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2.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2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祭、乃、熏、杭、
亥、恃、哀、拘”等生字,背诵《示儿》《题临安邸》
2.了解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爱国情感。
导语导入 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陆游、林升,领略他们的爱国之情。
古诗学习 古诗学习
自读要求:
1.自由读两首古诗,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2.结合注释梳理古诗大意。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作者简介 林升(1106—1170),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安邸》。 古诗学习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本来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中国;同: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国家军队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翁:你的父亲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示儿:给儿子看 古诗学习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古诗学习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古诗学习 悲 作者悲的是什么呢?
同学们,这首诗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字来写的,请大家静静地读书,想一想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是的,他悲的是临终前看不到统一。(指名读一二句)
古诗学习 1210年的除夕,85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____,_______。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__ ___,_ _____ _ 。
(学生自由谈体会) 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清明上河图从“暖风熏得游人醉”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仿佛听到了……
古诗学习 结合搜集的资料,再读两首古诗,有何感想,和同学讨论!古诗学习? jì?
指导生字书写 nǎi? xūn ?háng ?hài?
shì āi? ?jū?
同学们,像这样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古诗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找来对比读读哦!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总结《示儿》《题临安邸》
祭 乃 熏 杭 亥 恃 哀 拘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一、比一比,再组词。
祭(祭祀) 邸(官邸) 熏(熏香) 汴(汴州)
蔡(姓蔡) 抵(抵达) 墨(墨水) 咔(咔嚓)
二、默写古诗《示儿》。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课件17张PPT。12.古诗三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古诗三首谈话导入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古诗三首》的第三首,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本首古诗,疏通字词,并借助注释理解句意,可以同桌交流初读感受。 龚自珍(1792—1841) 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爱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初读课文 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这是其中的第一百二十五首。 龚自珍 1.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有哪些好方法?
(补、换、查、看)
2.怎样理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话?
龚自珍/ /
/ /
/ /
/ /初读课文初读古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
“生气”“喑”“哀”分别解释成什么?
诗人有感于社会现状,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初读古诗 于是诗人强烈地呼吁: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结合自己的理解,该怎么读这两句?
诗人就是这样,在眼泪中,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一直到死,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什么?你又怎么读这首诗?
(体会后两句南宋遗民无尽的等待)
比较阅读 就在诗人直到死还盼望统一时,就在北方大片领土被匈奴人践踏时,百姓们在匈奴人的铁蹄下或背井离乡,或被奴役,过着悲惨的生活时,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再读古诗。 表达的感情《示儿》:收复中原、盼望祖国统一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揭露了南宋王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饱含着忧愤深沉的
爱国之情。
《己亥杂诗》:作者生活在万马齐喑的哀世却盼望九州生气,期待巨大
变革改变社会现状的忧国忧民之情。
比较阅读图文对照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三首诗。
3.你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课时作业一、我会写
jì sì háng zhōu xūn rén jǐ hài
(祭 祀) ( 杭 州 ) ( 熏 人 ) (己 亥 )
jū liú bēi āi yǒu shì wú kǒng
( 拘 留 ) ( 悲 哀 ) ( 有 恃 无 恐 )
二、填空
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在《示儿》一诗中,作者感到悲哀的事是(不见九州同)。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中的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意思是(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3.龚自珍是(清)代诗人。《己亥杂诗》一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表达了诗人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和期盼。
课时作业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