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识记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2.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
3.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过程,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西汉疆域图1、西域的地理概念:
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思考:壁画描绘了什么情景?汉武帝亲自相送,说明了什么?张骞能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西域之行呢?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结果: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示意图公元前138—前126年,历经13年磨难的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使得匈奴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汉武帝:反击匈奴军事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
目的:
结果:公元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3、意义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他(张骞)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历史学家) 想象他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
精神: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 想象他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在疏勒(今新疆喀什)一间丝绸店里,老板向我们炫耀:店里有一种丝绸——古罗马执政官凯撒(公元前1世纪)曾经穿过这种丝绸做的衣服。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思考:中国丝绸是如何传到古代欧洲去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鄯善阳关玉门关于阗疏勒大宛葱岭塞琉西亚西汉大月氏安息秦大匈奴乌孙丝绸之路西安西北和田南若羌巴格达(古 罗 马)海里海黑咸海(波斯湾)喀什敦煌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1、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1、经济上:2、文化上:丝绸、瓷器、茶叶…… 良种马、香料、玻璃……中国西方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西方丝绸之路开辟的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孟加拉湾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从中西交流方面考虑)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汉朝的兴盛。价值和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能:总管西域事务
(3)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1、西域都护的设立有没有听过“投笔从戎”这个成语,它讲的是哪个历史人物?为什么要经营西域?结果如何?时间--公元73年(东汉明帝时)原因--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结果--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 出使_______ 到达安息后受阻,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他的儿子_______再次出使西域。甘英大秦班勇2、班超出使西域课堂总结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影响: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