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 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 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15 15:4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
教学设计
课题
第 二 单元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植物细胞(第一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
2.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4.初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和方法:
学生通过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
2.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但未能使用显微镜去观察生物细胞结构,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操作和观察上还不是很熟悉,还有在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重点
难点
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单位。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实验、讨论相结合。
教具学具
显微镜、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镊子、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解剖针、擦镜纸、各种玻片标本、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图片、模拟载破片和盖破片的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基础复习→新课导入→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制作玻片标本的要求→讨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并初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课后延伸→课堂小结→小组评价→巩固练习→布置任务→实验清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基础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思考回答。
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新课导入
播放《生物的基本的特征》的视频,展示宏观世界。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
1、出示临时和永久玻片标本,并提问;
2、利用显微镜和多媒体播放不同类型的玻片标本,展示微观世界。
同步讲解:按照实验材料的不同类型及材料处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常用的玻片标本分为三种类型。像用刀片和解剖刀切取叶片横切面的薄片而制成的南瓜茎横切的玻片标本,就属于切片。切片适用于固体实验材料的观察;而像人血涂片,却是一种以液体为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除了切片和涂片外,还有用镊子撕下或解剖针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而制成的蚕豆叶下表皮细胞装片。
教师板书归纳玻片标本的类型。
以上的玻片都是永久的玻片,可以长期保存;而接下来所展示的,像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黄瓜表皮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它们都是临时的玻片,不能长期保存。
3、引导学生总结。
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玻片标本,展示微观世界,并总结玻片标本的类型。
总结所观察的生物材料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由宏观到微观,并了解玻片标本的类型。
制作玻片标本的要求
1、出示洋葱,并提问:它是不是由细胞构成的呢?
2、提问:如果掰一片洋葱并将它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你能看到细胞吗?那我们应该把它制作成什么呢?
提问:什么样的装片便于我们观察呢?
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出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材料。
为临时装片的制作作铺垫。
讨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1、引导学生 对“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在提供的八幅图片中挑选出符合的,按照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排序并用一个字概括出该步骤,写在图片下的标签纸上;并以4人一小组讨论制作方法中每一步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最后,请其中一组的学生上黑板展示讨论的结果,并把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的图片粘贴在黑板上。
教师板书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2、同步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对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思考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思考:
(1)擦片:为什么要擦拭干净?(为了观察时更加清晰,同时也避免了对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干扰)
(2)滴清水:需要用到什么实验用具呢?(滴管)怎样使用滴管?(竖直使用,用完立即归位)滴水过多会出现什么情况?过少又会怎么样?(太少易产生气泡;太多易飘浮移动和溢出)
(3)撕取标本:为什么用镊子从洋葱叶内侧撕取?(因为观察的是叶内表皮细胞)为什么要一小块,而且越薄越好?(有利于观察的清晰,避免出现几层细胞的重叠。)需要用到什么实验用具来控制实验材料的大小呢?(刀片)用刀片切成什么样 才好呢?(正方形)
(4)展平:为什么要展平?(避免出现几层细胞的重叠。)借助什么解剖工具呢?(镊子、解剖针)
(5)盖盖玻片:这一步需要注意什么呢?为什么要一边先接触,而不直接盖上去;为什么要缓缓地放下?(避免在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6)染色:用什么染色剂进行染色呢?(碘液)要怎么染呢?(出示模拟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教具,并请学生上来演示)能不能在盖玻片的中央滴呢?我们是给什么染上色?为什么要用稀碘液进行染色?(使细胞着色,利于清晰地观察细胞。)
(7)吸引:为什么要从一侧吸引?可不可以不用吸水纸吸引而直接滴加?
(不可以。这样为了让染液全部浸入标本)
思考、讨论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并总结实验步骤。

目标导学,明确任务,
初步了解制作全程。
演示示范,规范操作,问题促思,关注细节;强调因果,注重分析,师生互动,明究原理。
学生总结:玻片上不能有污物或气泡,显微观察材料必须处理成薄而透明、大小适中,有色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并初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活动。
(1)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帮助,重点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2)引导学生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按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①调焦观察:
取镜→ 对光→ 放标本→ 正对通光孔→ 调焦
②注意事项:使用低倍镜观察,正确区分气泡与细胞。
③你看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哪些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2、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反馈活动。
显微投影各小组推荐的临时装片。
(1)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
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气泡(与细胞相区别)、有污点、细胞集中重叠、染色不均匀等。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临时装片的制作技巧。
分组练习临时装片的制作,针对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回答,并进行自我评价,及时纠正。
学生观察细胞结构,交流制片的结果,分析成因。
描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一步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总结制片技巧。
初步练习装片的操作。
初步认知细胞结构。
巩固细胞结构的认识,以评促学。
课堂延伸
过渡:今天我们所观察到了洋葱的细胞,并且我们在上课开头时也展示了很多生物体的细胞,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谁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细胞的?(虎克)
讲解:虎克和细胞之间的关系。
过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我们又观察到了更多形态的细胞。
出示形态各样的细胞图。
讲解: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大小不一。比如:我们人体的神经细胞,有的长达几米。而细胞的形态和大小跟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精子细胞和卵细胞。卵细胞这么大,能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精子细胞像什么呢?它拖着长长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便于它游动)。所以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思考,回答问题。
引出生物学观点,构建概念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
回忆与归纳,巩固知识。
小组评价
监督各组完成自评和互评。
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
完成练习题
学以致用。
布置任务
布置下节实验课的课前准备任务。
课前准备。
实验清理
小组长督查试验后器材的归类、清洗、摆放、废物回收等清理工作。
自律自查
板书设计
植物细胞(第一课时)
玻片标本的类型
1.切片 2.涂片 3.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
擦→滴→撕→展→盖→染→吸
三、除了病毒以外,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实验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由宏观到微观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生物学的思想理念。通过课堂延伸,让学生认同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进行更多更进一步的课堂延伸和课后拓展,如何将实验教学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结合是今后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