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 能力提升训练:选修3-4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 能力提升训练:选修3-4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2 10:1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现象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B.光导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将呈现倒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又称上现蜃景
D.一束色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将变短,色光的颜色也将发生变化
E.一束白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也将发生色散
解析: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A正确;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要大,故B正确;海市蜃楼将呈现正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又称上现蜃景,C错误;色光进入水中,光的频率不变,颜色不变,D错误;白光斜射入水中,由于水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种色光将分开,故E正确.
答案:ABE
2.一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可看成一段直线,其内芯和外套的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外套与外界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波长越长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E.若紫光以如图所示角度入射时,恰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则改用红光以同样角度入射时,不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
解析:当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时,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才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A正确,B错误;波长越长的光,频率越小,介质对它的折射率n越小,根据公式v=,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故选项C正确,D错误;根据sin C=知,折射率越大,全反射临界角越小,红光的折射率小,则全反射临界角大,若紫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红光不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E正确.
答案:ACE
3.(2019·贵州六校联考)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B点.图中O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1点在O点的右侧
B.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小
C.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
D.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红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
E.若蓝光沿AO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
解析:据折射定律知,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知O1点应在O点的左侧,故A错;光从光疏介质(空气)进入光密介质(水)中时,速度变小,故B对;紫光的折射率大于蓝光,所以折射角要小于蓝光的,则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故C对;若是红光,折射率小于蓝光,折射角大于蓝光的,则可能通过B点正上方的D点,故D对;若蓝光沿AO方向射入,根据折射定律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B点正上方的D点,故E错.
答案:BCD
4.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i代表入射角,则(  )
A.当入射角i=30°时,折射角r=45°
B.无论入射角i为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D.当入射角i=arctan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E.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得n===,sin r=,故A错误;当入射角最大时,折射角最大,最大入射角为90°,根据折射定律得n== =,解得最大折射角r=45°,故B正确;欲使折射角r=30°,根据折射定律n===,解得i=45°,故C正确;设入射角为α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90°-α),根据折射定律得n====tan α,解得α=arctan,故D正确;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故E错误.
答案:BCD
5.水下一点光源发出a、b两单色光.人在水面上方向下看,如图所示,水面中心Ⅰ区域有a光、b光射出,Ⅱ区域只有a光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光从Ⅰ区域某点倾斜射出时,a光的折射角小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C.水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水下b光不能射到图中Ⅱ区域
E.水下a、b光能射到图中Ⅱ区域以外区域
解析:根据题述,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由sin C=,可知水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a、b光从Ⅰ区域某点倾斜射出时,a光折射角小,选项A正确,C错误;由折射率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可知,a光的频率较小,波长较长,选项B正确;水下b光能射到题图中Ⅱ区域,由于在题图中Ⅱ区域发生了全反射,Ⅱ区域只有a光射出,选项D错误;水下a、b光能射到图中Ⅱ区域以外区域,由于发生了全反射,不能射出水面,选项E正确.
答案:ABE
6.图甲为某同学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n的装置示意图,AO、D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在正确操作后,他利用测出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折射角正弦值(sin r)与入射角正弦值(sin i)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由D经O到A
B.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1.5
C.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频率变为原来的
D.若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
E.若以60°角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中,光的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解析:由题图乙知入射角的正弦值大于折射角的正弦值,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说明实验时光由A经过O到D,由题图乙知n=1.5,选项A错误,B正确;在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时,光的频率不变,光的波长变为原来的,选项C错误,D正确;以入射角i=60°由空气进入该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n=,其折射角的正弦值为sin r=sin i=×=,选项E正确.
答案:BDE
7.如图所示是一玻璃球体,其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水平直径.M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来自B点的光线BD从D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已知∠ABD=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
A.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B.光线从B到D需用时
C.该玻璃球的临界角应小于45°
D.若增大∠ABD,光线不可能在DM段发生全反射现象
E.若减小∠ABD,从AD段射出的光线均平行于AB
解析:由题图可知光线在D点的入射角为i=30°,折射角为r=60°,由折射率的定义得n=知n=,A正确;光线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c,由题图知BD=R,所以光线从B到D需用时t==,B正确;若增大∠ABD,则光线射向DM段时入射角增大,射向M点时为45°,而临界角满足sin C==<=sin 45°,即光线可以在DM段发生全反射现象,C正确,D错误;要使出射光线平行于AB,则入射角必为30°,E错误.
答案:ABC
二、非选择题
8.如图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在白纸上放好截面是正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并确定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
(1)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图中已标出).为测量该种玻璃的折射率,两位同学分别用圆规及刻度尺作出了完整光路和若干辅助线,如图甲、乙所示.在图中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__(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DE、GF表示).
解析:(1)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确定入射光线,然后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再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从而确定出射光线.因此选项B、D正确.
(2)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有:对于甲图,sin α=,sin β=,对于乙图,sin α=,sin β=,可知仅通过测量DE、GF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乙,折射率n==.
答案:(1)BD (2)乙 
9.(2019·湖北黄冈高三适应性考试)如图所示,直角△ABM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其中∠A=30°.一束单色光从AM的中点P以一定的入射角入射,恰好能在AB边上发生全发射,且反射后的光线垂直BM边射出.已知BM边的长度为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2)该单色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解析:(1)单色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路线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当单色光在AB边上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其临界角为60°
由sin C=可得n=
代入数据可得n=
(2)由几何关系可得PQ=a,AQ=PQ=a;
又因为QB=AB-AQ=a,所以QF=a;
单色光在该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c,
所以单色光在该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时间t=,
代入数据可得t=.
答案:(1) (2)
10.(2018·高考全国卷Ⅲ)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O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AC边上.D位于AB边上,过D点作AC边的垂线交AC于F.该同学在D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DF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的像;过O点作AB边的垂线交直线DF于E;DE=2 cm,EF=1 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
解析:过D点作AB边的法线NN′,连接OD,则∠ODN=α为O点发出的光线在D点的入射角;设该光线在D点的折射角为β,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
nsin α=sin β①
式中n为三棱镜的折射率.
由几何关系可知β=60°②
∠EOF=30°③
在△OEF中有EF=OEsin∠EOF④
由③④式和题给条件得OE=2 cm⑤
根据题给条件可知,△OED为等腰三角形,有α=30°⑥
由①②⑥式得n=⑦
答案:
11.(2017·高考全国卷Ⅲ)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1)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2)距光轴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解析:(1)如图,从底面上A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i,当i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C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l.
i=iC①
设n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
nsin iC=1②
由几何关系有
sin i=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l=R④
(2)设与光轴相距的光线在球面B点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1和r1,由折射定律有
nsin i1=sin r1⑤
设折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在△OBC中,由正弦定理有=⑥
由几何关系有
∠C=r1-i1⑦
sin i1=⑧
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条件得
OC=R≈2.74R⑨
答案:(1)R (2)R(或2.7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