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含答案)——2章 物态变化巩固提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含答案)——2章 物态变化巩固提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4 19: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章 物态变化巩固提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 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2.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4.如图 所示是小明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时的情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一滴水,把两玻璃片同时放在同一地点,并把其中一滴水均匀摊开,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明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图4-Z-3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5.图 中,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6.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255 ℃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 ℃的温度     
D.用钨制成灯丝不易熔化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从人体吸收更多的热量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
D.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 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0.图 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 所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甲:________ ℃;乙:________ ℃.

12.如图 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烧瓶中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的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13.打开冰箱冷冻室门时会发现冒“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__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如图 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量液态的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液态乙醚消失了,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向内推压活塞时(压缩体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又出现了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气温即使在0 ℃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种现象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这个过程中雪需要________热量;如果室温下放有一盆水,那么正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16. 为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小雨同学设计了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在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画出冰的熔化图像。
(2)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可获得的合理信息:
(4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7.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图 甲,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b.液体________的高低;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____________明显不同,如图乙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Ⅳ.经过一段相同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18.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________后________(均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 ℃,则它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410 ℃.
19. 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 所示。请解释这种现象。

20. 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小华绘制出了如图 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物质
熔化时间/min

9

4

21. 如图 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3)该固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BC段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A
3. D 
4. B
5. C
6. D 
7. B 
8. A
9. D 
10. B
11. 热胀冷缩 -18 37
12. C 
13. 液化 凝华 凝固
14. 汽化 液态乙醚 液化
压缩体积能使气体液化
15. 升华 吸收 汽化
16. (1)如图所示
(2)使冰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平稳
(3)①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②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合理均可)
17. (2)温度
(3)表面积大小 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有关
(5)控制变量法
18. 升华 凝华 等于
19.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 ℃,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水的温度降到0 ℃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 ℃;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 ℃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20. (1)BC 吸
(2)液 固
(3)相同 不同
21. (1)使固体受热均匀 
(2)B 
(3)晶体 8 固液共存 
(4)寻找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