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常见的碱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常见的碱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2 19: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科目 科学 授课学生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内容 复习NaOH、Ca(OH)2、NH4OH及不可溶性碱 写出NaOH四种类型的1个反应(与上面不同): 写出Ca(OH)2四种类型的1个反应(与上面不同): NaOH/Ca(OH)2鉴别 [提示:Ca(OH)2 可产生沉淀]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提出问题】 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 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 。 探究应用 题型一【碱的化学性质】 1.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该溶液肯定是(  ) A.酸性溶液 B.碱性溶液 C.酸的水溶液 D.碱的水溶液 2.下列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3.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仍显红色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镁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二氧化碳 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的溶液pH=7 B.N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6.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c中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B.导管处有气泡冒出 C.气球胀大 D.无明显现象 8.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①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②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 ③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氢氧化钠易被氧化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蓝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0.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题型二【探究氢氧化钠变质】 11.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12.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图象是(  ) 1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已经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14.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分别取2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 15.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因与二氧化碳反应而部分变质,要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杂质,应加入的适量物质是(  ) A.HCl溶液 B.KOH溶液 C.Ca(OH)2溶液 D.NaCl溶液 题型三【探究碱的用途】 16.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碱,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B.在建筑业中,常用石灰将来抹墙,为使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C.为使氢氧化钙溶液底部的少量固体溶解,通常采用升温的方法 D.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来中和酸性废水,防止污染 1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水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水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18.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灰石经高温煅烧可制得熟石灰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实验室可用熟石灰和纯碱(Na2CO3)等物质作原料来制备少量氢氧化钠 题型四【碱的通性】 19.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碱具有碱的通性的原因是(  ) A.碱都能电离出OH- B.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碱中都含有氢氧元素 D.碱都溶于水 20.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但反应过程如果不添加指示剂就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铁溶液 D.碳酸钠溶液 2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两瓶饱和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忘了贴标签,下列方法或物质不能将二者区别开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滴入碳酸钠溶液 C.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升高温度 22.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题型五【综合探究】 23.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 。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Ⅰ. Ⅱ.NaCl、CaCl2、HCl Ⅲ.NaCl、CaCl2、NaOH 【反思与拓展】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 (填序号),理由是 。 24.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1)小刚用A装置未看到明显的现象,他认为CO2与NaOH不发生反应. (2)小丽用B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 老师指出:CO2与水接触也能看到上述现象,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分液漏斗再向B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从而确定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解释气球变鼓的原因 ,变瘪的原因 。 (3)证明C中的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两位同学认为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补做的实验是: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拓展提升-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1.某固体混合物由K2CO3,K2SO4,CaCl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aCl2,KCl 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CO3,K2SO4,KCl C.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SO4 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KCl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 图中的A~H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 。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 ; (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3)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4)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实验 。


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