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初中九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7课 屈原(节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初中九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7课 屈原(节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4 14:50: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7屈原(节选)
知识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本《屈原》《党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其中《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背景探寻。
《屈原》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 年。课文节选自剧本第五幕第二场。《屈原》是郭沫若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屈原》,绝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描述抗战时期的中国的政治现实。《屈原》写于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军民,掀起反共高潮。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写这个剧本是一九四二年一月,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而且是在统治的中心——最黑暗的重庆。不仅中国社会又临到近段不同的蜕变时期,而且在我的眼前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无数爱国青年革命同志失踪了,关进了集中营。代表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遭受封锁,而在江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有功劳的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之外的另一支兄弟部队——新四军,遭到了反动派的围剿而受到很大的损失。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3.知识链接。
屈原《楚辞》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诗歌作品集,它得名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在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作“辞”的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人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是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且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文学,《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是屈原吸收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文学家刘向整理屈、宋作品,编定《楚辞》。
《楚辞》一书中选编了《 》《 》《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并加以详细注释,从中能够比较好地理解《楚辞》作品,领略《楚辞》的精粹。
4.主旨归纳。
文章主要记叙了暗害屈原的密谋人及屈原的内心独白,对风雷电的歌颂以及怒斥神鬼的独白,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也无情鞭挞了黑暗的统治,表达了作者毁灭黑暗的坚定决心。
参考答案
1.女神 屈原
2.1942
3.离骚 九歌
重点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2.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郑袖、勒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靳尚命令郑詹尹毒死屈原说明什么问题?结合当时的背景研讨。
屈原是对祖国赤胆忠心、对人民一片至诚的爱国者。为使祖国免遭秦国侵犯,提出联齐抗秦的主张。但是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昏庸的楚怀王拒不接受他的正确主张。南后、靳尚之流则内外勾结,把屈原视为与秦国交好的障碍,对他进行无耻诬陷和残酷迫害,不仅投之狱中,还要密谋毒死屈原。这正暴露了他们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也表现出他们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正义力量的恐惧。
5.郑詹尹为什么对毒死屈原有些迟疑?应怎样理解?
郑詹尹是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廷中奸臣的帮凶,他毫无正义感,开始对毒死屈原有疑问,不是同情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东皇太一庙。一旦靳尚说到不按南后的意旨办事,她可以大义灭亲,处死他这个南后的父亲时,他便下定了毒死屈原的决心。
6.“雷电颂”中写到了哪些景象?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7.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8.“雷电颂”这部分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试结合句子品析有何特点。
(1)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鬼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2)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郎朗上口,铿锵有力。如“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兼用拟人、呼告、排比;“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兼用反复、排比,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到达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感人肺腑,撼动人心。
(3)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句式长短参差的变化。读起来气势宏伟,格调铿锵,有力地表达了屈原钢一般的正直品格,火一般的爱国热情。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睥睨( )( ) 鞺鞺鞳鞳( ) 眩目( )
稽首( ) zhù( )立 xī( )利
bèng( )射 驰chěng( )
2.根据下列语意写出相应词语。
①武器、语言等十分锋利。( )
②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
③犹豫不决的样子。( )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木梗 犀利 指天划地
B.驰骋 俄倾 愤愤不平
C.虐待 婵娟 拖泥戴水
D.雷霆 污秽 哗众取宠
5.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选项)
(1)景仰
A.情况 B.景致 C.尊敬 D.醒悟
(2)挺身而出
A.勉强支撑 B.伸直 C.支持 D.杰出
(3)非难
A.灾难 B.使感到困难 C.不容易 D.责备
6.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C.他用了多少本钱,费了多少手脚,只骗得七千银子,未免小题大做了。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7.对下列各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了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
B.“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有力地抒发了主人公的爱憎感情。
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D.“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运用象征、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抨击了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反问的运用,加强了抨击的语气。
8.下面对各句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B.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
C.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分析:作者使用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充满阴谋的社会的憎恶,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
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分析:作者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能力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屈原手足已戴刑具……则拳曲于胸前”这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对选文中“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4.选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文中风、雷、电和洞庭湖、东海、长江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通过呼唤风、雷、电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5.选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作具体说明。
6.读选文,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毅市长(选场)①
沙叶新
陈毅:好好好。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向齐先生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齐仰之:哦?敬听高论。
陈毅: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外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什么?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不,齐先生对有门化学确实无知。
齐仰之:(不悦)那我倒要请教,敢问是哪门化学?是否无机化学?
陈毅:不是。
齐仰之:有机化学?
陈毅:非也。
齐仰之:医药化学?
陈毅:亦不是。
齐仰之:生物化学?
陈毅:更不是。
齐仰之:这就怪了,那我的无知究竟何在?
陈毅:齐先生想知道?
齐仰之:极盼赐教!
陈毅:(看表)哎呀呀,三分钟已到②,改日再来奉告。
齐仰之:话没说完,怎好就走?
陈毅: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嘛。
齐仰之:这……可以延长片刻。
陈毅:说来话长,片刻之间,难以尽意,还是改日再来,改日再来。
(陈毅站起,很意要走,齐仰之连忙拦住。)
齐仰之:不不不,那就请陈市长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
陈毅:要不得,要不得,齐先生是从不破例的。
齐仰之:今日可以破此一例。
陈毅:可以破此一例?
齐仰之: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请!
(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
陈毅:好,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
齐仰之:共产党人的化学?唷,这倒是一门新学问。
陈毅:不,说新也不新。从《共产党宣言》算起,这门化学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齐仰之:那么请问,所谓共产党人的化学,研究些什么?
陈毅:社会。
齐仰之:社会?
陈毅:正是。就以中国而言,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化社会;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
齐仰之:这种化学,与我何干?不知亦不为耻!
陈毅: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说:“大而化之之谓圣。”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研究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想当初,齐先生从海外学成归国,雄心勃勃,一心想振兴中国的医学工业,可是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毫不重视。齐先生奔走呼告,尽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进书斋,闭门研究学问以自娱,从此不再过问世事。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
齐仰之:(深有感触)是呀,是呀,归国之后,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药厂、药店,所有药品几乎全靠进口:S·T·来自美国礼来药厂,叶酸全是日本武田药厂所出,酒精是荷兰的,盘尼西林是英国的。这真叫我痛心疾首。我也曾找宋子文当面谈过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可是他竟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制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我几乎气昏了……
陈毅:(激情地)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嘛,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科学也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
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
陈毅:人民非常需要。
齐仰之:希望我也……
陈毅:否则我怎会深夜来访?
齐仰之:(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这……[
陈毅: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
齐仰之:不不不,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
齐仰之:(大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注】①本文节选自话剧《陈毅市长》第五场,时间是1949年冬的一天深夜,地点是化学家齐仰之的家。陈毅去拜访齐仰之,先是打电话遭拒,去了之后又吃了闭门羹,最后终于进屋。经交谈、说服,使这位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化学家思想认识起了变化,接受政府聘请,主持筹划并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②齐仰之家的墙上贴了一张写着“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纸条。
1.共产党人的化学指的是什么?
2.画波浪线的“这……”省略的潜台词包含了哪些内容?
3.结合选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内涵。
(1)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2)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3)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4.从选文部分你能看出陈毅和齐仰之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5.选文情节发展可谓波澜迭起,剧中表现了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请具体概括出两人间的矛盾冲突。
真题练习
【2019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1.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2.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
3.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角度)
(2)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
4.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
参考答案
1.pì nì tāng tà xuàn qǐ 伫 犀 迸 骋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本题中的字音字形均出自课内,通读全文,识记文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便不难作答。
2.①犀利 ②虐待 ③徘徊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本题中的词语均来源于课文。通读全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加以理解并识记。根据题目中的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3.(1)拟人、呼告、排比
(2)比喻
(3)反复、排比
(4)排比、反问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熟读课文,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反复、比喻、排比、反问、呼告等。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特点加以判断即可。
4.D
【解析】A项,“划”应为“画”;B项,“倾”应为“顷”;C项,“戴”应为“带”。
5.(1)C (2)B (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释义。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词语(成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词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多识记。如“景仰”的“景”为“尊敬”之意。“挺身而出”的“挺”为“伸直”之意。此题可以用连字解词法或词素解词法来解决。
6.C
【解析】A项,“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贬义词,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B项,“忍俊不禁”形容忍不住笑了出来,前后矛盾;D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歌声。
7.D
【解析】象征不是修辞手法。
8.D
【解析】D项,应是表现了屈原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一、
1.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首先要通读选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特别是要分析好那些大量的抒情句子。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所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来。选文部分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解析】“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这几句属于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以上几句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屈原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刻画了屈原向往光明与坚守正义的伟大形象。
3.这句话的含意是,虽然我被拘禁起来,我的佩剑被拔去,但我惩奸除恶、报效国家的心依旧,我的志向不会改变。
【解析】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这里用的是象征手法,有形佩剑被拔去,但我惩奸除恶、报效国家的心依旧。表现了主人公誓死与黑暗斗争到底的精神。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对一切黑暗的无限愤激的思想感情。
4.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也表明了他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解析】一问,说说文中风、雷、电和洞庭湖、东海、长江的象征意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如本文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二问,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切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切追求的思想感情。答作用,一定抓住“摧毁黑暗”“盼望光明”这两个关键性的短语。
5.选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选文还运用了拟人、呼告、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独白既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解析】细读选文,找到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对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抒发情感的意义。如“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采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既表达了思想感情,又使诗具有了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
6.屈原是正义的化身,是自由和光明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为了捍卫真理刚正不阿,奋不顾身。
【解析】人物形象概括。本文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象征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他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奸佞们战斗到底。对风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虽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现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总之,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二、
1.指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解析】这类问题要认真阅读原文,从文中找答案。如可直接提取“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化社会;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作为答案。
2.实在出乎意料,万万没有想到,您说的正是我多年的愿望。
【解析】分析上文即可得出答案,是对先前冷淡的忏悔、道歉。所以潜台词应该是实在出乎意料,万万没有想到,您说的正是我多年的愿望。一定要读懂上文,切忌断章取义。
3.(1)齐仰之所说的“酸性”,是指自己身上的缺点。齐仰之是将“酸性”与“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并列起来,说明在此之前未能从命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齐仰之所指的缺点是自命清高、孤傲自许。
(2)此处指齐仰之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由闭门研究到支持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为中国人民造福。
(3)“催化剂”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可以促使化学反应加快,却不参与变化的物质。这个比喻说明齐仰之本身具有产生变化的内部因素,陈毅做思想工作只是促使他的认识过程加快。陈毅这样说,既显得谦虚,又是对齐仰之的鼓励和肯定。
【解析】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1)“酸性”从字面理解,就是吃的水果或者醋一类的食物,身上有酸性指齐仰之有时表现得太清高、太固执,有时看不起人。(2)思想观念转变了。即由闭门研究转变为支持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3)我只是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指对齐仰之的思想变化起了促进、加快的作用。
4.陈毅:机智、有才识、幽默、豪爽、机敏、干练、尊重知识分子。
齐仰之:急躁、清高、孤傲、固执,但潜心钻研、爱国、质朴。
【解析】能通过对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如“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等语言,即可分析出豪爽直率,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机敏睿智的性格。说明陈毅重视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礼贤下士,关心群众疾苦,善于做思想工作。如齐仰之以为“最大耻辱”的是专业知识,当他明白了陈毅的“共产党的社会化学”后,出于对以往国民党政府的极度失望,而拒绝再听下去,反映了齐仰之性格的两面:一是对科学对知识的认真执着;二是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失望导致的对政治形成的排斥态度。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5.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的矛盾冲突。
【解析】只有把握好文章情节,才能准确地把握好两人间的矛盾冲突。这场戏情节发展可谓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剧中的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齐仰之从拒绝接待陈毅到愿意与陈毅“秉烛夜谈”,两个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充满了戏剧性。
1.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菩提祖师。“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答出“猢狲”的“狲”去掉兽旁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阅读及常识知识的识记。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概括作答即可。其故事情节是:美猴王拜师时,其师菩提祖师为其起法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3.(1)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2)“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2)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
4.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作答时结合小说的介绍和描写,分别从“神”“猴”“人”三个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神性”主要体现在是仙石所化。“猴性”体现在其行为、习性方面。“人”体现在具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据此理解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