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称、柱、杆、秤、止”等14个生字,能区分“称、秤”的用法。
2、借助动画和卡贴,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简单地说说曹冲的办法好在哪?
3、指导书写“称、秤、船”这三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借助动画和板贴,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简单地说说曹冲的办法好在哪?
【学情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历史故事,距离年代相隔很远,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也没有类似“称象”的体验活动。而这篇文章核心部分便是曹冲称象的过程,文字内容环环紧扣,逻辑缜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在设计中通过“卡贴”、“动画”等形式让过程更形象化,使得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准备】
1.“称”、“秤”、“先……再……然后……”词卡。
2.课文课件。 3.曹冲称象的卡贴。4.称象过程的视频和音频。
【教学过程】
(一)新字导入,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出示课题。
(1)指读秤,落实后鼻音
(2)连起来读课题。
2.要称一个物体的重量,我们就要用——秤。
(1)指读秤,落实第四声和后鼻音。
(2)分别读读“称”和“秤”。
3.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这是最古老的秤,叫做——杆秤。
杆秤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长长的叫——秤杆;弯弯的叫——秤钩;重重的是——秤锤。他们合在一起,就叫秤(指读卡片),秤就是用来称的。
4.认识了这两个生字,谁能把它们送进句子里?
①称 ②秤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 )一( )?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 )?
(1)通过课件,让学生将生字放入句中。
(2)男女生分读两个句子。
5.指导书写“称”和“秤”
(1)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2)注意两个字的起笔和落笔。
(3)请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二)正音疏词,整体感知
1.打卡书本,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交流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表示。
3.检查课文朗读,疏通字词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一对同桌读第二三自然段
①看到这么大的象,官员们会说些什么呢?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就是——议论,齐读“议论”
②指读、齐读“柱子”
③指名读问句,提醒声音上扬,男生齐读。
(3)抽学号读第四五自然段
①领读:下沉 船舷 为止 重量
②通过课件请学生摆放船舷的位置
③齐读“船舷”。
④出示句子一:提醒“船身”后作停顿。指名读,女生读。
⑤出示句子二:教师范读,相机出示提顿符号。指名读,齐读。
4.小朋友们,读了课文,都读懂了什么?(随机出示三幅图片)
5.谁能看着三幅图,用简单的话连起来说说课文大概的内容,先自己试试看。指生回答。
总结: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事,这么长的课文,我们只用几句话就读明白了。
6.出示大象图:看,这就是课文中写到的大象。
(1)看着图,介绍一下。
(2)出示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指读、齐读,提醒读出大象之巨大。
7.串读:这么大的象,官员都在说些什么呢?(出示句子)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1)比一比: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说说你的体会。
(2)指导读出语气来。
(三)方法研读,感悟聪慧
1.接下来,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官员们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呢?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把句子划下来。
2.交流:官员的办法,藏在第二句,简单来说,就是——造大称。
3.可是曹操听了直摇头,是因为——指读句子:有了大秤也不行呀,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4.过渡:这时,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办法。(播放动画)一边看,一边听。
5.数一数,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1)请5位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找找曹冲称象用了几个步骤。
(2)交流步骤,一边引导学生进行标注。?
6.除了标序号,我们还可以用上这样的连接词,把步骤说清楚。老师和小朋友们合作读句:师读连接词,学生读步骤。(相机板贴)
7.按照这三个步骤,同桌小朋友一个说,一个摆。
8.提问学生: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好在哪?
9.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是不是都弄明白了?很快完成课后习题。校对答案
10.(出示句子)曹冲想出这个办法的时候……才七岁。你有什么感受吗?
(出示小古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读得懂么?
总结:是呀,曹冲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
四、指导书写,古文延伸
1.接下来,让我们写一写“船”这个字。
(1)让学生发现船在写法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一看结构,二看笔画。
(2)教师范写,强调结构和笔画。
(3)展示学生作业,写完后评价:写正确一颗星;写端正两颗星;干净漂亮三
颗星。
(4)再写一个,同桌互相评一评。
(5)展示学生作业,提点二次修改后的进步。
2.写完生字,让我们再回到故事中。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收录在1700多年前《三国志》这本书里,老师给它注上了拼音和停顿符号。
(1)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2)齐读
3.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9张PPT)
④ 曹冲称象
chēng
杆 秤
gǎn chèng
chèng gǎn
chèng gōu
chèng chuí
称
秤
称 象 官 腿
柱 议 杆 秤
倒 船 沉 止 曹
chēng
xiàng
guān
tuǐ
zhù
yì
gǎn
chèng
dào
chuán
chén
zhǐ
cáo
我会认
员
曹
杆
柱
议
论
重
砍
称
秤
倒
开火车
割
线
称象 柱子 议论 秤杆
一艘 官员们 下沉 微笑 船舷(xián)
得(děi)造一杆(ɡǎn)大秤
我会读
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
看,大象的身体像什么?
看,大象的腿像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课文中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
有的人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一杆秤
1.曹操听了直摇头。
2.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1.
2.
3.
4.
5.
1.
2.
3.
4.
5.
1.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2.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3.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柱子
议论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1.
2.
3.
4.
5.
2.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3.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
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
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
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造大秤
1.
2.
3.
4.
5.
4.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5.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下沉
船舷
为止
重量
1.
2.
3.
4.
5.
4.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5.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算出石头的总重量
=
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然后,(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重。
赶 到
沿 着
画 线
赶上岸
装石头
称 一 称
曹冲的办法
(1)
(3)
(2)
(4)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重量
给下面的内容排排队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3
2
1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4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zhì
jí
ruò
曹 冲 称 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zhì
hén
zài
yǐ
船
正确
端正
干净
评一评,你能得几颗星?
? ?? ?? ??? 称? ?? ?? ?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官员们 曹冲 ? ?? ?? ?? ?? ?
造秤 以船代秤 ? ?? ?? ?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 ?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象下(装石) 称出(重量) ?
先……然后……再把……再……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