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什么是周长(课件33张ppt+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1 什么是周长(课件33张ppt+教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17 09:38:16

文档简介

《什么是周长》
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版 册数:三年级上册
单元:第五单元 课程:什么是周长
姓名:张进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位于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上册——厘米、米的认识;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本单元包含:认识周长,多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运用周长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单元主要是想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 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本节课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五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本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从学习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从思维方面有具体形象思维向轴向逻辑思维过渡,因此需要借助具体图形以探索活动的方式促进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学习活动中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并发展合作技能。
情感目标:在探究图形周长的活动当中,激发探究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难点:学生自主完整的说出“什么是周长”。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老师昨天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张树叶,今天我们就借助树叶来学习新知识。怎样借助树叶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呢?现在就请大家拿出我们提前准备好的树叶,一张干净的纸张和一直彩笔。描一描,把树叶的形状画出来。
生:拿出一张纸,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教师课堂巡视)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 ?下面的同学请认真听,看看他们说的有没有什么相同点?(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到哪里结束。)
生1:我是从树叶的底部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直描,直到回到树叶的底部。(手指着图形说)
生2:我是从树叶的尖部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了一周,回到树叶尖端的时候我就把树叶的形状描好了。
师.刚才的两位同学描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沿树叶的边线围着树叶描了一周。
生2:从哪个地方开始,最后都回到了这个地方。
师(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 (结合实物演示),在数学当中,我们把这一周的长度就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新知探究,理解概念。
活动一:描树叶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呢?
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现在请大家画出数学书封面的轮廓。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思考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什么,把你的思考和小组成员说一说。
师: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从数学书的右上角开始画的,沿着数学书的边线画了一周,最后又回到右上角。
师:那你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
生1: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起点出发,沿着数学书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谁能来更简洁的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
生: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你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应该怎么说吗?(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桌面)
生1: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生2: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生3:梯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梯形的周长。
生4: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
师:看看我们的身边,你们还能找出哪些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请同学说一说,比一比(三角尺,书的封面,桌子、……)
总结:
师:刚才大家都说了这么多图形(物体表面)的周长,谁能来总结一下什么是周长呢?
生:图形(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这个物体表面)的周长。
师:判断下面四幅图是否表示周长?(不是的理由)
师:通过这些题,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吗?
生:封闭图形
活动2:量树叶
你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小组合作,量一量。
师: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的?
生1:我是先用棉线绕树叶一周,然后再用直尺量出棉线绕树叶一周的长度的。我们量出来棉线师5厘米。
师:数学书封面的周长你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1:用直尺量出数学书封面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在把四条边加起来。我们量出来数学书的两条长都是20厘米,两条宽都是10厘米,所以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就是20+10+20+10=60厘米。
师:其它小组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
生:、、、、、、
师:在测量线型物体表面周长时只需要测量出围成这个物体各条边的边长,再将几条边合起来;测量曲线型物体表面(图形)的周长时,就需要借助毛线、卷尺等工具。
概念运用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P45)
生1:6+4+6+4=20(厘米)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生1:要算这个图形的周长我们就必须把围成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加起来。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6×2+4×2=20(厘米)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因为6厘米的边有两条,所以我用6×2;4厘米的边也有两条所以用4×2,最后再把四条边加起来。
生2:3+1+1+2+1+1+3+1+1+2+1+1=18(厘米)或者3×2+1×8+2×2=18(厘米)
生3:4+1+3+1+3+1+3+1+3+1+4+5=30(厘米)或者4×2+1×5+3×4+5=30(厘米)
师:在计算这三个图形周长时,我们最后都是怎样做的?
生:都是把围成这个图形的每条边合起来。
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书P46练一练1)
师:画完蜗牛沿着图形一周走的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哪里开始画最后会画到哪里结束。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书P46)
生1:11×1+5=16(厘米)
1+1 + 1+1+ 1+1 + 1+1+1+ 1+1+5=16(厘米)
生2:5+3+5+3=16(厘米)
师:跟大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3:我把左边三条1厘米的边长全部移到这里(手指)就变成了3厘米长的一条边,我把上面的所有1厘米长的短边移到一条边上就变成了一条5厘米的长边,然后我把右边的三条1厘米长的短边移到一条直线上就变成了一条三厘米长的长边最后我在把所有的边都加起来。
师:大家都听明白了吗?你真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图二:生1:5×2+2×6+1×4=24(厘米)
图三:生2:3+4+1×5+2=14(厘米)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4+3+4=14(厘米)我是按照图一的第三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设计
周长
周:绕一圈,一周。
长:长度
图形一周的长度




(共33张PPT)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周长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用彩笔描出树叶的边线。

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用彩笔描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思考: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一周
的长度就是数学
书封面的周长。















说一说,下面这些图形的周长。


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课桌桌面的周长:
课桌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桌面的周长。















操场一周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操场的周长:




















游泳池的周长:
游泳池一周的长度,就是游泳池的周长。

摸一摸你身边图形的周长,并与同桌说一说。
















刚才大家都说了这么多图形(物体表面)的周长,谁能来总结一下什么是周长呢?
图形(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判断:下图是否正确画出了正方形的周长?
对的(√),错的(×)。


(1)

(2)
(×)
(×)


(3)
(4)
(×)
(√)
一周:绕图形边线一圈。
















下面这些图形有周长吗?那些没有,为什么?

(有)
(没有)
(没有)

(有)

(有)
(没有)

你发现了什么?
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1)
(2)
(3)
(4)
(5)
(6)














如何得到它们的周长呢?















2.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议一议
1.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活动要求
1.两个人一个小组,小组共完成两份记录表。
2.小组分工: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
3.角色互换:第一次测量的同学第二次记录,
第一次记录的同学第二次测量。
4.对比两次测量结果,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5.活动时间:8分钟。













3.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说一说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1.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注意:毛线紧贴树叶边线。
从哪里开始就回到哪里。
图形的所有边长合在一起。
4.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你喜欢哪种方法?
在测量规则图形周长时,只需要测量出围成这个图形各条边的边长,再将几条边合起来;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就需要借助毛线、卷尺等工具。我们要根据物体的不同形状选择不同的方 法。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一):6+4+6+4=20(厘米)
6厘米
4厘米
6厘米
4厘米
















1厘米
1厘米








(一):3+1+1+2+1+1+3+1+1+2+1+1=18(厘米)
3厘米
1厘米
1厘米
2厘米
3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2厘米
1厘米
1厘米
(二):5+4+5+4=18(厘米)






5cm
5cm






4cm
4厘米

















1厘米
1厘米








(一):4+1+3+1+3+1+3+1+3+1+4+5=30(厘米)
1厘米
4厘米
3厘米
3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3厘米
3厘米
1厘米
4厘米
5厘米




5厘米

4厘米

5厘米

4厘米
(二):(5+4+5+4)+3+3+3+3=30(厘米)




1.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爬行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
从哪里开始画最后
会画到哪里结束。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3
5
3
5
3+5+3+5=16(厘米)
4
5
4
5
2
2
2
2
①4+5+4+5=16(厘米)
②2×4=8(厘米)
③16+8=24(厘米)
4
3
4
3
4+3+4+3=14(厘米)






















你学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周长

第二课时
试一试
(一):240+410+200+190+560=1600(米)
(二):①190+410=600(米)
②560+240=800(米)
③600+800+200=1600(米)




答:小公园的周长是1600米。
(一)120+120+120=360(米)
(二)120×3=360(米)
(二)(110+90)+(124+86)=400(米)
(二)75×4+100=400(米)
(一)75+75+75+75+100=400(米)
(一)86+90+124+110=400(米)
3.笑笑在动物园里沿着右面
这条路走了一周,她一共
走了多少米?
(二)(170+230)+(140+160)+200=900(米)


(一)140+230+160+200+170=900(米 )





答:笑笑一共走了900米。
5.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3种不同形状
的图形,说说拼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2×4=8(厘米)
1×2+3×2=8(厘米)
3×2+2×2
=6+4
=10(厘米)
6.估一估,量一量。
7.4只小蚂蚁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
的路线一样长吗?








4+1+1+1+5+2=14
3+1+1+1+5+1+1+1=14
2+1+1+1+2+2+5+2=16
2+1+1+1+2+2+5+2=16
答:上面两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下面两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
7.4只小蚂蚁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
的路线一样长吗?



答:上面两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下面两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




5厘米










2厘米



(5+2)×2=14(厘米)
7.4只小蚂蚁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
的路线一样长吗?



横看:
10



横看:
10





横看:
10



横看:

10
竖看:



4
竖看:




4
竖看:
6






6


竖看:
答:上面两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下面两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






















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