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4 21: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复习提问:1.“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2.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特点?著名战役?
3.商鞅变法时间和支持者?内容、意义?
4.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由 哪两大系统构成?
5.渠首分为哪几个主体工程?都江堰的功能和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府、孔林、孔庙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把孔子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你能阐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决定的理由吗?第8课 百家争鸣一、老子春秋时期楚国道家学派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顺应自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李耳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
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一、老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晚年到鲁国,主要从事教育和编订古籍工作。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生平 儒家学派代表人孔
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政治主张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者爱人、有爱心同情心
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情“仁”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成就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教育成就 因材施教。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从前孔子拜七岁的项橐(tuó )为老师,古代
圣贤尚且勤学如此,我们更应勤学好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育成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文化成就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整理古籍、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孔子老子三、百家争鸣1、何谓“百家”? “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2、 “诸子百家”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3、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墨家法家兵家道家儒家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墨
子思想主张 著作 “兼爱”、“非攻”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墨子》生平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代表人三、百家争鸣孟子战国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
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荀子战国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庄子战国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人物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战国末期法家代表
人物战国荀子战国墨子庄子韩非子战国战国战国战国“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兼爱”、“非攻”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孟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三、百家争鸣三、百家争鸣5、 “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地主阶级的兴起,周朝旧制度的崩溃等),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6、“诸子百家”如何“争鸣”?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7、“诸子百家” “争鸣”使当时社会出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三、百家争鸣8、 什么是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当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小结巩固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孔子老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
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百家争鸣法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师生共勉: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BCDABD课堂练习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C8.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B9.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A课堂练习10.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D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2.如果想了解孔子的言行,应查阅的书籍是( )
A.《孔子》 ?? B.《诗经》 C.《论语》? ? D.《春秋》CC课堂练习13.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C14.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成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了何人的言论(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15.如果是在现代,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最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CB16.下列诸子百家中,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持对立观点的是 ( )
A.儒家与道家 B.墨家与道家 C.儒家与兵家 D.儒家与法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