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打包课件(2.6-2.12共10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打包课件(2.6-2.12共10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2 08:46:34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一)
有理数的乘方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底数,指数,幂)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自学指导1(8分钟)
阅读课本P58例1以上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多个相同因数a相乘,该怎么记,怎么读?
2.求 的运算叫做乘方。
n个相同因数a的积
细胞分裂
某种细胞分裂一次便由1个分裂成2个。
现有1个这样的细胞,当分裂到第10次得到的细胞个数为多少?
2
2×2
2×2×2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可得多少个细胞?
那么,分裂10次可得到多少个细胞?
解:
两次 : 2×2=4个;
三次 : 2×2×2=8个;
分裂两次呢?
分裂三次呢?
一次 : 2 个;
an读作 (或 )。
a×a ×… ×a=

an
n个a
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n ,

这种求 个相同因数 的 的运算叫做
叫做幂, 叫做底数, 叫做指数。
n
a

乘方
乘方的结果
a
n
a的n次幂
a的n次方

指数
底数

注:a是指任何一个有理数
注意!
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 )
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 )
这个数的平方
这个数的立方
10的平方
10的二次方
8的立方
8的三次方
一.指出下列各数的底数和指数
当指数为1时,
通常不写

自学检测(一)(5分钟)
(1)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2)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3)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4)在 2 中,底数是 ,指数是
4
3
-3
2
1
4
2
(5)在 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
在 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
-4
2
4
2
注意: 读为-4的2次方,表示两个-4相乘。
读 为4的2次方的相反数。
思考:在书写时,当底数为分数和负数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当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一定要
加上“()”,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
自学指导二 (5分钟)
阅读课本p58、59例1和例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二、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1)
(2)
(3)
(4)
5×5×5×5×5
(-1.3) ×(-1.3) ×(-1.3) ×(-1.3) ×(-1.3)
m·m ·m ·… ·m
2a个
一、填空
1 、 表示 ,底数是 ,
指数是 ,读作: 。
2、 表示 ,底数是 ,
指数是 ,读作: 。
5个-6相乘
-6
5
-6的5次方
5个6乘积的相反数
6
5
6的5次方的相反数
自学检测2(5分钟)
二、计算
(1) (2) (3)
(4) (5)
(6) (7)
3、   的底数是   ,指数是  
  表示
5、       可记作     ,
           
负5的平方
25
-7

(-7)×(-7)×(-7)


-(7×7×7)
4、  的底数   ,指数   ,表示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填空
×
-8
×
×
23 < 32
-8
-9

×
1、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那么这个有理数( )
A、一定正数 B、是正数或负数
C、一定是负数 D、可以是任意有理数
2、下列各组的两个数中,运输后结果相等的是
( )
A、 B、

C、 D、




B
C
三、选择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
B
( )
四.计算
(1) ;(2) ;(3) ;(4) ;
(5) ;(6) ;
(7)
(共15张PPT)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自学指导1(4分钟)
自学课本P55 页例1以上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除法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2、观察“想一想”中的算式,两个数相除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 ,异得 ,并把
绝对值 。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 。


相除

如:0÷8=0
4÷2=+(4÷2)=2
(-4)÷(-2)= +(4÷2)=2
4÷(-2)=-(4÷2)=-2
注意:0不能做除数
1 口答:说出商的符号(1分钟)
(1)(+12)÷(+4)
(2)(-57)÷(+3)
(2)(-36)÷(-9)
(4)(+96)÷(-16)
检测(2分钟)
2 例:化简下列各式:
自学检测1(5分钟)
自学指导2(3分钟)
仿课本p55例题1完成:

p56习题2.12知识技能1(1)(2)(3)(5)
自学指导3(2分钟)
完成课本p56“做一做”并思考:
1、怎样求负数的倒数?
2、有理数除法运算的第二种方法:
乘这个数的倒数.
除以一个数等于
不等于0
2÷( )=2×(-3)=-6
自学检测3(4分钟)
1 练习:
=+32
=-5
=-4
=+72
=0
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你认为何时用法则一,何时用法则二会比较方便?
两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一般地:
1、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个方法比较简单。
2、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方法比较简单。
3、特别当除数为分数时,转化为乘法更方便。
4、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一般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先确定积的符号,最后算出结果。
自学检测3(4分钟)
2 仿例2完成随堂练习 (1) -----(4)
3知识技能1(4)(6)(7)(8)
二.判断题
(1)a+b的倒数是1/a+b
(2)0÷a=0
(3)两个数相除,商是正数,则和一定为正数
(4)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商一定存在
三.计算题
四、习题2.12 1题,2题
(共21张PPT)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2、能应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3、能熟练地进行加、减、乘混合算;
自学指导1(4分钟)
计算52页“做一做”然后思考53页“想一想”
并完成53页的填空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b=ba
(ab)c=a(bc)
a(b+c)=ab+ac
注意事项
1、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只涉及一种运算,而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
2、分配律还可逆用: ab+ac=a(b+c), 利用它有时也可以简化计算。
3、字母a、b、c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即a、b、c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
自学检测1(1分钟)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1、(-4)×8=8 ×(-4)



2、




3、


乘法交换律:ab=ba
分配律:a(b+c)=ab+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自学指导2(3分钟)
看53页例3,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体会运算律的运用对计算带来的简便。

应用分配律时,括号外的因数与括号内
各项相乘,各项应带前面的符号,再把
积相加。
注意:
一、为使运算简便,如何把下列算式变形?

1.

2.

3.(-10)×(-8.24)×(-0.1)

4.

5.
(二、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用分配律)
(一、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一、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用分配律)
自学检测2(8分钟)
二、53页随堂练习T 2

三、
当堂训练(20分钟)
1.计算
2.计算:
3.课本54页知识技能第1题。
(共18张PPT)
1、探索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3、理解倒数的定义及相关性质
学习目标(1分钟)

阅读课本49页,完成“议一议”并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问题(1)完成49页“议一议”
(2)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
(3)根据“议一议”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试举例。
自学指导1(3分钟)
(-3)×4=
-12
-9
-6
-3
3
6
9
12
(-3)×3=
(-3)×2=
(-3)×1=
(-3)×0=
0
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
两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积的值如何确定?
一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4)x3= (-2)x(-8)=
7x(-6)= (-4)x(-7)=
(-5)x6= (-5)x(-9)=
0x8= 0x(-8)=
-12
16
-42
28
-30
45
0
0
直接写出得数:
自学指导2(3分钟)
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验证50页例1,并思
考下列问题:
(1)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与有理数加法运算有何区别?可以结合题1、2分析。
(2)怎样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请举例说明。
a.先确定积的符号
b.再确定绝对值的积
自学检测2(6分钟)
1.计算
2.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2008
(4)3.2
3、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
4、若
±1


b. 0没有倒数。
a.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且分子, 分母互相颠倒位置,整数可以看做分母为1的数。
c.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小结
自学指导3(4分钟)
看50页例2,完成下列习题,
并思考51页“议一议”
计算下列各式,
只有一个负号,积为负;
有两个负号,积为正;
有三个负号,积为负;
有四个负号,积为正;
有零,积为零;
(-1)×2×3×4

(-1)×(-2)×3×4

(-1)×(-2)×(-3)×4

(-1)×(-2)×(-3)×(-4)

(-1)×(-2)×(-3)×(-4)×0
= -24
= 24
= 24
= -24
=0
你能从中找出符号的规律吗?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 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 积为正
当因数有0时, 积为零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1.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是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自学检测3(6分钟)
1、51页随堂练习。
(1) 4× (-2)


(2) (-4)× (-1)
(3)(-12)×0.3 (7)
(6)(-12345) ×0
(5) (-8) × (-0.5)
(8)
当堂训练(15分钟)
1、计算下列各题
-8
4
0
4
-3.6
38.4
-2430
2、三个数的乘积为0,则( ) A.三个数一定都为0。 B.一个数为0,其他两个不为0。 C.至少有一个是0。
C
-6
-9
0
-2
-4
-6
0
-1
-2
-3
0
0
0
0
0
0
0
-3
-2
-1
0
1
2
3
-6
-4
-2
0
2
4
6
-9
-6
-3
0
3
6
9
你有什么发现
利用乘法法则完成下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3 2 1 0 -1 -2 -3
3 9 6 3 0 -3
2 6 4 2
1 3 2 1
0
-1
-2
-3
(共12张PPT)
2.12计算器的使用
1.了解计算器面板的构造;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会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认真阅读课本p68页关于计算器的构成及相关按键功能说明的有关内容,认识计算器各按键的主要功能。
2.自学p68—p69页用计算器如何进行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按键顺序。
二.自学指导:(分钟)
㈠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有哪几类?
简易计算 器 科学计算器
图形计算器
等类型
开启键
分数键
清除/关闭键
符号键
存储器
第二功能键
删除键
㈡科学计算器面板
0
1
2
3
5
6
7
8
4
9
.
ab/c
(-)
+

×
÷


=
DEL
AC
Ans
ON
OFF
㈢计算器一些常用键的功能
开启键,使计算器处于工作状态
关闭键,关闭计算器
数字键
小数点
分数键
负号键
运算键,其中 为乘方运算
完成运算或执行指令
删除键,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数字或符号
清除键,清除全部显示及本次操作内容
答案存储器
㈣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基本按键方法如下表:
2
+
8
2
4
5
=
(-)
.
7
4
2

1
0
.
=
÷
6
3
5
2
0
×
6
2
ab/c
1
ab/c
1
3
x2
=
3
2
2

(-)
.
=
.
5
=
=
示例 按键顺序 结果
28 +42.5 70.5
-7.2-10 -17.2
46×(- 0.25) -11.5
3.6÷1 3
232 (或 ) 529
⒈用计算器计算:
(2)0.15×(-18)
(3)21÷1
(4)313
(5)0.25
(6) -
(1)56.7-76.5
三. 自学检测
(2)2÷( );
解:(1)按键顺序为:
0
6
+
2
4
÷
2
ab/c
3
=
4.2
(2)按键顺序为:
2
÷

1
ab/c
3

1
ab/c
4

=
24
⒊用计算器计算:
⒉用计算器完成p69页“随堂练习”第1题
(3)按键顺序为:
5
4
×

2
ab/c
3

x3

2
x2
×
8
ab/c
1
ab/c
2
=
-32.4
1、用计算器计算:

(1)78+80-1.2+89-110;


(5)9.1÷(43-2.1)(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四.当堂训练
2、利用计算器比较下列正数的平方的大小:
12, 222 ,2.52, 5.72, 112, 172, 101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把上述各数的平方改为立方,你发现的规律还成立吗?

⒊完成p69页“做一做”,完成课本提出的问题。
(共15张PPT)
教学目标:(1’)
1、熟练掌握有理数各运算法则。
2、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各种运算。
知识结构表






自学指导一:(6分钟)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加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分配律: ;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
有理数的乘方意义: ;
直接写出结果
(1) (-17) + (-15)=
(2)(+12)+ (+14)=
(3) (+3) + (-5)=
(4) -0.3+4.7=
(5) (-2)+2=
有理数的加法
0
-2
+26
-32
+4.4
自学检测1
(8分钟)
计算
(1)(– 14) – (+16)=
(2)(+6) – (– 13)=
(3)(– 7) – (– 10)=
(4)(+5) – (+9)=
(5)15 – (– 15)=
(6)0 – 13=
(7) – 16 – 38=
有理数的减法
-30
+19
+3
-4
+30
-13
-54
直接写出结果
(1)4×(-3)=
(2)(-6) ×0=
(3)(-0.5) ×(-9)=
(4)35÷(-5)=
(5)(-2) ÷(-6)=
(6)
有理数的乘除法
-12
0
+4.5
-7
+16
直接写出结果
有理数的乘方
+9
-4
+81
(1)32=
(2)53 =
(3)(-3)4 =
(4)(-3)3 =
(5) -22 =
(6)

(7)
+125
-27
=
=
自学指导2:(6分钟)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
例题
解:原式
专家会诊
解:原式
解: (1)(-2)×(-3)2
= (-2)×9 = -18

(2)-3÷(-1)2
= -3÷1 = -3

(3)22-(-2)2
= 4-4 = 0

(4)-32+2
= -9+2 = -7
计算:
(1)(-2)×(-3)2(2)-3÷(-1)2
(3)22-(-2)2
(4)-32+2
自学检测2
(10分钟)
(1)
(2) -22+2×(-4)2

(3)
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啊!
当堂训练(15‘)
1、直接写出答案:
①-17+8= ,②3-6= ,
③(-3)×( )= ,
④2÷( )= ,
⑤-(-3)3= 。
2、计算下列各题:
(1)5-3÷( )
(2)-32+9×( )2
(共20张PPT)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地运用分段法和运算律简化运算。
自学指导一:(4分钟)
回顾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完成下表:
符号 计算绝对值
加法 同号取
异号取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
乘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以一个数等于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符号 计算绝对值
加法 同号取
异号取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
乘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以一个数等于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符号 计算绝对值
加法 同号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加
异号取绝对值大的符号 绝对值相减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
乘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以一个数等于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符号 计算绝对值
加法 同号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加
异号取绝对值大的符号 绝对值相减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以一个数等于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符号 计算绝对值
加法 同号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加
异号取绝对值大的符号 绝对值相减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同号取正 绝对值相乘
异号取负
除法 同号取
异号取
除以一个数等于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符号 计算绝对值
加法 同号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加
异号取绝对值大的符号 绝对值相减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同号取正 绝对值相乘
异号取负
除法 同号取正 绝对值相除
异号取负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
2、
回忆:解以上各题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3、
如果是多种运算混合在一块又该如何计算呢?
自学检测一:(4+2分钟):
自学指导二(3分钟)
阅读课本65页内容,注意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解题格式并思考如下问题
1、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运算分为几级?运算顺序怎样?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怎样?
2、五条运算律在混合运算中还能用吗?
3、去括号的顺序是怎样的?
自学检测二:(5+2分钟):
自学指导三:(4分钟)
阅读课本66页随堂练习内容,分组讨论得出“24点”的方法:
提示(1)从 考虑
(2)从 考虑
(3)从 考虑
(4)从 考虑
“24点”游戏
7
3
3
7
7
3
3
7
7× [3-(-3)÷7]=24
7× [3-(-3)÷(-7)]=24
“24点”游戏
Q
A
Q
3
A
2
2
3
(-12) × [(-1)12-3]=24
12× 3-(-12) × (-1)=24
(-2-3)2-1=24
自学检测三:(5分钟)

完成课本66页随堂练习4道小题
当堂训练(10分钟)
1、
2、
3、
4、
一、计算下列各题
二计算:
1、
2、
3、
4、
(共12张PPT)
2.10 科学记数法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科学记数法产生的背景和科学记数
法的概念;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自学指导一:(6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63页做一做以上的内容,并思考:

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

2、科学记数法有什么作用?

3、科学记数法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有哪些规定?
1、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0000米.
2、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数目为1230000000.
3、中国的土地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5、我国的信息工业总产值将到383000000000元.
自学检测一:(4+2分钟)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指数
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
运算结果的位数
105
10
103
1010
1022
1
3
3
1
5
5
10
10
22
22
23
11
6
4
2
你观察到什么规律?
(1)10的几次幂就等于1后面有几个0.
(2)运算结果的位数比指数大1.
一般地,一个大于10 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
1≤a<10, 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自学指导二:(5分钟)

阅读并完成63至64页做一做(1)、(2)
问题的内容。问题(2)中的学校人数取
3200人。
自学检测二:(3+1分钟)

完成课本64页随堂练习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规律:
原数的整数数位有几位,相应n都比原整数数位小1.
当堂训练:(15+3分钟)

完成课本64页习题2.15知识技能中1、2题
及问题解决中的第3题。
1、分析下列各题中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6000=36X103
567.8=5.678X103

2、试比较8.76X10与1.03X102的大小.
1.什么叫做科学记数法?
2.灵活运用科学记数法,注意解题技巧,总结解题规律,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大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1) 1≤a<10.
(2)当大数是大于10的整数时,n为整数位减去1.

归纳小结:
(共10张PPT)
有理数的乘方(2)
学习目标(1分钟)
1.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速度。
2.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自学指导一(5+2分钟)
阅读课本P60例3后面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
(1)纸对折20次后厚度比十层楼高吗?
(2)纸对折30次后厚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吗?
2、若对折30次,算式中有几个2相乘?
对折2次可裁成4张,即2×2=22张;
对折3次可裁成8张,即2×2×2=23张;
问题:
1、若对折10次可裁成几张?请用一个算式表示。
教师点拨:
(1)解:因为:

1048576×0.1=104857.6(毫米)
=104.8576(米)
假设一层楼为3.3米,十层楼就为33米﹤104米
所以:纸对折20次后厚度比十层楼高。
(2)解:因为:


1073741824 ×0.1= 107374182.4 (毫米)

= 107374.1824 (米)

而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米﹤107374米
所以:纸对折30次后厚度比珠穆朗玛峰高。
自学检测一(5分钟)
1.认真阅读P61 的“读一读”
2.完成P62“问题解决”
2、解: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
里有这么多米吗?





自学检测二(5分钟):
一、计算:
1、(-2)= 2、 (-5)=

3、(- ) = 4、- =

5、(-1) = 6、(1 ) =
3
4
3
3
101
3
二、若(a-2)+︱b+3︱= 0,则(a+b) =
2
2007
-8
625
-
-
-1
-1
三、计算:
2、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
课后小结:(2分钟)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谓特殊就是所乘的因
数是相同的;
当堂训练(12分钟)
1、完成下列计算:

⑴ (- )3 ; ⑵ -32×23;

⑶ (-3)2×(-2)3; ⑷ -2×32;

⑸ (-2×3)2; ⑹ (-2)14×(- )15;

⑺ -(-2)4; ⑻ (-1)2001;

⑼ -23+(-3)2; ⑽ (-2)2 ×(-3)2.

2、完成习题2.14


(共16张PPT)
2.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
课前引入:
有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每听454克,现抽取10听样品检测,结果如下(单位:克):
听号 1 2 3 4 5
质量 444 459 454 459 454
听号 6 7 8 9 10
质量 454 449 454 459 464
解法1: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
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4550(克)
你还有其他解法吗?
学习目标:(1分钟)
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自学指导1:(8分钟)
阅读课本P47,思考:
1.完成四个提问
2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分哪几个步骤?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米) 0.20 1.01 0.66 0.69 0.97 0.61 0.60
② 实际水位
周一

周二

34.41
34.06
34.09
34.37
34.01
34.00
33.60
水位最低的是 ,
位于警戒水位之 。
水位最高的是 ,
位于警戒水位之 。
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水位是 了。
本周每天水位都位于警戒水位之 。
上升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记录/米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3)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水位情况。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米) 0.20 1.01 0.66 0.69 0.97 0.61 0.60
自学检测 1 (10分钟)
P48随堂练习T1
1. 光明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①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
162
160
163
-6
+5
②最高的是_______,最矮的是_______。
③最高的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_____厘米。
小山
小亮
11
姓 名 小明 小彬 小丽 小亮 小颖 小山
身 高 159 154 165
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值 -1 +2 0 +3
2. 小明父亲上星期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
27元,下表为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①周三收盘时,每股 元。
②本周内最高价每股 元,
最低价值每股 元。
④以上周六买进27元为0元,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该周股票的涨跌情况。
34.5
35.5
31
注: ①正数表示股市比前一天上升,负数表示比前一天下降。
②周六、周日休市。
+4
+6.5
+7.5
+8.5
+5

③完成下表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市值涨跌 +5 +3.5 -1 -1 -2.5
现在对于“课前引入”的问题你想到办法了吗?
现在对于“课前引入”的问题你想到办法了吗?
当堂训练(15分钟)
1.课本P48 知识技能1 问题解决T2
2、计算:
(1)-35 + 5 +(-8)-(-4)

(2)

(3)
3.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1400辆自行车,
平均每天计划生产200辆,由于各种原因,它实际
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
情况(超产为正, 减产为负)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 辆。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
生产 辆。
(3)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辆车60元,
超额完成任务每辆奖15元,少生产一辆扣15元,
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599
26
84135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5 -2 -4 +13 -10 +16 -9
4. 今年元月份小靓的爸爸到建设银行开户,存入了2000元钱,以后的每月根据家里的收支情况存入一笔钱.小靓设计了一种秘密记账方式的表格,你能读懂吗?下表为小靓的爸爸从二月份到七月份存款情况.(4分钟)
根据记录可知,从二月份到七月份中
________月份存入的钱最多;______月份存入的钱最少;
截止到七月份,存折上共有________元.
5
3
12750
选做题 5.某股民上周五天进某公司股票2000股,每股14.8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了成交额1.5‰的手续费,卖出时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税.如果他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计算一下他的收益情况.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1 +1.2 -1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