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4 21: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教学内容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型 新授课 编号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理解历史)结合图片、资料,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并交流收获,将正确理解进行标识记录。 探究一:p61课后活动第一题: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年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汉武帝采取谁的建议实施什么措施解决此问题? 3.这一措施妙在何处?起了什么作用? 探究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请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三:材料研读: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探究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隋唐创立科举制 D.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2.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 3.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诸候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北击匈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推恩之令”(?? )A.扩大了汉朝的疆域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7.“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兴太学”后,“士”接受的教育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歌诀记历史】(记忆历史的方法有许多,这是一种吆!) 雄才大略汉武帝, 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 集权削侯分土地,冒顿统一蒙古盛, 汉初被迫去和亲, 卫、霍领兵破匈奴, 一统江山鼎盛期。
主备 审核 教研组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知道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重点、难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小组探讨 合作探究
学 习 活 动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 (2) (3) 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阅读教材正文,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1)材料一中的“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指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者”指的是什么? (2)如果你是当时一位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使用的主要教材会是什么内容? ? (3)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你会劝说他接受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来治理国家? 探究五: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探究六:秦皇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经济方面 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 地方管理 监察问题秦始皇 汉武帝 四、理解感悟,情感升华(见解历史)(有总结才有提高) 【巩固提升】(学后做才使知识得以巩固;做中学才使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