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辛亥革命
第9课
每年10月10日被定为辛亥革命纪念日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第一次)、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革命精神、革命潮流)
革命志士的奋斗: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结果:失败
武汉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刘道一
徐锡麟
秋瑾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时间 起义名称 领导者 结果、影响
材料一: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为何均以失败而告终?
缺乏充分的群众基础
发动条件不成熟(武器装备、革命军队等)
领导不力等
2、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今日当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
材料二: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材料三: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震惊国内外;
鼓舞全国人民斗志,促成全国民主革命浪潮。
动摇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武昌起义奠定有利条件;
2、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武昌起义
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概况表
时间
主力
经过
1、为什么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能迅速起义胜利?
汉口——二次鸦片战争开放港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等先进思想的传播。
军队主力——湖北新军,洋务运动建立新式军队,采用新的武器和战术。
汉阳——汉阳铁厂,洋务运动“求富受益城市,经济实力的储备。
……
2、有人认为武昌起义的爆发纯属偶然?
为什么武昌起义能一举成功并迅速发展?
指导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军事组织上:湖北新军、先进革命组织。
群众基础上:全国民主革命浪潮奠定了群众基础。
社会趋势上:动摇打击清朝统治,顺应潮流。
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虽然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但同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在那时的中国,不把皇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封建制度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而帝制又是这种制度最直接的体现者。革命派以铲除帝制为己任,固然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客观要求……”
——陈旭麓 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完全意义?思想解放?
完全意义:
民主革命(反封建)——推翻清政府封建君主独裁专制统治。
民族革命(反侵略)——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思想解放:
“谁要再想做皇帝就会被历史淘汰”;
封建统治下的旧社会旧生活等旧思想的解体。
课堂小结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