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难点: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乒乓球、细线、挡板、磁铁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喜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体育比赛节目,我们这节课与球有关系,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乒乓球)老师把这个乒乓球放在桌上,观察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怎样让静止的小球运动起来,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指导学生想办法让小球动起来
师:你有办法让小球动起来吗?先自己想想,你有几种方法让小球动起来,然后和同组的同学交流,把你们组的方案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猜想,并完成记录。
各组派代表说本组的猜想方案,其他组的适当补充。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那么这些办法是不是真的都能让小球动起来呢?一会儿,同学们亲自来验证。
实验验证
(大屏幕)出示实验提示: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再让它动起来。②注意观察小球是怎样动的。③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并记录在表格中。④思考是什么力让小球动起来的,并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合作实验 教师巡视
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完,思考:是什么力让小球动起来的?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 推力能让小球动起来,拉力能让小球动起来… …,推力、拉力……都是力,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
力能让小球动起来(板书)
2、指导学生想办法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
师:刚才,我们让小球运动起来了,现在要让运动的球改变它的方向怎么办?
学生讨论得出方法,并演示验证实验方案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力能改变小球运动的方向。
总结:力能让小球动起来,也能改变小球的方向。
3、运用知识
师: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打开课本38页自学活动二
班上交流
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更多人们如何利用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4、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学习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
自学:请阅读科学在线,思考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班上交流:
考考大家,出示图片,看它们都属于那一种运动方式?
提问:谁还能举几个例子?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风力 让小球动起来
推力 力
拉力
磁力 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情趣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想、好问、好说、好比的心理特点,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怎样让小球动起来》一课时,我利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如何让静止的兵乓球运动起来。让学生想办法,并亲自演示,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和前面所学知识想出了许多的办法,都非常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于是我又鼓励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课堂气氛异常激烈,我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动手尝试、不断改进、寻求答案,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的道理。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出色的完成了“探索”任务。