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019·石家庄高一检测)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补偿训练】
下列化合物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
A.Na2CO3 碱 B.MgO 金属氧化物
C.H2SO4 酸 D.CO2 酸性氧化物
2.(2019·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补偿训练】
分散系是混合分散体系的简称,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D.用光束照射碳素墨水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水氯化钙(CaCl2·2H2O)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食盐水属于浊液
D.氯化铵不属于盐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4.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13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大部分地区有大雾,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
(1)当车灯透过雾时,在侧面会看到一条光路,这是什么原因?
(2)雾、霾一样吗?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4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NH3和PtCl2组成,属于混合物
C.Pt的化合价为+4价
D.铂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95)的质量分数为75%
6.(2019·西安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量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7.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 可实现对抗原抗体的测定。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②)60 mL。
b.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 mL,再滴加0.1 mol·L-1的K2CO3 (④)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 nm之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2)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________。?
(3)所得红色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
【补偿训练】
(2019·西安高一检测)如图为“铁链”图案,甲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在常温下都是气态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甲同学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乙、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①乙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②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两位同学的操作________(填“乙”“丙”“都”或“都不”)正确。?
物质的分类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019·石家庄高一检测)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解析】选D。氧化物必须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
【补偿训练】
下列化合物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
A.Na2CO3 碱 B.MgO 金属氧化物
C.H2SO4 酸 D.CO2 酸性氧化物
【解析】选A。Na2CO3属于盐类。
2.(2019·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解析】选D。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带电,A错误;若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带电(如酒精溶液)或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带电(如淀粉胶体),则通电时,分散质粒子不发生移动,B错误;溶液中和胶体中的粒子运动都是无规律的,C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D正确。
【补偿训练】
分散系是混合分散体系的简称,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D.用光束照射碳素墨水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D。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其依据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故A错误;分散系是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故分散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B错误;丁达尔效应利用的是光的散射原理,可以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故C错误;碳素墨水为胶体,光线照射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水氯化钙(CaCl2·2H2O)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食盐水属于浊液
D.氯化铵不属于盐类
【解析】选B。二水氯化钙是纯净物,A错误;葡萄糖注射液分散质颗粒小于1 nm,形成的是溶液,不是胶体,因此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食盐水属于溶液,C错误;氯化铵属于盐类,D错误。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A,其原因是认为带有结晶水的晶体是水和盐的混合物;本题易错选D,其原因是认为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4.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13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大部分地区有大雾,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
(1)当车灯透过雾时,在侧面会看到一条光路,这是什么原因?
(2)雾、霾一样吗?
提示:(1)雾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线透过胶体时会产生光路;(2)雾属于小液滴(水)与空气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霾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属于分散系但不属于胶体的范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4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NH3和PtCl2组成,属于混合物
C.Pt的化合价为+4价
D.铂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95)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选A。顺式Pt(NH3)2Cl2是由铂、氮、氢、氯4种元素组成的,A正确;顺式Pt(NH3)2Cl2属于化合物,B错误;NH3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元素显-1价,设铂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2=0,则x=+2价,C错误;顺式Pt(NH3)2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0,铂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5%,D错误。
6.(2019·西安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量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解析】选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悬浊液,A错误;该分散系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棕色的,C错误;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粒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7.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 可实现对抗原抗体的测定。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馏水(②)60 mL。
b.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 mL,再滴加0.1 mol·L-1的K2CO3 (④)0.6 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 nm之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2)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________。?
(3)所得红色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
【解析】(1) ①白磷属于单质,②蒸馏水属于化合物,③氯化金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④K2CO3 属于盐;(2)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的直径在5~12 nm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颗粒。(3)若将所得溶液继续加热,则会发生沉淀。
答案:(1)① ②④ ④ (2)胶体 金颗粒
(3)不能
【补偿训练】
(2019·西安高一检测)如图为“铁链”图案,甲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在常温下都是气态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甲同学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乙、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①乙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②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两位同学的操作________(填“乙”“丙”“都”或“都不”)正确。?
【解析】(1)H2和CO2在常温下都是气态;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钠和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氯化钠和氯化铁都是能电离出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2)①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氯化铁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所以M的化学式为FeCl3;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所以可以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物质,若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3)最终都得到红褐色沉淀,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1)A C B D (2)①FeCl3 ②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物质,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③出现红褐色沉淀 (3)都不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19·长沙高一检测)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
①碱 ②含氧酸盐 ③钠盐 ④碳酸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教材改编题) 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①鸡蛋清 ②淀粉溶液 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③⑤
3.有首歌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
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
4.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5.(2019·汉口高一检测)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
A.NaHCO3 B.Cu2(OH)2CO3
C.NaCl D.Na2CO3
【补偿训练】
(2019·菏泽高一检测) 分类法在化学科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 )
A.金属,化合物 B.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C.泥沙,胶体 D.单质,纯净物
【互动探究】(1)若将该题B项改为“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正确吗?
(2)若将该题C项改为“淀粉溶液,胶体”,正确吗?
6.“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2019年9月17~2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召开。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不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液体呈胶状
D.所得的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7.(2019·合肥高一检测)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分类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偿训练】
小高同学在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小高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1)A固体的化学名称是什么?它属于哪一类物质?
(2)A固体干燥原理是什么?
(3)块状固体B除含A外,还可能有什么成分?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4)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小高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中可能有碳酸钙,请写出一种检验其中含有碳酸钙的简单方法。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19·长沙高一检测)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
①碱 ②含氧酸盐 ③钠盐 ④碳酸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纯碱若采用交叉分类法分别属于含氧酸盐、钠盐、碳酸盐。
2.(教材改编题) 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①鸡蛋清 ②淀粉溶液 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③⑤
【解析】选D。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硫酸钠溶液属于溶液,Fe(OH)3悬浊液属于浊液。
3.有首歌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
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
【解析】选B。雾是胶体,它是较稳定的分散系,但不能在空气中永久存在。
4.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解析】选B。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牛奶、豆浆都是胶体,故A错误;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泥水是浊液,血液为胶体,故B正确;白糖水是溶液,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茶水是溶液,故C错误;Ca(OH)2悬浊液为浊液,澄清石灰水为溶液,石灰浆为浊液,故D错误。
5.(2019·汉口高一检测)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
A.NaHCO3 B.Cu2(OH)2CO3
C.NaCl D.Na2CO3
【解析】选D。A项属于酸式盐;B项为碱式盐、铜盐;C项不属于碳酸盐。
【补偿训练】
(2019·菏泽高一检测) 分类法在化学科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 )
A.金属,化合物 B.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C.泥沙,胶体 D.单质,纯净物
【解析】选D。金属为单质,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A错误;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后者从属于前者,B错误;泥沙属于浊液,浊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前者从属于后者,D正确。
【互动探究】(1)若将该题B项改为“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有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有些不是,如一氧化碳;有些酸性氧化物不是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2)若将该题C项改为“淀粉溶液,胶体”,正确吗?
提示:正确,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前者从属于后者。
6.“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2019年9月17~2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召开。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不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液体呈胶状
D.所得的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解析】选B。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则胶体能全部透过滤纸,A错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所得的分散系是胶体,不呈胶状,C错误;所得的物质是胶体,D错误。
7.(2019·合肥高一检测)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分类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2)雾是胶体,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产生丁达尔效应
【补偿训练】
小高同学在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小高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1)A固体的化学名称是什么?它属于哪一类物质?
(2)A固体干燥原理是什么?
(3)块状固体B除含A外,还可能有什么成分?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4)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小高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中可能有碳酸钙,请写出一种检验其中含有碳酸钙的简单方法。
【解析】(1)白色干燥剂为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2)氧化钙吸水变为氢氧化钙,用于干燥;(3)氧化钙吸水变为氢氧化钙后,氢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为碳酸钙;两者分别属于碱、盐。(4)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根据此性质检验碳酸钙。
答案:(1)A固体的化学名称是氧化钙,它属于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2)氧化钙吸水变为氢氧化钙,用于干燥。(3)还可能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或二者的混合物;氢氧化钙属于碱,碳酸钙属于盐。(4)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含有碳酸钙。
课时素养评价 二
物质的转化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019·聊城高一检测) 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
A.CaO B.Na2CO3 C.CaCO3 D.CO2
【补偿训练】
氯化锌在工业上作为生产活性炭的活化剂,使活性炭成为多孔性物,增大其表面积。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含碳化合物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化合物。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
CCO2H2CO3CaCO3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互动探究】(1)少量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产生怎样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题的转化关系中最初反应物与最终产物能发生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类型。
3.(2019·唐山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4.(1)将碳酸钙、稀盐酸、铁、氧气四种物质填写到下面的适当位置。
物质
(2)从(1)中的四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几种为反应物,按下述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6.(2019·柳州高一检测)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 盐酸 BaCl2 Na2C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7.探险是《熊出没》这部动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动画中的主角们,在探险的时候都表现出了自己机智勇敢的一面,我们看到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这些角色都可以勇于进行挑战。而同学们想必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进行一场令人难忘的探险吧!
现在熊二持有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猎人”(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 最终在熊大帮助下熊二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熊二所走的路线。
(2)在能“吃掉”盐酸后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几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什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什么?它们之间能否转化?
(4)如果熊二携带的是O2,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补偿训练】
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甲
BaCl2
Fe
Cu(NO3)2
乙
Fe2O3
K2SO4
H2SO4
丙
Mg
NaOH
MgCl2
(1)第三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第二组中有一种物质与第一组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反应,但能与第三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素养评价 二
物质的转化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019·聊城高一检测) 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
A.CaO B.Na2CO3 C.CaCO3 D.CO2
【解析】选B。CaO是碱性氧化物,与碱不发生反应;CO2是酸性氧化物,与酸不发生反应;Na2CO3和CaCO3都是盐,但后者难溶于水,不与碱、盐发生反应,前者可以,如可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发生反应。
【补偿训练】
氯化锌在工业上作为生产活性炭的活化剂,使活性炭成为多孔性物,增大其表面积。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选B。以上物质之间发生Zn+2HClZnCl2+H2↑、ZnO+2HClZnCl2+H2O、ZnCO3+2HClZnCl2+H2O+CO2↑。
2.含碳化合物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化合物。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
CCO2H2CO3CaCO3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解析】选D。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2CuO2Cu+CO2↑,CO2+
H2OH2CO3,H2CO3+Ca(OH)2CaCO3↓+2H2O,CaCO3CaO+CO2↑,反应类型分别为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互动探究】(1)少量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产生怎样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溶液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
(2)该题的转化关系中最初反应物与最终产物能发生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类型。
提示:发生的反应是CO2+C2CO,属于化合反应。
3.(2019·唐山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
【解析】选D。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2CO2;乙和丙不发生反应;丙和丁:2CuO+C2Cu+CO2↑;甲和丁不反应,丁→乙:CuO+CCu+CO↑,故C不符合题意。D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Fe+CuCl2FeCl2+Cu;乙和丙:Zn+CuCl2Cu+ZnCl2;丙和丁:Zn+2HClZnCl2+H2↑;丁和甲:Fe+2HClFeCl2+H2↑;丁→乙:CuO+2HClCuCl2+H2O,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4.(1)将碳酸钙、稀盐酸、铁、氧气四种物质填写到下面的适当位置。
物质
(2)从(1)中的四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几种为反应物,按下述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碳酸钙属于化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铁属于金属单质,氧气属于非金属单质。
(2)CaCO3可以受热分解,Fe和O2可以化合生成Fe3O4,盐酸和铁可以发生置换反应,CaCO3与盐酸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1)①碳酸钙 ②铁 ③氧气 ④稀盐酸
(2)①CaCO3CaO+CO2↑
②3Fe+2O2Fe3O4
③Fe+2HClFeCl2+H2↑
④CaCO3+2HClCaCl2+H2O+CO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解析】选B。置换反应的模式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反应,A错;盐和碱有可能生成两种沉淀,如Ba(OH)2和Cu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Cu(OH)2沉淀,B正确;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酸和碱,如NaHS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水,C错;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也可能生成两种化合物(如O2与CH4反应),D错。
6.(2019·柳州高一检测)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 盐酸 BaCl2 Na2CO3
【解析】选A。
Na2CO3
AgNO3
BaCl2
盐酸
Na2CO3
/
沉淀
沉淀
气体
AgNO3
沉淀
/
沉淀
沉淀
BaCl2
沉淀
沉淀
/
/
盐酸
气体
沉淀
/
/
丙与甲、乙、丁三种物质都生成沉淀,则丙为AgNO3,能生成气体的是Na2CO3和稀盐酸,则甲是BaCl2,可推知乙为Na2CO3,丁为盐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7.探险是《熊出没》这部动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动画中的主角们,在探险的时候都表现出了自己机智勇敢的一面,我们看到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这些角色都可以勇于进行挑战。而同学们想必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进行一场令人难忘的探险吧!
现在熊二持有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猎人”(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 最终在熊大帮助下熊二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熊二所走的路线。
(2)在能“吃掉”盐酸后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几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什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什么?它们之间能否转化?
(4)如果熊二携带的是O2,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解析】(1)盐酸能与①②④⑤⑧⑨发生反应,与③⑥⑦⑩不反应;(2)盐酸与④、⑧的反应为中和反应,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③⑥⑦⑩中CO、CO2属于氧化物,CO与氧气反应生成CO2,CO2 与C反应生成CO;(4)O2遇到CO、Cu等物质会发生反应,故不能“走出”这个迷宫。
答案:(1)③→⑥→⑩→⑦→→
(2)2 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③⑩
可以转化:2CO+O22CO2,CO2+C2CO
(4)不能,因为O2遇到CO、Cu等物质会被“吃掉”
【补偿训练】
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甲
BaCl2
Fe
Cu(NO3)2
乙
Fe2O3
K2SO4
H2SO4
丙
Mg
NaOH
MgCl2
(1)第三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第二组中有一种物质与第一组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反应,但能与第三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通过观察可知第三组中的H2SO4可以与第一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2)第二组中的NaOH与第一组中的三种物质都不反应,能与第三组中的三种物质反应。
答案:(1)一 H2SO4
(2)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MgCl2Mg(OH)2↓+2NaCl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2.(2019·聊城高一检测) 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变化观念。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Na2CO3NaOH B.CaCO3CaO
C.NaClNaNO3 D.CCuO
3.北京冬奥会或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4.(2019·德州高一检测)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最多有 (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2019·菏泽高一检测)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简单表示,现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材改编题)某同学利用Fe、CuO、H2SO4制备CuSO4,制备路线及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
ACu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解析】选B。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
2.(2019·聊城高一检测) 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变化观念。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Na2CO3NaOH B.CaCO3CaO
C.NaClNaNO3 D.CCuO
【解析】选D。Na2CO3与Ba(OH)2、Ca(OH)2等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NaCl与AgNO3反应可生成NaNO3;C不能一步生成CuO。
3.北京冬奥会或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解析】选B。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4.(2019·德州高一检测)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最多有 (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解析】选C。能够发生反应的有CuO+H2SO4,Fe+H2SO4,Ba(OH)2+H2SO4,Ba(OH)2+
K2CO3,K2CO3+H2SO4,NaOH+H2SO4,故选C。
5.(2019·菏泽高一检测)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简单表示,现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必定符合同一标准,就会有某一共同的性质,利用一类物质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金属碱性氧化物,该题对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给限定了8种物质,从这8种物质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物质进行各类物质间的转化。
答案:②CO2+H2OH2CO3
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6.(教材改编题)某同学利用Fe、CuO、H2SO4制备CuSO4,制备路线及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
ACu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FeCu可知A中含C,则A+NaOHB的反应为C和OH-反应生成Cu(OH)2,故B为Cu(OH)2、C为CuO。
答案:(1)CuSO4 Cu(OH)2 CuO
(2)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FeFeSO4+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