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检测卷(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检测卷(自主预习+课后集训+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6 16:55:44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1 长度的测量
1.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 换算关系:1km= m;1m= dm= cm= mm= μm= nm。
3. 刻度尺的使用:
(1)认:使用前要认清刻度尺的 、 和 ;
(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
(3)读: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
(4)记:记录物体的长度应包括 和 。
要点2 时间的测量
1.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时、分。
2. 单位换算:1h= min= s。
3. 停表的使用:在使用机械停表时应先在小盘内读取分钟,然后在大盘内读取秒。
要点3 误差
1. 定义: 与 之间总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误差。
2. 减小方法:(1) 求取平均值;(2)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4,它的单位是(  )
A. 微米       B. 毫米 C. 厘米 D. 分米
2. 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下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  )
A B
C D
3.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10.6cm=10.6cm×10mm=106mm B. 10.6cm=10.6×10=106mm
C. 10.6cm=10.6×0.01cm=0.106m D. 10.6cm=10.6×0.01m=0.106m
4.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 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 人们呼气、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 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
5.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 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C.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6. 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cm、9.4cm、9.3cm、9.3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 9.3cm B. 9.4cm C. 9.2cm D. 9.23cm
7. 如图所示,是用一把厚木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 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 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 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9. 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在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A. 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 B. 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
C. 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D. 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
10.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11. 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1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量程为 ,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13. 如图甲所示,该机械停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小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 ;此时该表的读数为 分 秒。如图乙所示,该石英钟的分度值是 ,短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 。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的时间,应用 表;要测一部电影的播放时间应用 表。
14. 误差 (选填“能”或“不能”)绝对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15.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手估测长度:伸出你的拇指和中指(如图所示),拇指和中指两端间的距离叫拃。你的一拃约 cm,你现在使用的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拃。
16. 在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节后,小明和小华分别练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甲 乙
(1)小明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① ;
② ;
③ 。
(2)小华同时用两把尺测量一个小物体的长度,如图乙所示。请你帮他读数,A尺的读数为 ,B尺的读数为 。比较结果,可以判断用 尺测量更精确。
17.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 分析铜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的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
18. 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卷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0.8mm,乙卷铜线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简易方法可以求出乙卷铜线的直径?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基础达标
要点1 1. 米 m 2. 103 10 100 103 106 109 3. (1)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平行 (3)正对 (4)数值 单位
要点2 1. 秒 s 2. 60 3600
要点3 1. 测量值 真实值 2. (1)多次测量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C 2. A 3. D 4. B 5. B 6. A 7. A 8. D 9. D 10. C 11. C
12. 1mm 0~3cm 1.35
13. 30s 0.5s 15min 0.5min 1 13 1min 12h 甲 乙
14. 不能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15. 15~20 1.5~2
16. (1)①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②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③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2)3.70cm 3.7cm A
17. (1)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化(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指针示数变化(或指针偏转角度) 放大 (3)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物体的自身长度、温度的变化大小等)有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8. 解:取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或铅笔),先在木棒上紧密排绕适当长度的乙卷铜线,固定好并记下所绕的圈数N1;再将已知直径的甲卷铜线覆盖并绕在乙卷铜线上,使甲卷铜线与乙卷铜线首尾平齐,记下甲卷铜线所绕的圈数N2,则乙卷铜线的直径d=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