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3 《百合花》《哦,香雪》(课件+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3 《百合花》《哦,香雪》(课件+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15 13:35:04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三
 百合花 *哦,香雪
(45分钟 45分)
一、语言应用(1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19·秦皇岛高一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年一度的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仍声声在耳。他对“英雄”一词的诠释,既让文艺创作者为之振奋,也让文艺创作者反思:(    )?我们原本并不缺少英雄,可似乎越来越缺少对于英雄的洞见,和创造可为人所接纳的英雄之匠心与慧心。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度就在现实和文艺领域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好党员雷锋、《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百合花》里的通讯员……数不胜数的英雄为国人所熟悉,也搭起了一道通往共和国殿堂的神圣之途。而如今时过境迁,有人试图原封不动地重走老路,可应声寥寥;有人尝试旁逸斜出地全盘西化,却贻人笑柄。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塑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没有一个民族能凭借虚无的幻想撑起自己的脊梁,也没有一个国度会解构英雄主义,鄙视信仰与崇高。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代社会中英雄的身影何以少见了呢
B.当代文艺中英雄的身影何以落寞了呢
C.哪些人物才是我们要着力塑造的英雄
D.为什么现代社会英雄越来越少见了呢
【解析】选B。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在这段文字中,这句话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从下文看,主要谈的是当代文艺作品中缺少英雄的现状。故选B项。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塑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
B.在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塑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
C.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塑造英雄形象,为当代人立起榜样。
D.在当下浮躁的氛围里,当务之急是为当代人立起榜样显得尤其重要。
【解析】选A。文中画线的语句存在重复赘余的问题,针对“当下”“当务之急”“尤其重要”进行修改即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最近,一则中国制造商包揽德国“金鼻子剽窃奖”前十的消息,令一些中国制造企业感觉局促不安。
B.两岁哥哥自告奋勇照顾妹妹,姿势有模有样,宠妹看电视两不误。
C.实际上,手机被莫名其妙扣费的情况并不少见。作为用户,要第一时间站出来申诉退款和赔偿。
D.有些孩子上课的时候不专心,要么东张西望,要么交头接耳,要么就是自己坐在位置上啃铅笔或者戳橡皮。
【解析】选A。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语意略轻。语境应用“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莫名其妙指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东张西望:向四处张望的意思。
4.(2019·高安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使用“事业”“人”“民族”三个词语,注意调整词语顺序,使前后内容连贯并构成排比句。(7分)
爱怕犹豫。爱是羞怯和机灵的,一不留神它就吃了鱼饵闪去。爱的初起往往是柔弱无骨的碰撞和翩若惊鸿的引力。在爱的极早期,就敏锐地识别自己的真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果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地坚守。?
【解析】所补写的句子要与前后语意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调整词语顺序,必须是“人、事业、民族”;量词和动词的使用也要恰如其分。
答案(示例):爱一个人 就斩钉截铁地追求 爱一桩事业 就奋不顾身地投入 爱一个民族 就大义凛然地献身
【技法点拨】
掌握补写句子4步法
二、阅读鉴赏(19分)
(2019·东营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月 白 湖 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他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张叔叔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解析】选D。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项,“以静衬动”不正确,应是以动衬静。故选D。
6. 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环境描写,描写湖荡的秀美风光,展现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如此秀美的湖荡自然景色,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有助于烘托棒子等新四军战士的形象。结合下面内容“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分析,引出下文内容。结合标题“月白湖荡”及后文内容“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分析可知,照应标题,并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
答案: ①描写湖荡的秀美风光,为小说增添了诗情画意;②照应标题,并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铺垫;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烘托棒子等新四军战士的美好形象。
7. 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结合文本内容“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分析,张叔叔的日军间谍身份被棒子识破,充分表现了棒子的细心、机智,突出了他的形象特点。结合“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分析可知,日军间谍冒充新四军通讯员,可见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深化了小说主题。
答案:①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②张叔叔的日军间谍身份被棒子识破,充分表现了棒子的细心、机智,突出了他的形象特点;③日军间谍冒充新四军通讯员,可见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深化了小说主题。
三、素养提升(10分)
8.(2019·临沂高一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7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本题所给材料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不同时期广大青年出国留学、立志回国、报效祖国等一系列人生轨迹。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一方面反映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现实,另一方面揭示出个人成长与国家强盛、民族富强之间的深刻关联。要求中说“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要求考生针对所给材料谈出自己的“感触和思考”,提示考生应从青年成长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从青年在不同时代回国的情况来看,19世纪70年代他们是“被召回国”,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他们是历尽千辛万苦回国建设祖国,现在是形成“归国潮”,这一过程既表现了青年立志报国的觉悟、决心和毅力,同时也能表明祖国日益强大离不开广大青年学生的付出,又表现出祖国的日益强大带来的无尽的感召力。据此可以写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青年的关系。从青年自身来看,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境遇,做出了努力与进取,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表现出一种向上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与毅力。据此可以写青年人应努力奋斗,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等。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立意角度参考: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离不开青年人的付出;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人要勇于担当,为民族复兴而奋斗;青年人要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等等。
答案(示例):奋斗实现中国梦
中国的梦想是什么,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如何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呢?青年的我们,不要总感叹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们伟大的周总理怀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与毛主席以及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血汗谱写了胜利的奋斗之歌。若没有前辈们的奋斗,又怎么会有如今我们安宁的生活?那我们就不要沉溺欢乐,奋斗吧,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吧! 
青年人有了责任与担当,眼光和格局就不再局限于个人,那种对整个社会、时代的使命感和当仁不让的锐气自然就能激发出自己的活力与潜力,为社会的发展增添光彩。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87张PPT。3 百合花 *哦,香雪【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清新俊逸——茹志鹃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
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
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二女儿王安忆是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
型的代表性作家。茹志鹃作品曾被译成日、英、法、
俄、越等国文字。
作品: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
产院》《百合花》等。 2.“女性主义”作家——铁凝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进行独到的发掘和提取,语言明朗睿智,作品蕴含深挚,质朴优美。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其小说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作品: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
女》《笨花》等。中篇小说:《麦秸垛》《午后悬崖》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等。短篇小说:
《哦,香雪》《孕妇和牛》《安德烈的晚上》等。 【经典觅珠】
铁凝的名言警句
1.在这个世界上,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
2.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鲜期,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能珍重地供奉在理想的桌台上,那么只能让它在岁月里积满灰尘。 3.包围我的人越多,越喧闹时,我愈加感到空虚和惶恐,感到自己什么也没有。
4.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 二、背景回眸
1.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
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她说:“战争使
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
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是“静夜的箫声”。 2.山村的震动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刚在中国盛行,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也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哦,香雪》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现代化给山村带来的震动,体现了女性对现代化、对文明的强烈渴望。【拓展链接】
知识拓展
百合花自述
我叫百合花,又叫夜合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传说中我是夏娃的眼泪化成的,被人们视为纯洁的
礼物。我的花好像一朵白莲花,你常见到的我的姐妹有
红百合、粉百合和黄百合。而我们白色百合更是气质高雅,色泽温润,香气清幽。常常被用来象征清丽、纯洁、美好、高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西方人把麝香百合视为耶稣复活的象征,白百合花为梵蒂冈国花,法国人民更是把百合花作为国徽图案。很多国家把百合作为圣洁的象征,《圣经·旧约·雅歌》中写道:“他的恋人像山谷中的百合花,洁白无瑕。”因而人们取 “百年好合”之意来给我命名。【初读任务】
1.《百合花》一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生动,很感人,请试着找出一两处,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参考提示:(1)第8段: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小通讯员的羞涩、腼腆。而在后文得知被子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后却主动提出要把被子还回去,从中读出了小通讯员的淳朴、善良、为他人着想。 (2)第29段:生性腼腆、不善与女性交往的小通讯员在得知“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后,“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从中读出了小通讯员革命热情高,注意群众影响的特点。 (3)第40段:无论是带“我”到包扎所,还是和“我”一起借被子,小通讯员似乎都很被动,而“我”“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从中读出了一个19岁的青年的另一面,质朴、纯真、孩子气,同时对革命有着深切的爱!2.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前,这里是个什么样子?请用文中材料来回答。参考提示:(1)台儿沟人生活单调。“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2)封闭、落后,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姑娘们问乘务员房顶上的那些大刀片子似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她们根本不知道电扇是什么);把车厢当成房顶(孤陋寡闻)。
(3)生活贫穷、落后。姑娘们在车站做买卖,用核桃、鸡蛋、红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和尼龙袜。(可见台儿沟的闭塞和贫穷)【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虔诚(qián)  皱褶(zhé)  慷慨(kǎi)  斟酌(zhēn)
B.粗糙(zào) 凛冽(lǐn) 惆怅(chóu) 怂恿(sǒnɡ)
C.慰劳(wèi) 贪婪(lán) 屋檐(yán) 挂匾(biǎn)
D.点缀(zhuì) 包扎(zhā) 赤裸(luǒ) 羞涩(sè)﹒﹒﹒﹒﹒﹒﹒﹒﹒﹒﹒﹒﹒﹒﹒﹒【解析】选C。A项,zhé—zhě;B项,zào—cāo;
D项,zhā—zā。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掂脚  隧道   诞生   跨步
B.扒车  笼罩  刹那  臂弯
C.装饰  张篁  踌躇  嘟囔
D.尴尬  衣襟  安祥  稚气
【解析】选B。A项,掂脚—踮脚;C项,张篁—张皇;D项,安祥—安详。二、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_____的民警发现老人额头上有一处伤口,询问得知天
黑路滑老人不小心把额头碰伤,民警立即带老人到卫生
院包扎伤口。(细心·悉心)
2.生命_____,不要过于顾忌小事,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
顺,不要心怀不满,也不必耿耿于怀。(短促·急促)细心短促3.每年全世界有亿万伊斯兰教徒都要去麦加朝圣,很多
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
他们那样_____地涌向麦加呢?(虔诚·忠诚)
4.李克强说,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
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_____我们是一家人。
(终于·终归)虔诚终归5.热情奔放的红,红得似火;活泼美丽的黄,黄得赛金。
一簇簇娇艳的郁金香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将大地装扮
成_________的锦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6.韩国某歌手年仅29岁,不知所云地死了,令人惋惜。
(
)﹒﹒﹒﹒五彩缤纷×。辨析:语境说的是说不出原因地死掉了,应用“莫名其妙”。7.今天的大集像往常一样拥堵不堪,不过,这一次却没
有持续太久。一位身穿橘色大衣,戴着红色线帽的大妈
自告奋勇,干起了指挥交通的活。(
)﹒﹒﹒﹒√。句子说的是大妈主动承担指挥交通的任务,使用正确。8.此前国足先后击败了两支弱旅,所以至今并未受到太
多考验,第一场踢得磕磕绊绊,但第二场的完胜让外界
对中国队的期望值瞬间升高。(
)﹒﹒﹒﹒√。此处语境说的是国足比赛不顺利,使用正确。9.在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切忌做
墙头草心不在焉,影响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
)﹒﹒﹒﹒×。“墙头草”比喻善于随情势而改变立场的人。这里是说做人用心不专一,故应用“三心二意”,不能用“心不在焉”。10.这个非洲基地组织的头目本该向左转弯,却
不由自主地把他的丰田海拉克斯拐向了右边。
(
)﹒﹒﹒﹒×。句子说的是非洲基地组织的头目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因此不能用“不由自主”,而应用“鬼使神差”。【审美鉴赏】
《百合花》
鉴赏点一:赏析小说的语言和叙述方式
1.读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①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
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②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
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
摇了摇头。
(2)③新媳妇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
一针地缝。
④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
一眼。﹒﹒﹒﹒﹒﹒﹒﹒【明确】(1)第①②句“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张皇”的意思是惊慌失措,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的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 (2)第③④句新媳妇“异样地瞟”和“劈手”几个字一改过去的羞涩忸怩,表达了对我们冷漠的不满;流着泪为战士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表达极为深沉的哀悼和崇敬之情。2.请简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名师导引】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第一人称的作用,对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分析。【明确】(1)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2)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鉴赏点二: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描写“破洞”做铺垫。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爱护的感情。4.《百合花》中有几处景物描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明确】景物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还有“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哦,香雪》
鉴赏点一: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5.为什么香雪喜欢铅笔盒,而不是手表等物品呢?【明确】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和其他姑娘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6.既然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作者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刻画凤娇等人物呢?
【明确】红花应有绿叶衬,作者为我们展现香雪的同伴——以凤娇为代表的一群山里姑娘,是为了衬托香雪的清纯。7.通过第一次与“北京话”对话和回家路上姑娘们的对话可看出姑娘们各是什么性格?从哪些话语里表现出来的?【明确】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那个姑娘”虽没名字,但打趣凤娇的言谈,泼辣性格分明不在凤娇之下。鉴赏点二: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8. 孙犁评价小说“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试举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品的“诗意”。【明确】小说选取一些极富生活气息的细节,用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语言,写活了山村女孩纯真、率直、清丽的情怀。 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认识了火车上白白净净的
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产生了朦胧
的情愫。凤娇与“北京话”做买卖,故意磨蹭,车快开
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
会,而凤娇却很开心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爱着
的人付出,这种爱毫不张扬,默默地,似乎还是很合情理
的巧合。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还有一处细节: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委屈——替凤娇委屈,也替台儿沟委屈。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地得到幸福。【思维锤炼】
1.课文《百合花》以象征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为题目,有什么寓意?结尾对“百合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点拨】“百合花”是小说主人公之一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秀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赞颂了人物的人性美、人情美。2.结合文本《百合花》,请分析“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点拨】小通讯员: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新媳妇:害羞、腼腆、善良、深明大义,对革命战士有深厚的阶级感情。3.试分析“哦,香雪”这一标题的好处。
【点拨】“哦”字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种种举动的理解与赞美,洋溢着对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姑娘纯洁善良品性的歌颂。4.文中的木铅笔盒和自动铅笔盒有什么深层含义?这表现了香雪性格中的什么特点?【点拨】【备选要点】
1.请分析《百合花》富有诗意的对比手法。【点拨】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医生与
“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
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
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
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
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2.《百合花》选材上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表现主题,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点拨】本文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挖掘,展开对军民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精心和细致描绘虽然平凡但具有特征性的生活画面来提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3.划分《百合花》一文的层次,并概括大意。
【点拨】本文共有5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3):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55):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56、57):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4.试分析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时的心理活动。【点拨】【综合素养实践】
1.茅盾先生说过《百合花》是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谈一下你的理由。【点拨】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作品中虽然写到一小通
讯员面对年轻女性(作者)的追问和小媳妇“刁难”时
的羞赧,面对异性时内心的慌乱不安,但这种对中国男
女青年之间的微妙情感与革命斗争融合在一起,表现了
朴素而纯洁的友情。特别是当新媳妇发现牺牲的小通
讯员时,劈手夺下被子给他盖上,流着泪给他缝肩上的破洞时的情景,充分体现的是一个年轻女性对革命小战士的痛惜之情。所以称之为“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如不同意自圆其说亦可。)2.班级准备举办一个革命文学作品研讨交流会,经师生交流,同学们选出了《百合花》《荷花淀》和《青春之歌(节选)》这三篇作品,请你分别为这三部作品各写一个推荐词。这三篇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篇?请写一下你的理由作为发言提纲。答案(提示):推荐词要把作品的主要故事、作品风格或艺术特色概括出来。发言提纲:要说出这本书最吸引你的理由是什么,它与其他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百合花》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是结合具体情节对新媳妇的形象的分析。请你参照示例,选取典型细节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 示例(新媳妇):小通讯员要借她(刚过门才三天)唯一的嫁妆——一条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她一开始又羞又怕,但经过“我”开导,同意做“我”的下手。 小通讯员牺牲后,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小通讯员
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
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
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
赧判若两人。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可当
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
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她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小通讯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4.《青春之歌(节选)》中的歌子是恽代英在漕河泾监狱写的《时代的囚徒》,这首歌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愤慨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各个监狱广泛流传,鼓舞着难友们的意志。请你运用反复手法,从秋瑾、赵一曼、江姐三个人物中选取一人,写一首小诗,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参考示例:
那一抹闪闪的秋色
——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作者:宛若依米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命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5.香雪用四十个鸡蛋加三十里夜路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你认为值得吗?答案(示例):值得。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体现了她想要改变山村封闭、 落后、贫穷的迫切愿望。
无法衡量。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更象征着知识与文明。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同样也表现了她的追求和理想,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所以无法用四十个鸡蛋来衡量值或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