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氧气第二课时化学鲁教版 九年级上强调一下,在压强为101 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识知升华】氧气的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一瓶氧气氧气应该怎么检验呢?木条复燃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化学上,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我们就可以把 _____________伸到集气瓶中,如果 ____ ,说明瓶内盛放的是氧气。此方法可用于区别氧气与其他气体,也是氧气的特性。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学生实验】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木炭发红,观察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
2.再把红热的木炭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插入时应该从瓶口向下缓慢的插入,注意不要让燃烧的木炭接触瓶底和瓶壁,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3.木炭燃烧停止后,取出木炭,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集气瓶中的现象。并做好记录。【实验记录】点燃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和氧气【反思交流】1.把红热的木炭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应该从瓶口向下缓慢的插入,如果过快插入到瓶底,会由于受热膨胀使大量氧气逸出,造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2.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实验】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1.先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盘旋弯折成螺旋状;
2.点燃酒精灯,用坩埚钳夹持着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尾端,将螺旋状的铁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观察现象;
3.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注意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些水或细沙),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记录】铁丝和氧气点燃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会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1)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都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了吗? 。
(2)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原因是 。
(4)在铁丝下端系上一根火柴,原因是 。
(5)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其理由是 。
(6)从安全角度考虑,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这是为了 。【思考讨论】(1)有(或者没有)
(2)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铁丝生锈或含油漆、未达到着火点
(3)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4)火柴起引燃铁丝的作用
(5)避免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影响观察铁丝燃烧的现象
(6)防止炸裂集气瓶【学生实验】石蜡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1.在空气中点燃一根蜡烛,观察现象。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3.用燃烧匙将点燃的石蜡转移至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4.实验完毕后,在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实验记录】石蜡和氧气点燃发出红白光,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无色液滴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这说明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这里的“氧”包括氧气和某些其他含氧物质。特别注意:
(1)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合物中有一类物质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H2O、CO2、Fe3O4等。氧化物“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是一回事吗?“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不一样,后者包含着前者。化合物中只要含有氧元素,就是含氧化合物,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氧气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动植物的呼吸、可燃物的燃烧等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为什么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基本不变呢?1.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与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有何意义?氧循环过程中,人和动物吸入的氧气主要用于氧化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为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这类反应往往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缓慢氧化特点:反应进行的很慢,不容易被察觉。呼吸食物的腐烂铁生锈氧化反应根据反应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燃烧和缓慢氧化,如果燃烧发生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那就有可能爆炸。【概念辨析】本节课结束了,同学们应该知道:
1.从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方面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木炭、铁丝、蜡烛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了解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能够区分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知道缓慢氧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1.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 )
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C2.下列气体中,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是( )
A.CO B.NO
C.CO2 D.H2CD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4.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⑥中有氧气参与的是( )
A.①②③⑥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C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6.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A7.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封的充满空气的瓶里,可以在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最难启开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铁丝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