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第2章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第2章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15 14:1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
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课件、图片等)
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教师展示多种动物的行为,选择的行为应该有以下内容:奔跑、游泳、飞翔、爬行、游走等,可以是取食、繁殖、攻击、防御等行为,特别注意提示学生:动物竖起耳朵、注目凝视、改变体色、静止不动等都是动物的行为。加入拟态、警戒色等动物行为加深学生理解。 对于动物的奔跑、取食、攻击、逃跑等行为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动物竖起耳朵静听、注目凝视以及静止不动这些都是行为,可能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理解,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启发学生理解动物的行为。例如可要求学生观察鼠妇的假死行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刚才播放的录像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两点去区分:一是行为是否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二是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此处是一个难点。教师可就典型事例加以引导,比如用众所周知的狼孩事例。教师可以如下讲述突破难点:
教师:狼孩毕竟还是人,他能直立吗?
学生:能。
教师:狼孩为什么能直立而狼不能直立呢?
学生:他毕竟还是人,是由人生的。
教师:很好。这说明他的这种直立行为是由人的遗传因素决定的。那么,我再问大家,这个狼孩平常习惯于直立呢,还是习惯于四肢着地爬行呢?
学生:肯定是四肢着地爬行的时候多。
教师:那么,他为什么不直立行走而要四肢着地爬行呢?
至此,很简单的问题或许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答出。若不能答出或有其他答案,教师应善于及时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直至找出准确答案。最终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狼孩之所以能身体直立是因为他的遗传物质决定着他的行为特征;狼孩之所以四肢着地爬行是因为他的后天生活的环境——狼窝没有他学习直立行走的外界条件。
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课本所给资料所示的图片进行比较并讨论。最后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行为对于生物生存的意义,以培养学生学会随时总结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方法和提高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
【课前准备】收集探究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屏幕展示各小组进行探究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他小组的同学是怎样完成探究活动的?”
二、评选最佳探究方案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探究过程及探究结果。教师组织学生评委对各项进行打分,评选最佳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小组代表解答其他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提出的疑惑问题。
教师根据课前收集的各小组探究的有关资料,及时进行点拨。
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此探究活动,谈谈亲身感受。
教师进行深化点拨:学习行为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人类是动物界中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