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18 10:20: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学习目标】1、识记宗教改革的背景;
掌握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
认识宗教改革的影响。
【自主预习】
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1、导火线:教皇兜售?? ???????? ???,搜刮民财。
2、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宗教改革运动在???? ?? ?拉开了序幕。?
3、主张:强调??????????? 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4、影响:(1)是反对????????????????????????????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2)改革后创立的????? 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新局面。?
?二、独树一帜的加尔文???
1、主张:只有依靠?????? ?才能得救,并把其解释成 ,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
2、影响:
(1)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对??????? ?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
(2)为???????? ??发财致富做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合作探究】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


阅读教材52页第二、三段,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阅读教材53页最后两段,概括加尔文的主张?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随堂练习】
1、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宗教的虚伪 B.灵魂自救的途径
C.权力的产生 D.生命的起源
2、马丁·路德说:“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他( )
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4、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先定论提出的直接影响是
A.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D.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
5、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6、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
确定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瓦解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7、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8、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象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9、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们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D.使人们开始从神学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10、)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 )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材料一:1521年罗马教廷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甚至把修女变成自己的情妇,把住所变成赌场。他们千方百计兜售赎罪券,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钱财相当于皇帝年税收的20倍。
材料二: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罪恶,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
材料三: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 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古希腊
文艺复兴
中世纪
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的觉醒
人文精神的衰败
人文精神的复苏
人文精神的发展











知识回顾
1、识记宗教改革的背景
2、掌握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
3、认识宗教改革的意义及其人文精神的含义
学习目标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1521年罗马教廷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甚至把修女变成自己的情妇,把住所变成赌场。他们千方百计兜售赎罪券,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钱财相当于皇帝年税收的20倍。
材料二: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罪恶,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
材料三: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根本原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天主教会堕落残暴,激化社会矛盾
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解放
天主教的因 称义
路德教的因 称义


上帝
善功、圣礼、神职人员
信徒

上帝
信徒

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教会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阅读教材52页第二、三段,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
阅读教材53页最后三段,概括加尔文的主张?
三、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先定论
“先定论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
——恩格斯
否定教皇的权威,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加尔文教特别有利于在工商业和生产竞争中成为优胜者。
——恩格斯
四、宗教改革的影响
依照宗教改革的背景,结合路德、加尔文的主张
思考:宗教改革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思想解放,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内涵
性质: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运动

教皇权威宗教观
我学习 我总结
欧洲社会的进步
我的信仰,你做主
我的信仰,我做主
我奋斗,我成功
教皇:因行称义
路德:因信称义
加尔文:先定论
人文主义宗教观
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1、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 《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A.宗教的虚伪
B.灵魂自救的途径
C.权力的产生
D.生命的起源
B
随堂练习
2、马丁·路德说:“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他(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B
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
4、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先定论提出的直接影响是( )
A.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D.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
A
5、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C
6、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
A.确定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
7、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A
8、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象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D
9、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们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D.使人们开始从神学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
10、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