说明李芳老师具有的精神品质并非个案,在教师中具有普遍性。歌颂了那些平凡而具有高尚师德的老师。
2.引用论证,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论证了不少普通老师都具有优秀品质,他们值得全社会由衷地礼赞。
3.表达对李芳老师的怀念与讴歌;希望全体教师能兢兢业业,以更饱满的热情热爱教育事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民族振兴;希望全社会善待老师,礼遇老师,尊师重道。
4.他们都对自己的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