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蝙蝠和雷达 课件(20+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蝙蝠和雷达 课件(20+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3 09:50:27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6.蝙蝠和雷达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
联系。
2. 激发热爱科学、善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 ,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复习导入
模拟体验:让学生在教室里走一圈,走完后说说感受。
(提醒学生要注意不能碰到任何东西。)
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精读课文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找出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在夜间飞行高超本领。
2.找出文段中一个关联词语(“即使……也……),读读原句,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利用关联词语可以体现蝙蝠夜间飞行的技巧高超。
3.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用赞叹、佩服的语气朗读。


精读课文
学习第4、5、6自然段,了解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

理清课文脉络

理清课文脉络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实验证明
第一次 ? ? ?
?
?
第二次 ? ?
第三次 ? ?
1.自主学习,快速默读课文4、5、6自然段,画一画三次试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表格。

理清课文脉络
3. 小组派代表汇报,复述试验过程。(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4. 师结合课件演示。
5.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出示: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引导理解 “配合起来”: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精读课文
过渡语:我们明白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到底它们是怎样配合呢?
1.自由读第7自然段,思考问题。
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
3. 练说:出示文字片段,口头完成填空:
蝙蝠的?? 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遇到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 ?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精读课文
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就是用嘴和耳朵配合,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秘密,科学家容易吗?(不容易)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
(1)比较句子: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2)从“反复、终于”你感受到什么?
(3)指导说一句话,用上“反复、终于”。
请同学们把科学家的艰辛读出来。

精读课文
过渡:科学家发现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并模仿它,给飞机装了什么?(雷达)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1.学生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 ”画出重点语句。
(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

精读课文
对比两个示意图,得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出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 ?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超声波?? ????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耳朵?? )

总结升华
1. 小结课文,引出资料袋
2. 默读“资料袋”,填写:人们从(?? ?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
3. 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4.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一、我阅读了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 》,我向同学们推荐课外书籍《 》。
二、我搜集到了跟仿生学的图片或文章。 ?
?


资料链接
?有趣的仿生学
科学家通过对大自然和动物界里发生的许多奇迹的仔细观察,建立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仿生学是集动物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边缘科学。模拟动物的功能,以改进现有的和创立崭新的机械、建筑结构和新材料,仪器和工艺研究,创造出许多适用于生产、学习和人们生活的先进技术。  
飞机的出现毫无疑问是来自人们对飞禽鸟类的直接模仿,现代飞机的垂直起降,空中定悬后掉头等诸多方面功能的实现也深受飞鸟和蚊虫的启发。

资料链接
?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
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
人类模拟动物的变色术,研制了军用的迷彩服装,模拟蜻蜓、螳螂的复眼制造出了雷达以及蛙眼雷达等等,研究应用动物的灵性来为人类服务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
(共12张PPT)

6.蝙蝠和雷达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科学、横七竖八、绳子、系着、苍蝇、证明、研究、驾驶”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善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兴趣。(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科学、横七竖八、绳子、系着、苍蝇、证明、研究、驾驶”等词语。
2. 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说说自己对蝙蝠的了解。
说说飞机在夜空中是怎样飞行的。

激趣导入
飞机(雷达)和蝙蝠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激趣导入

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雷达、蚊子、即使、科学、横七竖八
绳子、系着、苍蝇、证明、研究、驾驶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全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归纳的方法。
3.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归纳,还可以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归纳。
1. 默读1~3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过渡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可以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2.齐读。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理解“启示”。

理清课文脉络


板书设计
6.蝙蝠和雷达
飞机 蝙蝠 雷达

课时作业
一、填空。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 ,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