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 课件(部编版)(2课时19+13)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古人谈读书 课件(部编版)(2课时19+1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3 20:52:33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教学目标1. 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3. 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4.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5. 学习并运用课文所举的读书方法。第一课时古人谈读书课时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耻、诲、谓、诵、岂、窥”等9个生字。
2.复习古文学习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导语导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导语导入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导语导入古文再现?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方法复习学习古文有哪些方法?
1.读正确: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不读破句。
2.读懂内容:逐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
3.读出感受: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解决生字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解决生字。课文学习学生听读,把握节奏 要求:学生听教师示范朗读,划出节奏,并在练习中把握文章节奏语气,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课文学习同桌共读,合作巩固 要求:同桌合作共读课文,相互检测并读通顺课文、读准节奏。课文学习小组赛读,你追我赶 要求:在自读、听读、共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比赛读。课文学习教师抽读,检测效果 要求:教师在班级抽测学生朗读,检查朗读效果并对学生朗读情况予以评价、指导。 指导生字书写chǐ wèi huì sòng qǐ héng kuī jiē quē 课堂总结 1.本堂课内容:运用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予以巩固练习。
2.拓展:利用所学方法,课后自行预习后部分内容。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
耻 诲 谓 诵 岂 恒 窥 皆 缺   课时作业一、读一读,写一写。
xiū chǐ jiào huì suǒ wèi héng xīn kuī shì quē shǎo
(羞 耻) (教 诲) ( 所 谓 ) ( 恒 心 ) ( 窥 视 ) ( 缺 少 )
二、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课件13张PPT。25.古人谈读书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课时目标1.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3.从古文中吸取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懂得读书有“三到”,读书要“三有”,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第二课时古人谈读书游戏导入书山有路勤为径,( )
书读百遍,( )
敏而好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内容复习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一:
读正确: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不读破句。
读懂内容:逐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
读出感受: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课文学习?学习方法三:体会文章中心,谈谈感受。 通过本文段学习,这三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学习的什么信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古文学习基本方法二:
逐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 导语导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课文学习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选择:
A 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
B 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课文学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要求:自行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课堂总结  1.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学习不但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还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3.课后找其他关于学习的名言、名篇,将其中的好办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分享。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
论语 读书有三到 读书三要
学习态度 心到 要有志
学习方法 眼到 要有识
口到 要有恒  课时作业一、解释带点字义。
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第三要有恒。      
二、背诵古文。
岂:哪里。耻:以为耻。恒:恒心。今天的你们很棒哟!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