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 教案(2课时,共7页)

文档属性

名称 7 开国大典 教案(2课时,共7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2 19:4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国大典》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积累“汇集、爆发、五颜六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3.阅读场面描写的片段,学习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并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批注。
教学重点:
1.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积累“汇集、爆发、五颜六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教学难点:
3.阅读场面描写的片段,学习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并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背景资料导入: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2.质疑题目:
(1)看到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学习生词
出示词语:
协商 汇集 预定 排山倒海
爆发 宣布 就位 鼓舞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宣读 语调
选举 完毕 检阅 制服 一致
距离 高潮 灯笼 五颜六色
游行 次序
1.领读生词,注音读准字音。
2.观察每一个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词语。
3.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4.用形近字识字。
5.多音字:隆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2.请你认真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同学们,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阅读的时间。
3.速读课文
本文内容较多,我的阅读时间是多久呢?
预设:
准备好计时器,用每分钟300字左右的速度来默读课文。默读时集中注意力,避免出声,减少注视点,缩短眼停时间,避免回读。
4.联系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内容整体感知: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第一段(1—4)开国大典开始前天安门广场的热烈场面。
第二段(5—14)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三段(15)开国大典的结束后,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典礼前:时间 地点 人物 会场的样子 布置 会场上的布置和队伍
大典中:领袖与群众见面 毛主席宣布成立 升国旗 放礼炮 宣读公告
典礼后:阅兵式 群众游行
5.提问:
请你朗读典礼前的安排,在朗读中明确具体的事宜。
思考:
开国大典是在哪里举行的?
在什么时间举行的?
有哪些人参加?
参加大典的人数有多少?
会场在哪里?
主席台在哪里?
6.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根据这段文字的描述,试着画一张开国大典会场示意图。
7.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讨论:
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典礼的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8.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多么壮观!请你读出来。
预设:语速加快,语调激昂,读出开国大典的激动人心。
9.读一读课后最后一段,你打算怎样读,感受到了什么?
10.创设情景,小组合作朗读。
预设:
读一读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读一读毛主席的宣读内容。
想一想要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读?
四、学写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会14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盏、栏等14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预设:“盏”:注意不要少写右上点; “隆”注意不要漏掉重点的短横;“距”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背挺,足安。
六、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开国大典》”,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一认吧!
出示汉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积累形近字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二、课文赏析
按着标记的小标题再理清课文的内容。
(一)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场盛大的典礼?
1.出示句子一: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预设:人数多盛况大。
2.出示句子二: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这是个比喻句。
(2)赏析这个句子。
预设:
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3.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4.请小组之间讨论学习“开国大典的其他盛况”。
5.再读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内容,谈一谈你的心情和感受。
6.出示句子三: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预设:
(1)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动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2)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身在祖国各地的同胞听到这宣告后有怎样的感想呢?
(3)假设自己是各类人群,谈一谈你的想法。
7.请在小组里讨论分享国歌和国旗的故事。
8.出示句子四: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预设:表明了人们对国旗无比尊重,也表达了他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做主人而感到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9.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在那里还看到过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出示句子五:
起初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这是个比喻句。
(2)赏析这个句子。
预设:
场面大,典礼盛大。
10.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场面的段落,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读一读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11.谈论分享你所亲眼看到过的或者是视频中的阅兵式,感受祖国的强大。
12.读一读 “阅兵式”的内容,重点读一读群众的反应和当时的场面描写。
(1)预设: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2)预设:激动 喜悦
(3)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4)这里运用了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13.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盛大、隆重?
14.想象画面: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15.想一想结尾部分要表达什么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四、课堂扩展:
1.假如你站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一时刻,假如你站在阅兵队列里走过了这一时刻,假如你在群众中目睹了这一时刻,你想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吗?
2.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请谈一谈你现在的心情,请谈一谈你对祖国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查看相关的资料,观看影视作品《开国大典》。
六、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开国大典》”,一起来闯关吧!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