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蜡烛的变化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蜡烛的变化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5 10: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
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法与学法:
教师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总结
教具准备:
酒精灯、蒸发皿、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干抹布、 白瓷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游戏:猜一个人名(课件依次出示三张图片,根据相片说出一个歌星的名字)。
2、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大到广阔的宇宙、小到身边的小草,它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中,只是有些变化是能直接看到、感受到的,而有些变化却是在悄悄的进行中:比如叶子变色了,面粉做成了馒头,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这节课,我们以蜡烛的变化为起点,一起来研究有关物质变化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并填表: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的方法来了解蜡烛的特点。
1.加热蜡烛的实验研究:
让学生进行假设、猜测:加热以后,蜡烛会有什么变化?冷却之后蜡烛又有什么变化?怎么来验证?
① 展示加热蜡烛的实验图
② 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生观察后回答(蜡烛、酒精灯、三角架、白瓷碗、火柴……)
③ 师提醒注意点:酒精灯使用要小心,边做实验边完成实验记录。
④ 教师在讲台做实验,学生观察后记录,完成实验报告表。
⑤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⑥ 小结:加热蜡烛,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⑦ 冷却后,蜡烛有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的实验研究
① 师:怎样来研究点燃蜡烛后的变化现象呢?(依次观察教科书30页的三个实验)
② 提出注意点,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③ 学生分组记录实验情况
④ 汇报交流: 实验报告表
实 验
产生的现象
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
加热的蜡烛
燃烧的蜡烛
⑤ 小结:通过点燃蜡烛的三个实验,我们发现点燃的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说明蜡烛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3.比较“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两个实验,归纳出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三、巩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图例。
2.学生自主探究巩固。
3.通过这几个实验让学生说说物质变化的分类。并说明理由。
四、练习巩固
1.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看看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P31
变化现象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依 据
什么变化
生鸡蛋煮成熟鸡蛋
 
 
 
面粉做成馒头
 
 
 
铁水变钢锭
 
 
 
树叶颜色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火柴的燃烧
 
 
 
盐酸滴在石头上
 
 
 
2.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⑷铜锭抽成铜丝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⑹煤的燃烧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⑻空气液化
⑼铜器生绿锈
⑽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⑾酒精挥发
⑿火药爆炸
3.我会填空
物质变化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 ;另一类是产生 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 、 、 等现象表现出来。
4.我会选择
(1)( )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①树叶变红 ②糖熔成糖水 ③鸡蛋被煮熟
(2)( )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①蜡烛燃烧 ②蜡烛熔化 ③蜡块做成蜡烛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蜡烛的变化,说说你的收获。
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变化,飘扬的雪花、缤纷的烟火,所有的物质同唱一首变化的歌曲,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课后继续研究关于变化的主题!
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
加热 固体 液体 没有新物质产生
冷却 液体 固体 (物理变化)
点燃 发光 发热 有新物质产生
(水、二氧化碳、黑烟)
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