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习作三:议论要言之有序教学设计
课题 议论要言之有据 单元 3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材料。 2、引导学生运用真实准确的事件或经过推 敲的名人名言、定义、真理、哲理等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 3、引导学生综合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重点 引导学生综合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难点 引导学生综合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PPT,回顾上一次习作我们学习了观点要明确,明白了大家围绕着这一现象产生的看法就是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观点(中心论点)要明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议论文的第二步:议论要言之有据。也就是说,我们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用确凿的凭证来证明我们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回顾什么事议论,什么是议论文,怎样做到观点要明确 新旧知识链接
讲授新课 一、打开课本习作三,阅读课本——议论要言之有据,提取主要信息。 1、什么是言之有据? 2、填写文中表格,理解什么是道理论据,什么是事实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二、课堂小结: 1.什么是言之有据? 言之有据就是说话要有根据,不能凭空捏造。也就是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这种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 括具体事例和引用数据两个方面。3、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都要真实准确。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其次,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大家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综合运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 写作实践。 阅读课本写作实践,明确本次习作主要内容。 (一)展示自己积累的素材库。 (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是深恶痛绝。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四、例文展示 展示本单元课文中积累的名言,可以做论据,也可以做论点。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谈诚信》例文解析,分析文章的写法。 《谈诚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 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 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集上。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有一次,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最终使他免遭祸殃。如果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大字。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五、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方法: 1、开篇点题,围绕中心,选择名人名言或警句、道理等准确 表明自己的观点。 2、中间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论据要充足有力,准确可靠。可以摆事实,可以讲道理,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反证,目的是让读者信服,做到言之有据。 3、结尾总结全文,要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六、作业布置 任务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3、根据你的的观点和财力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佳作欣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该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 ,大河无水小河干。”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如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 在古代,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像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他们不惜慷慨捐躯。他们的事迹将流芳百代,为人们所称颂。 在革命年代里,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革命英勇献身。鲁迅先生一生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革命的征途中,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人物,革命事业才蓬勃发展。 我们青年人应该拥有宽广的胸怀,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国分忧,为民尽力,用青春的光和热换来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应当时时刻刻想到国家、想到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 学生自读文本 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展示 读例文,分析写作方法。 培养阅读文本,从文本提取信息的能力。 明确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检查平时积累内容。 通过例文解析,使学生明确,怎样做到言之有据。
课堂小结
板书 议论要言之有据 提出论点要有论据做支撑 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论据要真实准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议论要言之有据
九年级(部编版上)习作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
之相对应的材料。
2、引导学生运用真实准确的事件或经过推
敲的名人名言、定义、真理、哲理等作
为证明论点的论据。
3、引导学生综合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使议论言之有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知识回顾
上一次习作我们学习了观点要明确,明白了大家围绕着这一现象产生的看法就是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新课导入
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观点(中心论点)要明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议论文的第二步:议论要言之有据。
也就是说,我们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用确凿的凭证来证明我们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阅读文本
阅读课本——议论要言之有据,提取主要信息。
1、什么是言之有据?
2、填写文中表格,理解什么是道理论据,什么是事实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课堂小结
1.什么是言之有据?
言之有据就是说话要有根据,不能凭空捏造。也就是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这种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堂小结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敬业与乐业 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事实。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等,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礼记》“敬业乐群”,《老子》“安其居乐其业”等论述。
论教养 4-9段叙述一个人在家“无教养”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表现,在社会上的表现等具体事例。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什么是真正的教养,什么是优雅风度等,支持论点的道理。
课堂小结
2.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
括具体事例和引用数据两个方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写作指导
3、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都要真实准确。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其次,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大家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综合运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
写作实践
按顺序分层训练
一、展示自己积累的素材库。
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是深恶痛绝。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指导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我在课文中积累的名言
佳作解析
《谈诚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 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
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集上。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引用名言
开篇点题
曾子的具体事例证明论点
孔子名言证明论点
例文解析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有一次,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最终使他免遭祸殃。如果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大字。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季布讲信用的事例证明论点
总结阐释论点
旧中国店铺招牌
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方法:
1、开篇点题,围绕中心,选择名人名言或警句、道理等准确
表明自己的观点。
2、中间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论据要充足有力,准确可靠。可以摆事实,可以讲道理,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反证,目的是让读者信服,做到言之有据。
3、结尾总结全文,要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作业布置
任务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3、根据你的的观点和财力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佳作欣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该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 ,大河无水小河干。”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如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
用千古名句引出观点
用俗话分析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
在古代,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像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他们不惜慷慨捐躯。他们的事迹将流芳百代,为人们所称颂。
在革命年代里,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革命英勇献身。鲁迅先生一生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革命的征途中,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人物,革命事业才蓬勃发展。
?我们青年人应该拥有宽广的胸怀,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国分忧,为民尽力,用青春的光和热换来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应当时时刻刻想到国家、想到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
用古代和现代不同时代的人物事迹来证明论点
总结全文,点明青年人应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议论要言之有据
提出论点要有论据做支撑
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论据要真实准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