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渤海高中高一数学教案
主备人: 使用人: 时间:2018年3月 22 日
课题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弧度制的定义
弧度制和角度制的换算
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
依据:2017年新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
教学
难点
弧度制和角度制的换算
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
依据:新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
自主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牢记弧度制和角度制换算公式
2.会用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理由:本节课的重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什么是弧度制?
如何度量角?
弧度制和角度制有什么关系?如何换算?
检查,评价总结。
小组讨论。
提出自主学习困惑.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准备学习。
3分钟
2.
承接结 果
已知2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2,则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圆的半径为6,则圆心角为15°的扇形面积是
1.巡视检查学生预习习题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学生出现的漏洞。
3.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达成共识。
学生自己展示预习习题完成情况。
其余学生互相补充并学生对所展示习题进行评价。
质疑、解答。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13分钟
3.
做、议讲、评
探究一:弧度制的应用
《优化》-5-例1及针对性练习1
展示课件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让学生更准确的判断三角函数符号
抽查记忆情况。
独立完成课件例题。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三角函数定义,会判断第几象限
3分钟
探究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优化》-5-例2及针对性练习2
探究三: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
《优化》-6-例3及针对性练习3
1、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要给予及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给出准确的评价,总结。
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组所写的答案。
其他组给予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在具体问题中,挖掘内在规律、发现数学的本质。
10分钟
4.
总结提 升
π=180°
扇形弧长公式及面积公式
提问: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1、讨论思考3 提出的问题。
2、抽签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
训练学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数学思维。
5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随堂检测1—4
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公布答案。
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小考卷上作答。
同桌互批。
独立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分钟
6
布置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
整理数学笔记,归纳:
如何换算
扇形弧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些什么
完成《优化》:
第6页课后巩固提升1-9题
让学生明确下节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自主学习。
4分钟
7
板书设 计
新授课: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推导
公式
8.
课 后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