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 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学会设计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学会控制对比实验中的常量。
●知道科学实验一般步骤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合理的设计实验,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科学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了。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验。如果让学生回忆做过哪些实验,学生可以记起一些实验。但是如果你让学生说说这些实验的类型,学生说不清楚,缺乏统一的认知,不能抓住这些实验的特征进行分类。这节实验课我抓住这些实验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这些实验的特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明白实验的作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识别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常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这门学科,做了许多实验。回想一下,我们都做过哪些实验?(学生回答。)
2、谈话:这些实验都有哪些类型?实验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实验”。(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认识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1、师曰:老师这里有一些实验图片,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ppt)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实验吗?(老师边播放边问学生,学生回答)
2、师曰:你能给这些实验分类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10张图片。要求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分类,并说说你们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开始分类。)
3、师曰:谁能汇报一下分类结果?(学生回答)
4、师曰: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实验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道理。老师依据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将实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拟实验;一类是对比实验。
5、师曰:模拟事物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我们叫它“模拟实验”;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这类实验我们把它叫做“对比实验”。
(二)探究模拟实验
1、师曰: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变质岩的形成……这些都是模拟实验。变质岩形成实验中,橡皮泥模拟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挤压橡皮泥模拟的是变质岩形成过程中的运动变化。火山爆发模拟的是事物内部结构,火山喷发的过程。
2、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学生设计)
(三)探究对比实验
1、师:四年级我们做过“小车的运动”、“摆的实验”等一系列实验。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做“摆”的实验吗?
2、学生回答。
3、师曰:在对比实验中,最重要一点是: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我们来看这个实验。这是“种子萌发”实验,这个对比实验设计对吗?小组内讨论讨论。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四)设计“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路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实验
1、师:刚才我们研究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2、这节课我们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体会一下对比实验中条件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设计表格,自行设计“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路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实验。
4、学生设计,全班汇报,师生共同探究、小结。
重点强调: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五)认识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的实验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模拟喷气飞机”实验。这个实验属于哪种类型实验?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模拟喷气飞机”这个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还有哪些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
4、学生思考并回答。
(六)认识实验的作用
师曰:科学课上我们经常做实验,做实验有什么用呢?(学生回答)
三、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2、实验
模拟实验
对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