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第1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2.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学会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朋友。瞧,他们来了。(PPT课件出示兔博士和蓝灵鼠)今天我们就跟着他们一起学习新知识。(板书:10加几、十几加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兔博士和蓝灵鼠的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
(一)摆一摆,算一算。
师:蓝灵鼠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PPT课件出示摆出的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能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摆小棒并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摆了几根)
师:根据你的操作,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说,最后全班汇报)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1捆小棒的数量(10)+2根小棒的数量(2)=总的小棒数量(12)。
师:你们真了不起,解答完全正确!可是,你们是怎么计算:10+2=12的?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指着示意图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师:蓝灵鼠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1个十和3个一。你能按要求摆出小棒,并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同桌互相摆小棒练习,并说说是怎样摆的,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以及交流是怎样计算的。最后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写出的算式。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写的算式和自己摆的小棒是否一致,写的是否正确)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二)花皮球问题。
师:蓝灵鼠给我们带来了小棒,兔博士给我们带来了花皮球。(PPT课件出示花皮球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呢?
(学生先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
给学生充分时间讨论哪种计算方法最简单,最后得出结论:计算12+3,先算2+3=5,再算10+5=15,最简单。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先让学生观察图,得到数学信息。
(2)用小棒代替图中的物体摆一摆,再列式解答。
(3)同桌之间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请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订正(要求学生明确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加几、十几加几。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先分别确定两部分的数量。
2.再把两部分数量合在一起,列成加法算式。
3.计算10加几就是十几,计算十几加几:用几加几的和,再加10。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作为一节计算课,为了使学生感兴趣,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功能,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本节课我做到了精讲多练。
[不足之处] 教学中,仍不能做到照顾两端,对于能力差的同学,知识点没有突破,没有掌握计算方法,只是暂时性地模仿,没有彻底明白算理。如何两者兼顾应该是一个大挑战。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2课时 9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9加几,了解“凑十”的方法。
3.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聪聪家养了一群鹅,你们看(PPT课件出示情境图),这些鹅多漂亮啊!今天我们就在这群美丽的鹅的带领下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9加几)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二、探求新知,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给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思考的时间)
师:你能列式解决吗?
生:白鹅数量+黄鹅数量=鹅的总数量,列式为9+3。
师:可是9+3等于几呢?请同学们拿出花片来摆一摆,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摆9个红花片表示9只白鹅,3个蓝花片表示3只黄鹅)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最后全班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的办法都很好,哪种方法更能快速并正确地知道鹅的总数量?同学们喜欢用哪种方法?你能边操作边说一说这种运算方法是怎么做的吗?
生(边操作边语言表达):喜欢“先把9凑成10,10再加2得12”的方法。
师:先把9凑成10,10再加2得12,这种运算方法叫“凑十法”。计算过程中相当于把3分成1和2,先算9+1=10,再算10+2=12,我们可以这样表示:
三、巩固新知
1.试一试(教材第69页)。
(1)先让学生试着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对能用“凑十法”的同学给予鼓励性评价。
(2)老师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1题。
(1)第1幅图,学生观察示意图,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借助直观图进行计算。交流自己是怎么圈的。关注学生是否使用“凑十”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2)第2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圈的方法。(投影出示学生的“凑十”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9加几的方法。谁能说说在生活中用“凑十”的方法计算9加几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先把几分成1和另一个数。
2.计算时先把9凑成10,即9+1=10;再让10加另一个数,就是十几。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凑十”方法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摆花片并数花片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凑十”方法的简洁性,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发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不足之处] 大部分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但这个环节里有些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有限,在日后的学习中要多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再教设计] 再教时,采用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探索,经历计算9加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3课时 8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在动手摆花片、试算、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凑十”的方法。
2.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
3.在个性化算法的交流中,体会“凑十”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8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蓝、黄花片各10个,月饼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新课导入
师:中秋节当天我们的习俗是吃什么呢?(生:月饼)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有关月饼数量的题目。(板书:8加几)
二、探求新知,解决“8加5”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吃月饼。要想吃到月饼首先得过两关(PPT课件出示):
(1)5+( )=10 ( )+6=10 3+( )=10 2+( )=10
(2)10+3= 10+5= 10+6= 10+8= 10+7=
(学生抢答计算各个算式,只要回答正确均予以表扬)
师:同学们闯关非常顺利,赶快来到月饼店吧!(PPT课件出示教材71页月饼情境图)在月饼店的一个角落,你看到了什么?
师:赶快数一数月饼盒里有几块月饼,盒外呢?
师:同学们数的都很正确。那么,一共有多少块月饼?谁知道怎样列式?
师:怎样计算8+5=(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花片摆一摆,算一算,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摆花片并交流,对于操作不明确或表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是怎样计算8+5的?
把5分成2和3,2加8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把8分成3和5,5加5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
师:同学们的算法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是都是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5。只是第一名同学把5分解,与8凑成十;第二名同学是把8分解,与5凑成十。“凑十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若学生出现其他算法只要正确也都要给予肯定)
师:你们真是一群既聪明又能干的孩子,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得到了属于你们自己的月饼。
(算法正确的同学,均奖励每人一张月饼卡片)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教材71页试一试》,并交流是怎样算的。对于描述不清“凑十法”的及时进行指导。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3)同学之间交流圈以及计算的结果,老师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如有不同“圈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凑十”的方法计算时,除一个数加5的情况外,一般常把大数凑成10)
2.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再自己独立做。交流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不变,得数也增加1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8加几的方法。谁能说说在生活中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计算8加几可以先把8凑成10,即把几分成2和一个数,8+2=10;再让10加这个数,就是十几。
2.也可以先把8分解,把几凑成十,再计算。注意:用“凑十”的方法计算时,除一个数加5的情况,一般常把大数凑成10。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8加几的进位加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月饼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再次体会凑十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略显粗糙。在学习过程中,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亲身经历并体验8加几的思维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在个性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第4课时 7加几、6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再提问题并解答的过程中,学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2.能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会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的加法。
3.对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有兴趣,在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1.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问题并解答。
2.正确计算7加几和6加几。
【教学难点】
1.体会“凑十”的基本方法:“拆小数凑大数”。
2.自主探索计算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开小火车,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快又对?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
(随意从口算卡片中选出两个算式:9+5= 8+6=)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两道题是怎样算的?(9+5=鼓励学生说出两种“凑十”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已经能熟练运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和8加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根据情境图能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会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的加法。(板书:7加几、6加几)
二、探求新知——提问题,并解答
(一)观察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PPT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鼓励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
(二)解决问题。
师:“河边一共有多少只鸭子?”,你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吗?(鼓励学生可以通过摆花片帮助理解算理)
(学生先独立列算式并解决,然后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吗?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列算式并运用“凑十法”计算,再组内交流,对于思路不明确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教师板书6+5的算法)
(课上时间允许,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两道题的括线和“?”在上面,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再独立列式解答(关注学生选取的“凑十”法)。
(3)同学之间交流计算结果,老师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大鸡前面有多少只小鸡,后面有多少只小鸡,再理解问题,并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会正确计算7加几、6加几的加法。谁能说说在生活中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先观察情境图,明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计算时,可以用“凑十法”。
先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的和。
再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10加分成的另一个数就是十几。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已经学习用“凑十法”解决8、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提出问题并解答”以及“凑十”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不足之处] 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但课堂显乱。
[再教设计] 再教时让学生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两种算法的机会。使学生再次感受两种“凑十法”的合理性,感受计算方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第5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尝试计算三个数相加、认识连加算式的过程。
2.能够用不同方法计算三个数相加,会进行连加计算。
3.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三个数相加,了解连加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进行连加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新课导入
师:快看!动物王国要举行长跑比赛(PPT课件出示教材75页情境图)。你们瞧,长颈鹿、驯鹿、梅花鹿都来参加选拔。你们喜欢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吗?(生:喜欢)今天我们跟着它们一起学习用连加解决问题。(板书:连加)
二、探求新知——连加
(一)一共有多少只鹿?
师: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板书对应的数字)
师:你们观察得真细致!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鹿王想知道参加选拔的一共有多少只鹿?你能帮助它算出来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好办法的。试一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并书写算式,然后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
师:哪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和结果分享给大家?
师:虽然同学们选择的算法不同,但是我们算出来鹿的总数量不变,都是15只。你们解答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先仔细观察生1的算式(手指板书上两个算式:3+5=8,8+7=15),你发现了什么?
师:观察真认真,你真了不起!我们可以把第二个加法算式的第一个加数8换成第一个加法算式,你能根据我的提示改写算式吗?
师:改写完全正确!三个数相加可以写成一个算式3+5+7,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计算没有小括号的连加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先算3+5=8,再算8+7=15。(教师边说边板书)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改写生2(用手指板书:3+7=10,10+5=15)这一组加法算式吗?并尝试着说一说运算顺序,也就是先算哪个算式的和,再算哪个算式的和。
(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观察金鱼图,鼓励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列出连加算式进行自主计算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尝试。
(PPT课件出示教材75页试一试)
师:你们能运用刚刚学习的新知识解决“金鱼”情境图中的问题吗?观察金鱼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请你试着列出一个连加算式,并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条鱼?
给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相应算式的时间,然后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
(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的结果时,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式和算法的机会。对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进行鼓励性评价)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3)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算法,老师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算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各自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能够用不同方法计算三个数相加,会进行连加计算。谁能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运用连加解决问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观察情境图,知道情境图中出现的各个数字以及解决的是不是求和的问题。
2.根据情境图列出连加算式。
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相加得到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一开始首先观察情境图,通过列式子,得出连加的含义,有两个加号,三个数相加的式子,我们就叫连加。然后讲到连加的式子是怎样计算的,先把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加,再把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从而说出连加式子的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最后通过让学生练习,巩固所学连加的计算方法。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讨论出结果,不能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马上回答,尤其稍微有些困难的问题,就应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出问题的答案,这节课我包办太多,没有深挖。
[再教设计] 再教时,相信孩子们能学会,放手让他们去学,使得他们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感悟获得新知,体验探究的乐趣,品味合作的快乐。
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的过程。
2.能把2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20以内加法表中的规律。
3.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感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义。
【教学重点】
把2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20以内加法表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每个学习小组的课桌上都有许多小题卡,请聪明的小朋友快速地写出这些题卡的得数。(板书:整理与复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写题卡;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对于做法不明确或得数错误的及时进行组内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
二、探求新知——整理加法表
师:请细心的小朋友再观察一下这些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同学间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
师:根据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和以前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归纳经验,请同学们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在表(或整理到教材第77页加法表)中。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
师:请每组组长展示小组整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并说说是怎样整理的以及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教师把某小组学生整理的加法表张贴在黑板上)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4+8
3+9
9+4
8+5
7+6
6+7
5+8
4+9
9+5
8+6
7+7
6+8
5+9
9+6
8+7
7+8
6+9
9+7
8+8
7+9
9+8
8+9
9+9
师: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77页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无论学生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和思考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谁能说说整理加法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加法表的同一行的得数都相同。
2.加法表的同一列均有一个加数相同。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让学生整理了20以内的加法表,在小组充分合作交流后,课堂生成了许多亮点:引入进位加法表,他们发现“列”与“行”里的规律;第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不变的,而第二个加数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第二个加数多1,因此和也大1。其他各列的规律也是如此。“行”里的规律,前后两道题的第一个加数少1,第二个加数多1,所以和不变等。总之,学生参与度很高。
[不足之处] 大部分时间学生进行积极地交流和碰撞,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一度无法把控,教师也不舍得打断孩子们的一个个小发现,以至于练习时间较少,效率上不够完美。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让学生在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表内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