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十五
拿 来 主 义
(45分钟 共40分)
一、语言应用(2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19·长春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 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解析】选A。“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起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后来居上”。“养精蓄锐”指养足精神,积蓄力量,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应是“厚积薄发”。“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应是“毋庸讳言”。“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舍弃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故答案选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解析】选C。要注意结合语段的上下文进行理解,注意所给语句的差别。这样就能很好地解答语句填空题。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A、B两项;D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所以选C。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C项,不合逻辑,“约”与“左右”矛盾;D项,“突破”与“系统”搭配不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鲁迅是除张爱玲之外,另一位让我感觉非常冷的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冷,构成了鲁迅的辨别度,他的冷和张爱玲的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①但如果你对鲁迅有一个整体性的阅读,你会发现,鲁迅的基础体温其实是非常高的
②他太克制了,克制得让人心疼
③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他很克制
④读《呐喊》,我们不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
⑤他的冷不是动态的、北风呼啸的那种,而是寂静的、天寒地冻的
⑥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
A.①⑥③②④⑤ B.⑤③②④①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⑤①⑥③②④
【解析】选D。解答句子衔接题,要明确语段中心,要瞻前顾后。所给文段话题是“冷”,横线前后语句都提到了“冷”。分析所给六个句子,⑤句具体解释鲁迅的“冷”是什么样的冷,和横线前的语句联系最紧密。①句中“但”是对⑤句的转折,⑥句中的“这”是指 “冷”“热”的矛盾,③句是剖析矛盾的原因,②句中的“克制”紧承③句中的“克制”,④句是举例具体说明,结尾又提到了“冷”,和横线后的语句联系紧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指引下,党带领人民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①____________,稳扎稳打地干事业、谋发展。②______________,不走老路,真正走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成了以求真务实为特点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③________,美好的生活要用双手创造。四十年来,党和人民直面问题、攻克难题,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局面,真正依靠实干迎来了新时代。?
答案(示例):①一步一个脚印 ②不走邪路 ③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6.下面是某学校设计的“未来课堂”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括“未来课堂”的三个基本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此类试题时,重点关注图内主干部分和所问问题。该图是“某学校设计的‘未来课堂’的图示框架”,从图示来看,在未来课堂,教与学双方通过在线网络组织和实施教育,完成相关作业及测评。图下方的文字,“高效提升”“精准得当”是其另两个特点。
答案:①在线组织实施教学;②师生互动更高效;③统计反馈更精准。(每点2分)
二、阅读鉴赏(17分)
(2019·济南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给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诚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最大。
【解析】选B。A项,“公认为”不正确,原文为“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C项,“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不正确。根据原文,在此前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寻找新路了,中国传统艺术只是“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D项,“中国传统艺术”应为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最大”不正确,原文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且强加因果关系。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二、三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釆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解析】选C。“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不正确,段末点明写作意图而非提出中心论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法国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解析】选D。“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不正确。根据原文,“诚然”表明作者对这一观点并非不以为然,而是强调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源于中国。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47张PPT。12 拿 来 主 义【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
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
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成就: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
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
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
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中
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
之一。【经典觅珠】
1.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呐喊·自序》 2.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鲁迅《呐喊·自序》
3.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鲁迅 《彷徨·伤逝》4.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题<彷徨>》 二、背景回眸
“迷茫中的灯塔”——拿来主义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
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
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
剿”,主张“全盘西化”。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初读任务】
1.《拿来主义》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特点?
参考提示:《拿来主义》在否定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的东西后,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阅读《拿来主义》全文,请分别概括“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的特点、实质和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参考提示:不送不拿“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媚外、卖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谬种(miú) 灵魂 残羹冷炙(zhì)
B.辨别 自诩(xǔ) 象征主义﹒﹒﹒﹒﹒﹒C.孱头(càn) 烟具 勃然大怒
D.鱼翅 国粹(cuì) 出售存膏(shòu)﹒﹒﹒﹒﹒﹒【解析】选A。“谬”应读“miù”。二、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夸大中国政府债务风
险,_____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进而产生了背离中国经
济现实的评级偏误。(误解·曲解)曲解2._____印度国内不断有人发出强硬言论表示印度不惧
怕与中国开战,但也有很多分析指出,要与中国开战,
印度的军事能力还远远不足。(不管·尽管)
3.多位两岸专家受访表示,习总书记讲话高屋建瓴、
内涵_____、思想深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必将产
生深远影响。(丰富·丰盛)尽管丰富4.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
三号基本系统建成,从今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也许有
人问:中国的北斗卫星毕竟牛在哪儿?(
)×。辨析:“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一般用于肯定句,因句子为疑问句,故应用“究竟”。5.通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如今,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
工作人员已习惯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使礼尚往来有
温度,更有分寸。( )
6.李彦宏还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创业一定要有
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
是残羹冷炙。”( )√√7.男子趁停放在超市广场的电动车车主没锁地锁,利用
自己的维修技术撬开电动车锁,冒充车主冠冕堂皇骑
走。
(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从语境上看应为公开或不加掩饰地去盗窃,故用“冠冕堂皇”错误。【审美鉴赏】
鉴赏点一:鉴赏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
1.文中如何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徘徊不敢走进门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2.作者是如何论述“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的?【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首先“占有”,然后“挑选”,其方法有:鱼翅加以批判地吸收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即彻底抛弃)鉴赏点二: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
3.前面四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五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明确】前面四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五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4.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思维锤炼】
1.作者指出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点拨】作者以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
不想取得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
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
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
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
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2.如何理解“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
【点拨】“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3.作者是如何用先破后立的方法阐明拿来主义的?
【点拨】作者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指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闭关主义”,现在我们一味奉行“送去主义”,并指出其危害与结果,提示了无论过去海事现在我们都缺乏“拿来”的勇气和精神,从而很有说服力地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4.鲁迅在他所处的时代是极力否定、批判“送去主义”的,那么在“走出去,引进来”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应否决“送去主义”呢?我们给世界送去了什么?有没有必要送出去?【点拨】(1)不能否决“送去主义”。(2)我们给世界
送去了: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中国的武术走向世界;中
国的茶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象棋、旅游商品、国宝级
动物熊猫(《功夫熊猫》)走向世界;中国的海军走向了
世界(护航索马里)。(3)有必要送出去。促进文化的交
流,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文化和思想。中国的商品走向了世界,外国人依赖于中国的产品,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made in China”。它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有、强大,也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经济的发展和“仁爱”的思想。当然,我们送出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拿来”,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发展。【备选要点】
《拿来主义》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算得”“进步”应如何理解?【点拨】“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齿的。“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综合素养实践】
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参考示例:(1)对待洋节:不拒绝,不崇尚,了解洋节背后
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受青睐的原因以及对于振兴传统
节日的可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2)对待
传统节日: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
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意义,意识到传统
节日淡化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节日缺乏真正的“热爱之情”,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民俗如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有与当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之处。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
“区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