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 25.好的故事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突破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画面。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梦境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的创作心境。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1.会写1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学记》:30卷;中国古代的“类书”,唐朝徐坚等撰。取材于群经、诸予、历代赋及唐初诸家作品。
膝髁(kē):膝上骨,大腿骨。
云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云锦,云彩像锦一样美丽。
乌桕(jiù):即乌臼,乔木,高二丈余,夏开黄花,子可制油。
伽(qié)蓝:梵语,指寺庙。
参差(cēn cī):意为不整齐。
一丈红:即蜀葵。高六七尺,夏秋开花产单瓣、复瓣均有,有红、紫、淡红、斑红、黄、蓝、白等色,鲜艳夺目,且花期很长,为宿根草本植物,每年初春,早于各种植物最先长出地面。且不用浇水施肥,自生自长,可以说是平民化的观赏植物。种子落地,随处发芽生根,不怕干旱和病虫害。
晕:日月四周之光气。或光影四周模糊者都叫晕。
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大红花映在水中,被水的荡漾拉长了,在水里形成了一条红色的锦绣带子,随着水的奔迸波动作泼刺的声音。
自主学习自主识字 gē zōng chéng píng zǎo yàng yàn自主识字 xuē shùn níng zhòu zhì dǒu 指导书写注意:
“漾”的部首为“氵”,右边上半部分“羊”的竖不出头,下边是“永”不是“水”;
“焰”的右下边是“臼”不是“白”;
“瞬”指一眨眼的时间,所以部首是“目”不是“日”
幽雅 错综 参差 瘦削
碎散 骤然 陡然 霓色
词语检测 思考:
“好的故事”是指的什么?这个故事“好”在哪?
(“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这个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
点拨: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 “好的故事”。
再读解疑 1.结合课文思考: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2.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从这个梦境中,你是否能体会鲁迅的心境?
指引探究
板书设计 25 好的故事
(美丽 幽雅 有趣)
漾 焰 瞬 掷 陡 课时作业一、我会写。
shòu xuē zhòu rán yōu jìng dàng yàng
( ) ( ) ( ) ( )
níng shì shùn jiān yàn huǒ cuò zōn
( ) ( ) ( ) ( )
二、我能辨别。
cān( ) sàn( ) xuē( ) chā ( )
参 shēn( ) 散 削 差 cī ( )
cēn( ) sǎn( ) xiāo( ) chāi( )课时作业一、我会写。
shòu xuē zhòu rán yōu jìng dàng yàng
(瘦 削) (骤 然) (幽 静) (荡 漾)
níng shì shùn jiān yàn huǒ cuò zōn
(凝 视) (瞬 间) (焰 火)(错 综)
二、我能辨别。
cān(参加) sàn(散开) xuē(瘦削) chā(反差)
参 shēn(人参) 散 削 差 cī (参差不齐)
cēn(参差 ) sǎn(散文) xiāo(削皮) chāi(出差)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课件16张PPT。 25.好的故事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课时目标1.能想象文字中描绘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画面。
2.查阅资料,知晓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心境和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感知梦境美“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1.读:鲁迅先生梦中的美好景象。
2.绘:语言或图画绘出这些景象在你头脑里形成的画面。
?
品析梦境美咬文嚼字,体会“美丽、幽雅、有趣”
1.“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1)总写。有许多“美的人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飞动起来像“万颗奔星”,幻化无穷,充满生机。这是“好的故事”的总体形象。
(2)你做过美梦吗?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有所向,梦有所想。梦境的美好是作者的憧憬。品析梦境美2.“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
(1)“各各”指的是哪些?“一同荡漾”让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
(2)这是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是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非梦中的奇想虚化。
3.“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1)动静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
(2)这是“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与“回忆中的山阴道”很相似:诸事诸物,相互融合,一同荡漾。
(3)“一切事物”又有哪些事物?读着这一句,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品析梦境美4.“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再一次总写了梦境的美,“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强调这种美的境界是存在的。)品析梦境美追寻梦境美
“好的故事”好在哪?鲁迅的梦境美在何处?
“这个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碎散梦境美1.梦醒了,还会“美丽、幽雅、有趣”吗?
(1)感受梦境与现实的差距;
(2)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他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碎散梦境美
2.梦醒了,人想醒吗?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
审视梦境“美”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表现美好的文章。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9日《语丝》周刊第13期。我们发现文中描写了很多美好的意象,把景物写得优美、壮观,而且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寄寓了作者执著的追求,同时也是那个昏暗社会中的一抹亮光,对所有读者也是一种鼓励和启发。板书设计25 好的故事
美丽 幽雅 有趣 梦境 昏沉的夜 现实
向往美好
课时作业一、用“静”字组词填空。
1.他住在一个( )的小山村里?2.清晨的小树林里格外( )3.小城的夜晚显得格外祥和而又( )4.所有的人都离去了,校园里格外( )5.她在院子里默默地站着,任月光洒在她( )的脸上。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散文以 的形式,描写了一个 “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 。
2. 这故事很 , ,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 ,而 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课时作业一、用“静”字组词填空。
1.他住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2.清晨的小树林里格外(幽静)3.小城的夜晚显得格外祥和而又(宁静)4.所有的人都离去了,校园里格外(寂静)5.她在院子里默默地站着,任月光洒在她(恬静)的脸上。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 “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2.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