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白鹭
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感受白鹭的美。(重点)
3.为课文描述的图画取名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作者对白鹭的印象?
2.交流: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朗读句子,体会语言之美。
再读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直接描写白鹭的“精巧”的句子。
2.文中能不能找一句话直接概括这一特点?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作者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提到白鹤、朱鹭、苍鹭呢??
(对比,衬托出白鹭之美)
再读课文
白鹤
白鹭
苍鹭
朱鹭
再读课文
在郭沫若的眼睛里,白鹭的确因为它的“适宜”和“常见”而成为了一首“精巧”的诗。对于“诗”,由来就有“诗中有画”之说,那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呢?
细读课文
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下面,我们品读课文6~8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鹭?
作者从觅食、栖息、飞行三个方面来描写白鹭。
细读课文
这一部分在作者的笔下恰如三幅优美的图画,自由朗读6至8自然段,小组合作,用结构相似的短语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一组(3字)
第二组(7字)
第三组(5字)
钓鱼图 瞭望图 飞行图
清水田里静钓鱼 小树绝顶悠瞭望 黄昏空中低飞翔
水田钓鱼图 枝头独立图 黄昏低飞图
细读课文
挑选你欣赏的画面,从字、词、句入手,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水田钓鱼图
“钓”字用得贴切!连起来读读前文的“蓑毛”,并由这“钓”字想开去,不正好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相呼应吗?那份弥漫在画面里的静谧、优雅、娴静,在一个“钓”字中一览无余。美丽的水田与充满生命活力的白鹭相结合,动静相宜,仿佛玻璃框里的画。
细读课文
枝头独立图
这是白鹭彰显个性的姿态。稍加描摹之后,一句“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看似闲笔带过,却让读者浮想联翩:它在望什么呢?远山?绿水?蓝天?游云……意境随人们的想象而开阔,画面因语言的留白而美丽。
细读课文
偶见,竟是作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这份“相看两不厌”的意境是语言难以描绘的,与上文中重复使用的“悠然”一词,恐怕是作者内心最真最深的感受,所寻找到的唯一一个最妥帖的表达词汇。“清澄”一词一般用来形容水的清澈透明,用来形容画面,当是比喻的用法,是婉曲的笔法,此处含义应为“清新、纯净”,即突出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这幅画面的意境美,除了“清纯美丽”之外,另一个特点较易把握,那便是“生机勃勃”了。
黄昏低飞图
细读课文
这些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
细读课文
还有哪里也能体现这种美?
(1)第9段。
“铿锵”的原意是“有节奏而响亮”,如进行曲。此段把白鹭比喻为“一首优美的歌”,但又不铿锵,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了白鹭两方面的美的特点:说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意指白鹭精巧、匀称、和谐之美;说白鹭“不铿锵”,意指白鹭优美而不声张、不张扬,突出白鹭自然、平凡、质朴之美,内敛含蓄之美。
细读课文
还有哪里也能体现这种美?
(2)“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即它的美容易被人忘却。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细读课文
朗读要求:
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了解背景
本文创作于1942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相持最艰难的时候,郭沫若却能从生活中发现这种美,并悠然地欣赏、品味这种美,动情地颂扬这种美,你可以读出他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不向逆境低头的乐观主义精神,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态度。)
笔下生花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幅悠然的画,是一曲优美的歌。看得出同学们已经能读懂《白鹭》文字背后的情感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试着运用。
笔下生花
招募令
电视台最近要拍摄一部以“白鹭”为主题的记录片,其中就有这样三幅画面或者说三个镜头,他们听说我们正在学习《白鹭》这篇课文,想招募我们为这三幅图配上解说词。你们说好不好?完成《白鹭》解说词。
板书设计
1、白鹭
精巧的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水田钓鱼图
枝头独立图
黄昏低飞图
课时作业
一、我会写。
1.文中写白鹭的外形美,为什么要提及白鹤、朱鹭和苍鹭?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提及白鹤、朱鹭和苍鹭是为了衬托白鹭的美丽。
2.文章的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白鹭钓鱼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飞行图
课时作业
3.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有什么联系?
首尾呼应,文章浑然一体。
二、白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白鹭,因为它有一种平凡的美丽。
2.我喜欢白鹭,因为它的外形非常美丽。
3.我喜欢白鹭,因为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
(共18张PPT)
1.白鹭
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结合课文内容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难点)
4.通过本文学习,感受白鹭的美,启发学生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10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重点)
激趣导入
猜谜:
霜衣雪花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
教师小结
这是杜牧的一首古诗《鹭鸶》,是杜牧见到白鹭触景生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郭沫若先生也写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白鹭》,开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富有意味的话给读者一个优美的意象,让人虽还没了解白鹭的样子,心中却已有了一个诗意的期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宜
生字卡片
朱
恩
鹤
yí hè xián zhū qiàn
kuàng xiá shào ēn yùn
嵌
哨
框
嫌
匣
韵
了解作者
本文作者郭沫若,你熟悉他吗?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等,四川乐山人。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初读课文
2.读后交流,检查自读效果。
⑴认读生字词语。
白鹭 嫌弃 蓑衣 长喙 清澄
嵌在 嗜好 镜匣 韵味 恩惠
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初读课文
3.了解段落结构:
第一段:( 1 )总领全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2~5)白鹭颜色的搭配,身段的大小都十分精巧。
第三段:(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段:(9~11)总结全文,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赏析首尾
读第一段、第四段,看看你在文章的首尾处有什么发现?
第一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总领全文。
第四段,作者总结全文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文章首尾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布置作业
1.谈话: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作业: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1.白鹭
霜衣雪花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鹭鸶 杜牧)
生字词语:白鹭 嫌弃 蓑衣 长喙 清澄 嵌在 嗜好 镜匣 韵味 恩惠
结构特点:首 → 呼 应 ← 尾
课时作业
一、读一读,写一写。
bái lù shì yí jìng xiá xián qì ēn huì
(白 鹭)(适 宜) (镜 匣) (嫌 弃) (恩 惠)
课时作业
二、我会填。
( )的诗 ( )的蓑毛
( )结构 ( )的脚
( )的长喙 ( )的歌
精巧
雪白
流线型
青色
铁色
优美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