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华《少年闰土》课堂实录
2008年7月12日上午8时,2008新教育第八届研讨会之第二单元构筑理想课堂按时举行。代表们早早就来到会场,静候研讨会开始。
上午语文课堂由诸向阳主持,他向与会者介绍上午奉献课堂的两位老师。郑桂华老师,安徽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市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上海市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上海市青语会副理事长;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其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2006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她上的课具有鲜明教学特色。干国祥,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新教育小学执行副校长。近两年来除研究外,一直在小学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晨诵与诗歌教学、经典文本教学的探索,积累了大量案例。并对与会者提出要求:要将注意力投入到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提示听课互动的方式:互动方式一是手机短信发送到指定手机,158752686973;二是通过写纸条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由他转交主持人。工作人员亮相向代表招手示意。现场议课,现场互动,听课老师要发言,举手示意工作人员,理性简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我们进入上课现场:
师:还是这个女同学来做贡献。
生:……看到了一面,另外一面……
师:我还想问,为什么作者(小少爷,很清楚,小说是虚构)。接下来,我们也要考虑,这个作者,“我”眼中的闰土是聪明能干,考虑作者为什么把闰土写成这样的少年。作者鲁迅为什么把他塑成这样的少年。
生:很亲近……把农村小孩写得非常好。
师:讲了鲁迅的经历和对农村少年的情感。
生:这样写是想写出农村少年的特点。比如自由自在。
师:回到这,提一个问题,有一句大家不太懂的话,多读。读这段:鲁迅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事……(师生齐读本段)
师:我们班谁读得最好?有问题说。
生:他只知道他所在环境的事情。但闰土来了之后,把他所处环境知道的事情告诉……
师:这句话怎么理解,聚焦到大家都不太理解的句子:……四角的天空
师:大家读一读,你感觉最关注哪个词?只放一个词突出出来,是哪个词?自己读,体会一下。
生读。
师:四角的天空,他想讲什么。
生继续边读边思考。
师生对话。
师: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在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
师:以后读到写人的文章有没有很好的办法?我怎么把文章读得更好更准确。
生:要挑重点,整体上。
师:更多内容上发现人物性格。
师:还有补充。看一个人物,笔记都做了吗?
生:做了。写人的方法。
师:写人还是阅读方法。
生:阅读。
生:学会用不同角度看人的性格。
师:可从哪些角度?
生:好朋友和不认识他的人。
师:我帮你调理一下,关注的是,谁看这个人,是谁眼中的这个人物。我眼中的闰土是打五角星,小少年眼中的闰土是这样的。希望我们少年是健康、自由自在生活。
最后一个发言机会给谁,大家投票给谁。那个女孩发言很精彩,你还想讲。
生:做人道理,不是一面的,要从不同角度去看,看的时候,如果是好朋友,看到是光彩一面。对一个事情,不能一个判断,多看。
师:为人处事,读文章整体把握,从多方关系上把握这个人物。
作业:课前有感情读,课后再带着理解读,读几遍你自己决定。第二个作业,看看《故乡》,写少年闰土,是不是仅仅对农村少年深厚情感,将来有一天你会想起,有一个桂花说过:鲁迅为什么写这样少年,也许到五十岁、六十岁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上午第一节可由郑桂华老师执教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上课的是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年5班的学生。
7:55,课前谈话,郑老师先让学生熟悉话筒,然后让他们互相推荐班上三名聪明的学生,并谈推荐理由。其中,老师知道一名学生名字,让学生推测老师为什么知道他的名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学生们情不自禁跟随齐背,琅琅书声在会场里萦绕。老师用鼓励的语言赞美这些可爱的孩子。
昨天看到大家预习作业,第一项:读课文,抄下你认为要抄写的词语,指名学生到黑板听写词语。指名一生到黑板,让其猜听几个词语。听写词语:祭祀、潮汛,让学生对照书看,师指出记忆技巧。第二项: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师生交流。……有28位同学提到:他们都提到“他们和我们一样只看到院子里……天空”,一会交流。大家看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就是我们的第三个课前预习作业,30多个词语,这是大家眼中的闰土。让学生作笔记,边写边向,哪些是你认同,哪些是你不认同的,不管认同不认同,都要说出一些理由。学生做笔记。
学生有的举手交流,老师适当鼓励。这堂课你一定要讲话。指名学生交流。
一生:害羞。
师:你凭什么认为闰土是个害羞的孩子。
生:读文中一句话。
师:书中的确有这句话,有不少学生没写到这点,为什么这样,不认同的交流。
生:没有举手的。
师:先把这个问题搁一搁。
师:还有你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见识广。
师:第一个学生依据一句话得出闰土是个害羞的孩子。你是依据多少句话。
生:很多句话。
师:赞同的都来支持帮助他。
生:……知道猹。
生:我补充,对于捕鸟,少爷是不知道的。
师:对,不仅知道捕鸟天气,还知道如何去做。两点理由。
生:知道西瓜地的故事。
生:矛盾体。不知道谈些什么……
师:你的发言很精彩。他怎么讲西瓜地的危险。
师生……月亮底下……用什么词替代……这样的交流把我们的讨论推进了一步,不仅读出来,还加了概括。这是刚才学生的贡献。
学着他来讲讲闰土见识广的事例。生交流……
一生交流的是闰土的别的特点,师及时引导不要先谈自己,应谈谈我们刚才的话题,他为什么见识广的第三点。
生:交流下雪时不能捕鸟。
一起读句子: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师:这是你的贡献。做笔记。找到一句话说明闰土是害羞的,恐怕不能用他来形容他,没有说服力。文章的确没有写其害羞,没有这样的内容,不能判断他害羞。但我们找到不少地方,能证明闰土是个有见识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证明题。四人一组,找一找,还有哪些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学生四人一组活动。
老师巡视,学生状态比较积极,讨论越来越热烈。
师:讨论好的同学交流。先把重要问题解决。哪些是他文章内容中写得比较多的。
生:重友情。
师:哪些内容写到了。
生:最后一段,难舍难分。
师:前面有没有写到。
生:他们只认识了半日,便熟识了。
师:讲话中有没有写到他重友情,快找找。
生:读晚上……你也去。
师:还有补充吗?
生:你夏天……
师: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马上圈出来。
师:我们证明了他的两点特点,还有第三点,谁来。
生:……
师:你用了一个词,作者。这个常识你知道不知道。
生:回忆。
师:体裁,请看资料袋告诉。
生:故乡。
师:这是题目。小说,是虚构出来的,做笔记。虚构作者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以后继续学。这里面的“我”小少爷,是我吗。不是,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也就是说,闰土和我的感情很深。他还是什么样的人。继续交流。
生:自由自在的人。有时……有时……我感觉他自在。
师:玩就是自在。
生:我补充,没人管的情况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才是自在。
师:你第一次举手,你来试试。
生:我反对,是防止偷瓜。不是自由自在,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
师:自由自在,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生:不是对闰土说的,而是对小少爷说的,他认为闰土生活是自由自在的。闰土比较矛盾,胆大指生活的胆子很大;可是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他就胆小。只有与年纪相仿的小少爷比较亲近。
师:这个同学第一点贡献是找出根据,第二个贡献是说闰土是个矛盾体。这个女孩子的高明处,找出了关系。我的眼中他是自由自在的。看一个人物,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注意文章是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的,如果只是细枝末节提到就不是主要的。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出闰土重友情、见识广、勇敢。判断人物性格形象一定要看整体内容,做笔记,整体把握。刚才发言的女孩子了不起,超过很多同学,她是在闰土、我、周围环境等很多关系下看闰土。她看到闰土的矛盾。我就想问,你们看到的闰土,是谁眼中的。(生:小少爷)。
重点写:胆小还是胆大,(生:胆大)为什么重点写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