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16 17: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5”高效课堂七上地理导学案
七年级( )班 姓名: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撰稿人
备课内容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2.掌握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海陆变迁的证据
教法学法 讲解 演示
五个突出 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自 主 探 究 导学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自学 1. 海陆变迁的原因 (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_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 海陆变迁的证据 (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_________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3、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提出,他认为_______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4.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吻合(2)拼合大陆几种_________的相似性(3)非洲与南美洲多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学生自己完成
②合 作 互 动 互学 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是偶然发现了什么现象受到启示的?2、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还是有依据的?
展示
③ 反 馈 测 评 1. “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 ) A. 填海造陆种田 B. 世事的变迁C. 海陆的变迁 D. 在海边种植桑树 2. 下列原因不属于海陆变迁原因的是( ) A. 人类活动 B. 刮风下雨 C. 地壳运动 D. 海平面的升降 3. 下列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造成的是( ) A. 唐山大地震 B. 在地下放入炸药把山地炸平 C.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D. 华北平原的形成 4. “大陆漂移假说”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 A. 魏格纳 B.哥伦布 C. 李四光 D. 哥白尼 5. 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 A. 台湾海峡的形成 B. 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 青藏高原的形成 D. 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6.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 A. 喜马拉雅山上又众多的湖泊 B. 有森林遗迹 C.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D. 有海洋生物化石 7. 关于地表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其海陆分布格局就是现在这样 B. 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一直是高大山脉 C.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格局是不断变化的 D. 地球表面以陆地为主
板书小结 1、_______________原因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海陆变迁的原因 大陆漂移假说:_________提出
教学反思



答案:
自学:
1、(1)地壳的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2)人类的活动
2、海洋 陆地 地壳的运动 (2)陆地 海洋 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3、魏格纳 两亿年 相互连接 漂移分离
4、轮廓线 古老地层 生物
互学:
1、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性
2、有依据的: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线相吻合;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非洲与南美洲多种生物的相似性
测评反馈:
1、C 2、B 3、A 4、A 5、B 6、D 7、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