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第6单元 分 类-表格式(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第6单元 分 类-表格式(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16:0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分 类
第1课时 给定标准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经历分类的过程。
2.能按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了解分类可以更确切地描述一些事物的特征。
3.对分类的事物有好奇心,体会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分类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结合给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
各种物品的学具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交流玩过哪些玩具,不玩时放在什么地方,引出丫丫的玩具架。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不少同学有许多玩具,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有哪些玩具,不玩的时候放在什么地方?
多找几个学生回答,关注学生玩具摆放的做法,给予指导性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说自己玩过的玩具。我们的好伙伴丫丫也有好多好多玩具,摆了满满的一架子,让我们看一看她是怎么摆放的。
出示情境图。
二、玩具分类
1.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架子上摆着什么玩具,是怎样摆放的,使学生知道玩具架上是按布玩具、玩具枪和玩具车分类摆放的。
师:这就是丫丫的玩具架,说一说她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是怎么摆放的呢?
2.教师总结玩具放置特点,然后讨论:这样摆放玩具有什么好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丫丫把布玩具放在一层,玩具枪放在一层,玩具车放在一层,也就是说丫丫把同一类的玩具放在了一起。也叫做分类摆放。(板书:分类摆放)
师:同学们想一想,丫丫这样放玩具有什么好处呢?
师:分类摆放物品有这么多的好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丫丫一样,有条理地整理、摆放日常用品,养成好习惯。
3.教师示意并介绍玩具分类图,让学生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出示教材上的分类图。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师:像丫丫这样分类摆放玩具的事情,数学上经常用这样的图表示。你能看明白这个图的意思吗?
三、用品分类
1.呈现教材第56页“分一分”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有数学书、饼干、裙子等物品以及这些物品的用处。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丫丫是怎样分类放玩具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分类整理物品的活动,好吗?
出示56页物品图。
师:你们看,这个图上都有什么东西呀?谁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师:如果把上面这些物品按用途分类,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这些物品按用途分分类吧。
小组合作分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交流各组分的过程和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分的?
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本小组的做法和分类的结果。教师可适时提问。
3.总结分的结果,让学生了解各类物品的名称。
师:分的过程中,你们组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怎样统一认识?
如果有的想把苹果独自分成水果类,教师可组织讨论使学生明白:水果也属于食品,所以可以把苹果放在食品这一大类里。
师:同学们把这些物品都整理好了,我们给每一类物品起个统一的名字吧。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除教材中给的按腿的条数分一分,还可以怎样分?让学生讨论。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想法的机会。
2.练一练第2题,讲清要求后,学生判断并涂色。
3.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析,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是分类摆放的,初步感受分类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不足之处] 教学时,应该利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本节课给学生表达的时间不够充分。
[再教设计] 再教时,应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摆一摆等,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分类、有序整理事物的能力。
第2课时 图形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按自己选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
2.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的理由。
3.初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感受分类结果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会按不同标准对熟悉的事物分类。
【教学准备】
各种物品的学具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说话,说明学过的立体图形,鼓励学生举出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物品。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几种立体图形,谁能举出大小不同的相同形状的物品。如,篮球和皮球都是球,篮球大,皮球小。
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
二、图形分类
1.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去观察这些立体图形。
师:同学们举出这么多形状相同的物品。我们教材上有一幅立体图形图。
出示教材第58页分一分中的图。
师: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这些图形分类,可以怎样分”的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图形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想想,如果把这些图形分类,可以怎么分呢?
3.让学生自己分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自己确定的不同标准把这些图形分一分类。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三、全班交流
1.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标准分的。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分法的机会。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分类的结果?
学生交流,给多数学生提供机会。
(1)按形状分:把是长方体的放在一起,是正方体的放在一起,是圆柱的放在一起,是球的放在一起,分成了四类。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2)按颜色分:红色的放在一起,蓝色的放在一起,绿色的放在一起,分成了三类。
(3)按大小分:大积木是一类,小积木是一类,分成了两类。
(4)按积木能不能滚动分:圆柱和球能滚动,是一类,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是一类,共两类。
第(4)种分法如果出现,给予表扬。
2.讨论:同一组图,为什么有好几种分类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标准下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种分法,可真让我吃惊,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都是这些图形,为什么大家分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说得对!同一组物品,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就不同。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4.练一练第4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1)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2)精心设计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加深对各类物品特征的认识,充分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