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体系——教学设计
学 科
生物
年 级
八
授课教师
时 间
3.5
课 题
鸟的生殖和发育
计划
学时
1
重难点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
课 标
要 求
(一)、知识目标: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和讨论锻炼学生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 时
目 标
1
教 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学 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内容
及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温故知新
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
回顾前两次课所学的昆虫和两栖类动物的发育方式,由变态发育引导到直接发育,从而引出本次新课,鸟的生殖和发育,再以鸡蛋为例开始介绍鸡卵的结构。
跟随老师思路一起回忆原有知识,让思维逐渐从变态发育过度到直接发育。
建立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的支点,为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框。培养学生自主归纳课内知识点的能力。
一、鸡卵的结构探究:鸟卵的结构 进一步探究:卵壳的结构特点 动动脑:鸟卵的结构为什么这样复杂,这样的结构适合处在怎样的环境中?
提出问题:胚胎(鸡蛋)发育要不要养气,所需要的氧是从哪里来的?取一个鸡蛋,将其由外至内进行观察,解剖鸡卵,观察内部结构,思考各部分结构相应的功能,针对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与学生一同总结。产卵只是生殖发育的一个阶段,引出下一主题。
思索、讨论,尝试说出氧是从哪里来的,引发对卵壳结构特点的思索。跟着老师的实验操作,逐步观察鸟卵的结构。讨论并分析每种结构的功能,说出结构名称和结构的功能。选用以上材料,设计探究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分组实验,探究鸡卵的结构。讨论说出鸟卵的结构体现出鸟类适合陆地生活的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知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总结本节要点 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思索技能训练科学、技术、社会:带你参观养鸡厂
播放鸟的繁殖行为录像。然后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引导学生再次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指导。
看完视频,根据问题和图片观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说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 观看。再次说出鸟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思索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三、课前问题回顾解答,进行小结
根据课件,逐一分析课前三个问题。并归纳小结。
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独立思考回答问题。自身尝试归纳小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小结
思考、填图
学生上讲台进行填图,教师小结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功能
练习
练习、巩固
P20的练习2、3、4
教学反思
课堂上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它包括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总结提高→巩固练习。
第一个环节:鸟是同学们比较喜欢、也比较熟悉的动物,但对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学生们也只是一知半解,还不能上升到理论上来,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探究学习。这个环节分为两部分。(1)观察鸡卵的结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鸟卵为什么可以在陆地上发育的道理,我给学生准备了探究实验的用具,让他们利用鸡蛋作为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从内心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明确鸟卵的结构特点,并讨论推测各结构的功能。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2)观看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录像片,形象、逼真,增加感性认识,通过观看得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而后通过对比早成鸟和晚成鸟,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这个阶段中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总结提高。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比较鸟卵和青蛙卵的结构、比较鸟类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明确了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并渗透生物的生殖发育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这一进化观点,难点内容不攻而破,为后面学习生物的进化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个环节就是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