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含答案)——2.4 升华和凝华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含答案)——2.4 升华和凝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4 19: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升华和凝华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
2. 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秋冬的浓雾: ;
(2)灯泡中的钨丝变细: ;
(3)冰雪化成水: .
3.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升华,后凝固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溶化,后凝固
4.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
5. 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6.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7.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8. 早晨,室外的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看到窗户的 (填“内”或“外”)表面有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9.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得来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下列关于“霜前冷,雪后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霜是小水滴凝固形成的,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均需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
B.霜和雪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只有温度足够低时水蒸气才能凝华,所以霜前冷
D.雪是小水滴凝固形成的,下雪后雪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10.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食品在电冰箱里能保鲜,利用了制冷剂汽化吸热
C.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D.用酒精给高烧病人擦拭降温,利用了酒精升华吸热
11.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B. 易拉罐底部的霜是瓶内液体渗透过金属壳后凝固形成的
C. 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在易拉罐底部直接形成霜而不是形成露水,是因为瓶底温度太低
12.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属于________现象.
(2)冰冻的湿衣服在0 ℃以下也会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现象.
(4)当天气出现干旱时,干旱地区会采用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入云层,干冰很快________为气态,并从周围吸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中的水蒸气就__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为雨落到地面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雪________需要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4. 物理课上,何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人造雪景”.将少量粉末状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四个选项中相同的一项是( )


15.(1)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如图 甲所示),会看到气球被充气,体积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____________.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
16.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K-8-4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

答案
1. C
2. (1)液化 (2)升华 (3)熔化
3. A 
4. B
5. B
6. D 
7. D 
8. 液化 内 凝华
9. C
10. B 
11. B
12. (1)升华 (2)升华 (3)升华 (4)升华 凝华 熔化
13. 低 凝华 熔化 吸
14. B
15. (1)升华 气态二氧化碳
(2)吸热 水蒸气 凝华
16. 升华 熔化 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