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
1.1.2集合的基本关系
(新教材)【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课时作业)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B版】数学必修第一册(课件+课时作业)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13 23:20:02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课件79张PPT。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1.维恩图
用平面上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来表示集合的示意图.
2.子集和真子集【思考】
(1)任意两个集合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
提示:不一定,如集合A={1,3},B={2,3},这两个集合就没有包含关系.(2)符号“∈”与“?”有什么区别?提示:①“∈”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如1∈N,-1?N.
②“?”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如N?R,{1,2,3}?{3,2,1}.
③“∈”的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而“?”的两边均为集合.3.关于子集和真子集的结论
(1)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A的子集,即??A.
(2)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则A?C.
(3)对于集合A,B,C,如果A B,B C,则A C.4.集合相等与子集的关系
(1)如果A?B且B?A,则A=B.
(2)如果A=B,则A?B且B?A.【素养小测】
1.思维辨析(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 ( )
(2){0,1,2}?{2,0,1}. ( )
(3)若A?B,且A≠B,则A B. ( )
(4)集合{0,1}的子集是{0},{1},{0,1}. ( )提示:(1)×.?只有一个子集.
(2)√.{0,1,2}={2,0,1},所以{0,1,2}?
{2,0,1}.
(3)√.若A?B,且A≠B,则A B.
(4)×.?也是集合{0,1}的子集.2.下列图形中,表示M?N的是( )【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M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N中的元素,故C正确.3.已知集合A={-1,3,m},B={3,4},若B?A,则实数m=_______?
【解析】因为B?A,B={3,4},A={-1,3,m},比较A,B中的元素可知m=4.
答案:4类型一 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典例】1.下列各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0} B. ∈Q
C.{3,5}≠{5,3} D.{1}?{x|x2=x}2.已知集合A={x|x<-2或x>0},B={x|0
A.A=B B.A B
C.B A D.A?B3.判断下列各组中集合之间的关系:
(1)A={x|x是12的约数},B={x|x是36的约数};
(2)A={x|x2-x=0},B={x∈R|x2+1=0};
(3)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菱形},C={x|x是四边形},D={x|x是正方形};(4)M= ,N= .【思维·引】
1.先确定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还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征逐项判断.
2.画出数轴,观察数轴判断集合A与B的关系.
3.首先确定集合由哪些元素构成,然后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解析】1.选D.因为? {0}, ?Q,
{3,5}={5,3},
所以A,B,C错误,{x|x2=x}={0,1},
所以{1}?{x|x2=x}成立2.选C.由数轴知B A.3.(1)因为若x是12的约数,则必定是36的约数,反之
不成立,所以A B.
(2)因为A={x|x2-x=0}={0,1},B={x∈R|x2+1=0}=?,
所以B A.(3)由图形的特点可画出维恩图如图所示,从而C A B D.(4)方法一:对于集合M,其组成元素是 ,分子部
分表示所有的整数;对于集合N,其组成元素是
+n= ,分子部分表示所有的奇数.由真子集的概
念知,N M.方法二: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如下:
M=
N=
所以N M.【内化·悟】
1.区别属于关系和包含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关键是结合具体情境识别集合还是元素.2.当集合中元素有无限多个时,常用哪些方法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提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画数轴,
(2)适当变形寻找联系,例如:对于集合
A= B= ,
将集合A变为A= 不难观察出A B.【类题·通】
1.集合间基本关系判定的两种方法和一个关键2.证明集合相等的两种方法
(1)用两个集合相等的定义,证明两个集合 A,B中的元素全部相同,即可证明A=B.
(2)证明A?B,同时B?A ,推出A=B.【习练·破】
1.已知集合A={x|x=3k,k∈Z},B={x|x=6k,k∈Z},
则A与B之间最适合的关系是 ( )
A.A?B B.A?B
C.A B D.A B【解析】选D.因为A中元素是3的整数倍,而B中元素是3的偶数倍,所以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2.已知集合U,S,T,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有________.(只填序号)?①S U; ②F T;
③S T; ④S F;
⑤F U.【解析】根据子集、真子集的定义,
由维恩图的关系,可以看出S U,S T,F U正确,
②④错误.
答案:②④【加练·固】
1.已知集合A=
B=
则集合A,B的关系为________.?【解析】由集合A得:A=
由集合B得:B=
因为2n+1,n∈Z和2n+3,n∈Z都表示所有奇数,
所以A=B.
答案:A=B2.已知集合A={x|x=3n-2,n∈Z},B={y|y=3k+1,k∈Z},证明:A=B.【证明】(1)设任意x0∈A,则x0=3n0-2,
且n0∈Z,3n0-2=3(n0-1)+1,
因为n0∈Z,
所以n0-1∈Z,
所以x0∈B,故A?B.(2)设任意y0∈B,则有y0=3k0+1,
且k0∈Z,3k0+1=3(k0+1)-2,
因为k0∈Z,所以k0+1∈Z,
所以y0∈A,故B?A.
综上可得A=B.类型二 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的子集问题
【典例】1.满足{2019}?A {2019,2020,2021}
的集合A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2.已知集合A={(x,y)|x+y=2,x,y∈N},试写出A的所有子集. 世纪金榜导学号【思维·引】
1.依据子集和真子集的定义确定集合A中的元素,写出满足条件的集合.
2.先确定集合A由哪些元素构成,然后按元素个数分类写出A的所有子集.
【解析】1.选C.满足{2019}?A {2019,2020,2021}
的集合A可以是:A={2019},{2019,2020},{2019,
2021},因此满足条件的集合A的个数为3.2.因为A={(x,y)|x+y=2,x,y∈N},所以
A={(0,2),(1,1),(2,0)}.
所以A的子集有:?,{(0,2)},{(1,1)},
{(2,0)},{(0,2),(1,1)},{(0,2),(2,0)},
{(1,1),(2,0)},{(0,2),(1,1),(2,0)}.【内化·悟】
求集合的子集时,为了做到不重不漏,常采用什么方法?
提示: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A,按元素个数由0到n,依次列出集合A的子集.【类题·通】
求解有限集合的子集的三个关键点
(1)确定所求集合.
(2)合理分类,按照子集所含元素的个数依次写出.(3)注意两个特殊的集合,即空集和集合本身.
另外,一般地,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其子集有
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2)个.【习练·破】
满足条件{x|x2-1=0}?A {-1,0,1,2,5}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
A.7 B.6 C.8 D.5【解析】选A.因为{x|x2-1=0}={-1,1},所以{-1,
1}?A {-1,0,1,2,5},所以集合A可以是{-1,
1},{-1,1,0},{-1,1,2},{-1,1,5},{-1,
1,0,2},{-1,1,0,5},{-1,1,2,5},共7个.【加练·固】
已知a为给定的实数,那么集合M={x|x2-3x-a2+2=0,
x∈R}的子集的个数为 ( )
A.1 B.2 C.4 D.不确定【解析】选C.方程x2-3x-a2+2=0的根的判别式Δ=1+4a2>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集合M有2个元素,所以集合M有22=4个子集.类型三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角度1 由集合相等求参数
【典例】已知集合A={2,x,y},B={2x,2,y2},
且A=B,求x,y的值.【思维·引】
根据A=B列方程组,解方程求出x,y,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出x,y的值.【解析】因为A=B,所以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相同,所以 或
解得 或 或 验证得,当x=0,y=0时,A={2,0,0}这与集合元素的
互异性相矛盾,舍去.所以x,y的取值为
或 角度2 由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
【典例】已知集合A=[-2,5],B=[m-6,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世纪金榜导学号【解析】
(1)当B=?时,有m-6>2m-1,
则m<-5,此时B?A成立.(2)当B≠?时,B?A,此时满足
解得 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由(1)(2)知,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5).【素养·探】
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问题中,经常利用核心素养中的直观想象,常利用数轴直观展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并列出不等式(组),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本例中若将“A=[-2,5]”改为“A={x|x<-2或x>5}”,其余条件不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B=?时,m-6>2m-1,
则m<-5,此时满足条件B?A.(2)当B≠?时,B?A,
则 或
解得-5≤m<- 或m>11.
综合(1)、(2)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m|m<- 或m>11}.【类题·通】
1.由集合相等求参数取值的方法
从集合相等的含义出发,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一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建立方程组求参数的值,二是利用元素相同,则元素的和与积分别相同,建立方程组求参数的值.需要注意的是解方程组后要代入检验,对
不符合题意的参数的值要舍去.2.由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两类问题
(1)若集合中的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可转化为解方程(组)求解,此时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2)若集合中的元素有无限多个,无法一一列举(如不等式的解集),常借助于数轴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此时要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3.由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一个关注点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因此在解A?B(B≠?)的含参数的问题时,要注意讨论A=?和A≠?两种情况,前者常被忽视,造成思考问题不全面.【习练·破】
1.已知集合A={1,3,a},B={1,a2-a+1},且B?A,则a=________.【解析】因为B?A,所以a2-a+1=3或a2-a+1=a.
①由a2-a+1=3得a2-a-2=0,解得a=-1或a=2,当a=-1时,A={1,3,-1},B={1,3},满足B?A,当a=2时,A={1,3,2},B={1,3},满足B?A.②由a2-a+1=a得a2-2a+1=0,解得a=1,
当a=1时,A={1,3,1},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综上,若B?A,则a=-1或a=2.
答案:-1或22.已知集合A={x,xy,x-y},B={0,|x|,y}且A=B,求实数x与y的值.【解析】由已知A=B={0,|x|,y},所以0∈A.
若x=0,则A={0,0,-y},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若xy=0,即y=0,则B={0,|x|,0},也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所以只有x-y=0,即y=x.所以A={x,xy,x-y}={x,x2,0},B={0,|x|,x}.
所以x2=|x|,所以x=0(舍)或x=1或x=-1.
当x=1时,A=B={1,1,0},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故x≠1.
当x=-1时,A=B={-1,1,0},满足题意.所以x=y=-1即为所求.【加练·固】
1.已知集合A=(-3,4),B=[m-1,m+1),且B A.求实
数m的取值范围.【解析】因为B A,画出数轴,观察可知
解得-2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3].2.已知集合A={1,3,x2},B={1,x+2},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集合B是A的子集?若存在,求出A,B,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存在.当x+2=3,即x=1时,
A={1,3,1}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所以x=1(舍).
当x+2=x2,即x=2或x=-1.
若x=2时,A={1,3,4},B={1,4},满足B?A.若x=-1时,A={1,3,1}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综上,存在x=2使得B?A.
此时,A={1,3,4},B={1,4}.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是 ( )
A.{x∈R|x2-1=0} B.{x|x>6或x<1}
C.{(x,y)|x2+y2=0} D.{x|x>6且x<1}
【解析】选D.{x∈R|x2-1=0} = {-1,1},{(x,y)|x2+y2=0} = {(0,0)} ,{x|x>6或x<1} 不是空集;x>6且x<1的实数是不存在的,所以{x|x>6且x<1}=?.
2.如果集合A={x|x≤},a=,那么 ( )
A.a?A B.{a}A C.{a}∈A D.a?A
【解析】选B.因为a=<,所以a∈A,A错误.由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可知,C,D错,B正确.
3.已知集合A=(-∞,3),集合B=(-∞,m)且A?B,则实数m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
【解析】将集合A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要满足A?B,表示数m的点必须在表示3的点处或在其右边,故m≥3.
答案:[3,+∞)
【新情境·新思维】
设A是非空集合,对于k∈A,如果∈A,那么称集合A为“和谐集”,在集合M=的所有非空子集中,是和谐集的集合的个数为________.?
【解 析 】由和谐集的定义知,该集合中可以含有元素-1,1,和3,和2,所以共有和谐集的集合的个数为15个.
答案:15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三 集合的基本关系
(20分钟·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多选题)已知集合A={x|x2-9=0},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
A.3∈A B.{-3}∈A
C.?A D.{3,-3}?A
【解析】选A、C、D.根据题意,集合A={x|x2-9=0}={-3,3},依次分析4个式子:
对于A,3∈A,3是集合A的元素,正确;对于B,{3}∈A,{3}是集合,有{3}?A,错误;
对于C,?A,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正确;对于D,{3,-3}?A,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正确.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
A.{x|x+3=3}
B.{(x,y)|y2=-x2,x,y∈R}
C.{x|x2≤0}
D.{x|x2-x+1=0,x∈R}
【解析】选D.因为x2-x+1=0,没有实根,所以集合{x|x2-x+1=0,x∈R}=?.
3.已知集合M?{4,7,8},且M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析】选D.M可以是,{4},{7},{8},{4,7},{7,8},共6个.
4.集合P={x|y=x2},集合Q={y|y=x2},则P与Q的关系为 ( )
A.P?Q B.Q?P
C.P=Q D.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选B.因为P={x|y=x2}=R,Q={y|y=x2}={y|y≥0},所以Q?P.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若{1,2}={x|x2+bx+c=0},则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依题意知,1,2是方程x2+bx+c=0的两根,所以解得
答案:-3 2
6.已知集合M={x|x=1+a2,a∈N*},P={x|x=a2-4a+5,a∈N*},那么M________P.(填“”“”或“=”)?
【解题指南】判断两集合关系的关键是看集合中的元素满足的特征.
【解析】对于任意的x∈P,有x=a2-4a+5=(a-2)2+1,因为a∈N*,所以(a-2)2∈N,则MP.
答案:
7.已知集合A={1,2,m3},B={1,m},B?A,则m=________.?
【解析】由B?A得m∈A,所以m=m3或m=2,所以m=2或m=-1或m=1或m=0,
又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m≠1.
所以m=0或2或-1.
答案:0或2或-1
三、解答题
8.(10分)设集合A={x|-1≤x+1≤6},B={x|m-1
【解析】化简集合A得A={x|-2≤x≤5}.
(1)当m-1≥2m+1,即m≤-2时,B=?A.
(2)当m>-2时,B={x|m-1
因此,要B?A,则只要
?-1≤m≤2.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m|-1≤m≤2或m≤-2}.
(15分钟·30分)
1.(5分)已知集合M=,N=,则集合M,N的关系是 ( )
A.M?N B.MN
C.N?M D.NM
【解析】选B.设n=2m或2m+1,m∈Z,则有
N=
=.
又因为M=,所以MN.
2.(5分)已知集合P={x|y=},集合Q={y|y=},则P与Q的关系
是 ( )
A.P=Q B.P?Q
C.P?Q D.P∩Q=
【解析】选C.P={x|y=}=[-1,+∞),
Q={y|y=}=[0,+∞),所以P?Q.
3.(5分)已知{x|x2-x+a=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x|x2-x+a=0}的理解,其实质说明集合{x|x2-x+a=0}是非空集合.
【解析】因为{x|x2-x+a=0},
所以方程x2-x+a=0有实根,
所以Δ=(-1)2-4a≥0,a≤.
答案:
4.(5分)已知,若A={x|x<-1或x>5},B={x|a≤x
【解析】因为A={x|x<-1或x>5},B={x|a≤x
5,
解得a≤-5或a>5.
答案:a≤-5或a>5
【加练·固】
若{x∈Z|2x-a=0}{x|-1
【解析】由题意可知,-1<<3,所以-2
0,2,4.
答案:{0,2,4}
5.(10分)已知集合A={a,a-1},B={2,y},C={x|1
(1)若A=B,求y的值.
(2)若A?C,求a的取值范围.
【解题指南】(1)由题意结合集合相等的定义分类讨论可得y的值.
(2)由题意得到关于实数a的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组可得a的范围.
【解析】(1)若a=2,则A={1,2},所以y=1.
若a-1=2,则a=3,A={2,3},所以y=3,
综上,y的值为1或3.
(2)因为C={x|2
所以
解得3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3,5).
【加练·固】
设集合A={x|x2+4x=0},B={x|x2+2(a+1)x+a2-1=0},若A=B,求实数a的值.
【解析】由题意得A={0,-4}.
若A=B,则B={0,-4}, 故0,-4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1=0的两根,
即
解得a=1.
1.设集合M={x|x=2k-1,k∈Z},N={x|x=4k±1,k∈Z},则 ( )
A.M=N B.MN
C.NM D.N?M
【解析】选A.方法一:(列举法)
因为集合M={x|x=2k-1,k∈Z},所以其中的元素是奇数且M={…,-3,-1,1,3,…}.
因为集合N={x|x=4k±1,k∈Z},所以其中的元素也是奇数且N={…,-3,-1,1,3,…}.
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为M=N.
方法二:(特征性质法)当k为偶数,即k=2n,n∈Z时,x=4n-1,n∈Z,
当k为奇数,即k=2n+1,n∈Z时,
x=4n+1,n∈Z,所以集合M=N.
2.已知集合P={x∈R|x2+b=0},Q={x∈R|(x+1)(x2+3x-4)=0}.
(1)若b=4,存在集合M使得PMQ,求这样的集合M.
(2)若集合P是集合Q的一个子集,求b的取值范围.
【解析】(1)当b=4时,方程x2+4=0无实根,
所以P=,又Q={x∈R|(x+1)(x2+3x-4)=0}={-4,-1,1},所以PQ.
由已知,得M应是一个非空集合,且是Q的一个真子集,用列举法可得这样的集合M共有6个,分别为{-4},{-1},{1},{-4,-1},{-4,1},{-1,1}.
(2)当P=时,P是Q的一个子集,此时b>0.
当P≠时,因为Q={-4,-1,1},若P?Q,则b=-1.
综上,满足条件的b的取值范围是∪{-1}.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集合
1.2 常用逻辑用语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等式
2.2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
3.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3函数的应用(一)
3.4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