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26页-27页)的教学内容,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学情简介】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相对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
【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或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以上各因素,这节课我主要是利用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学习方法的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师生活动)
阶段目标
课后反馈
一、导入
?
?
?
?
?
?
?
?
?
?
?
二、教学新课
为了促进学法的迁移,我先让大家回忆一下,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回忆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一课时内容)是先把被除数扩大成整数来计算的方法,也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的。学生回答后板书22.8÷3.8,首先让学生比较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计算它的方法?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①.学生试做“议一议”,22.8÷3.8,并讲出小数点移位的方法和理由。(板书:位移方法)②.学生做“试一试”,(指名板演)8÷2.5 (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91.2÷3.8 (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0.36÷1.2 (被除数仍是小数)先各自说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然后比较这三道题的不同,注意强调: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后再除。③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道题,找出计算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3、专项训练,增强“转化”技能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A、被除数仍是小数;B、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C、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板书这三种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练一练”第3题的前3题: 3.42÷4.5 9.6÷0.6 264÷6.64、总结移位方法并练习: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新点上的小数点写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练一练” 第3题。)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1划、2移、3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做,集体订正时说做题思路。
反馈学生的讨论,明确转化原理,要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在相互辩论中明确转化的原理。也由此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
得出计算方法后,注意强调: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在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
?
?
?
?
?
?
?
?
?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
?
三、巩固练习。
第2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解答。第4题:先让学生弄清题意中的信息,再计算。(提示学生用计算器验算)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22.8÷3.8 8÷2.5 0.36÷1.2 (被除数也成整数) (被除数末尾补“0”) ( 被除数仍是小数)
移位依据:“商不变”的原理
移位方法:1划 2移 3点
计算法则: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请学生试着讲,请没做完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做得最快的同学有什么诀窍,在比较中找出做得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